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设计大纲

单片机课程设计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编号:E1010020课程设计学分:2.0 课程设计周(时)数:2周课程设计授课单位:测控技术及仪器指导方式: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程设计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单片机教程》,蔡惟铮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服务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服务课程编号:T1010020服务课程讲课学时:40 服务课程学分:2.5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运行模式、功能模块及应用开发方法。

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4. 掌握C-51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掌握各种进制数的特点及其转换方法。

2.掌握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的特点,详细了解MCS-51单片机的各种资源。

3.了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指令格式及其意义。

4.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了解单片机的中断响应。

5.掌握存储器的分类,熟练掌握存储器的扩展。

6.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其串行通讯方式。

7.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设计题目:1.交通灯控制系统实验目的:(1)学习输出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3)交通灯的控制规律实验要求:设计并且制作交通灯控制系统,编制控制系统监控软件;交通灯控制软件,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P1口输出口接三只发光二极管(红绿黄),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按交通灯的控制规律点亮。

思考问题:改变延时常数,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

红绿灯不允许同时点亮,红绿灯交换时黄灯闪烁,考虑车流量情况,改变交通灯指挥状况,单路口/多路口情况,寻求最佳交通流量。

2.工业顺序控制系统实验目的:掌握工业顺序控制程序的简单编程,中断的使用实验要求:设计并且制作以51单片机为核心的工业顺序控制系统,由P1.0—P1.6控制注塑机的七道工序,可以利用七只发光二极管模拟注塑机的七道工序,低电平有效点亮,编制工业顺序控制系统监控程序;编制顺序控制软件,要求每道工序时间延时可以设定,P3.4为开关启动开关,高电平启动。

P3.3为外部故障输入模拟开关,低电平报警,P1.7为报警声音输出,设定六道工序只有一位输出。

思考问题:修改程序,使每道工序中有多位输出,考虑注塑机正常使用状态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异常情况时的保护、报警措施。

3.I/O口扩展与应用实验目的:学习单片机系统中扩展I/O口的方法;掌握I/O口的控制逻辑,学习数据输入输出的种类及程序的编制方法。

实验要求:了解常用的I/O口芯片,硬件扩展,读取开关状态,输出数据并且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思考问题:查询与中断的比较,带有握手信号的并口的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可靠性及保护。

4.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实验目的:(1)掌握A/D转换与单片机接口的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3)查询与中断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的比较;(4)简单数据处理。

实验要求:设计并且制作基于51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配置A/D转换芯片,编制数据采集系统监控软件,数据采集软件,电位器提供模拟输入量(传感器实验系统提供模拟量输入),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分析数据采集精度。

问题思考:提高数据采集精度的方法及必要性,A/D转换器的种类及各自的特性,改变A/D转换器的基准源对转换的影响,查询与中断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的比较。

5.智能信号发生器实验目的:(1)了解D/A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2)了解D/A转换芯片的性能及编程方法;(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扩展D/A转换的基本方法实验要求:利用数字序列输出一个从0V开始逐渐升至5V再降至0V的可变电压,循环并且利用示波器观测波形。

制作信号发生器,并且讨论精度及其提高的方法。

问题思考:数字信号发生器的精度取决于哪些因素,功率输出时配置的考虑,保护措施的考虑。

6.智能仪器设计实验目的:掌握8051系统中,扩展输入(键盘)及显示接口的方法实验要求:人机接口的设计,按下数字键,数码管上相应能显示数字,按下功能键,能相应执行程序问题思考:输入的方式有哪些,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功能键,监控程序应该考虑哪些问题?7.通用打印机的驱动实验目的:掌握扩展芯片8255实验应用,通用打印机的初始化编程知识。

实验要求:编制程序,使通用打印机打印RAM区中的ASCⅡ码字符。

问题思考:使通用打印机打印汉字,数据库的建立,通用表格的生成8. 微型打印机打印字符/曲线/汉字实验目的:了解微型打印机和8051系统连接方法,掌握编程技巧。

实验要求:微型打印机打印实时数据和曲线。

9.日历时钟DS12887控制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日历时钟DS12887A的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与日历钟芯片的扩展编程。

实验要求:利用试验系统键盘设置日历、时钟;利用MC3的静态显示器显示年、月、日;利用试验系统的显示器显示时、分、秒。

思考问题:在利用单片机编写动态显示程序延迟时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10.IC卡存储卡读写实验实验目的:熟悉IC卡工作原理及IC卡总线结构;利用单片机的I/O口线P3.0.P3.1产生IC总线SCL.SDA。

实验要求:本实验以A T24C01A卡为例,根据A T24C01A卡的读写时序编写读写卡的程序,把写入IC卡的数据读到系统内存4000H~407EH单元中11.语音控制实验(录音)实验目的:熟悉语音芯片ISD1420录音工作原理;利用单片机控制语音芯片的分地址录音,增加系统的语音提示功能。

实验要求:把语音芯片ISD1420录音时间分成20段,每段一秒,调用录音子程序,录入语音,建立语音库。

12.语音控制实验(放音)实验目的:熟悉语音芯片ISD1420放音工作原理;利用单片机控制语音芯片的分地址录音,增加系统的语音提示功能。

实验要求:语音录入结束后,根据段地址,调用放音子程序,还原原来录入语音信号。

思考问题:怎样保证录音的质量?13.继电器控制实验目的:掌握用继电器的基本方法和编程实验要求:利用P1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的开合,以实现对外部的控制14.步进电机控制实验目的: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步进电机的转动编程方法实验要求:读取显示器上的正反转命令,转速(16级)和转动步数后执行,转动步数减为零时停止转动思考问题:怎样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左转60度后再右转60度。

15.8253方波实验目的:学会8253芯片和芯片接口方法,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实验要求:8253的0通道工作方式3产生方波思考问题: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算出方波的频率。

16. 小直流电机调速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数控直流电机的速度实验要求:利用DAC0832芯片进行数/模控制,输出的电压经放大后驱动小直流电机的速度进行数字量调节17. LED16*16点阵显示实验实验目的:利用单片机并行控制LED点阵显示;掌握单片机与LED点阵块之间接口电路设计及编程实验要求:利用取模软件建立标准字库,编制程序实现点阵循环左移显示汉字思考问题:要获得较高的刷新频率应该采用多高频率的时钟晶振?18. 128*64LCD液晶显示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与液晶显示器之间接口设计与编程;利用点阵式液晶显示器显示汉字或图形实验要求:编制程序,利用标准字库,在液晶上显示汉字。

20. 8250串口试验实验目的:系统扩展以8250为核心的可编程串行异步通信接口芯片;对扩展的串行通信接口实现自行收发实验要求:将寄存器B的内容从10H开始通过8250发送,接收,每次收发后自动加1,再将每次接收的数据,写到内存4000H~40EFH单元中,实现自发自收。

21. 8251可编程串口与PC机通讯实验目的:利用单片机内的8251芯片,实现与PC机通讯实验要求:利用机内的8353芯片的分频作为8251的收发时钟频率;利用机内的小键盘,每按动一次任意键,就把该键值发送给PC机接收,并在PC机屏幕上显示该键值。

22. 单片机RS232/RS485串行发送试验(双机通讯)实验目的:了解单片机80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以及收发方式;了解RS232以及RS485接口的工作原理及收发方式实验要求:用两台5103进行双机通讯,一台接收,一台发送。

思考问题: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原理和串行通信的校验方法?23. 单片机RS232/RS485串行接收试验(双机通讯)实验目的:了解单片机80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以及接收方式;了解RS232以及RS485接口的工作原理及接收方式实验要求:用两台5103进行双机通讯,一台接收,一台发送。

24. 温度压力测试系统实验目的:了解热电偶,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调整方法实验要求:温度测量实验;压力测量实验问题思考: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温度传感器才能满足实验要求并保证一定的精度。

25. 测距仪实验目的: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无接触式测距。

实验要求:完成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单片机、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放大电路及显示电路;编写测距仪监控软件,距离测试软件。

问题思考:距离测量范围由哪些因素确定,测量的精度由什么决定,怎样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

如果要加入精度电路,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6. GPS定位系统实验目的:掌握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实验要求:通过单片机利用GPS接收板GPS15L-LVS接收GPS信息,包括经纬度信息,时间信息,及时速度并用LED将信息显示出来。

问题思考:怎样才能保证OEM的准确定位,在应用GPS系统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27. 玩具机器人实验目的:掌握模块化编程方法,C语言编程的技巧。

实验要求:利用所给的各种传感器组装一个智能机器人,可以躲避障碍,沿着黑色线路走,利用红外探测障碍等功能。

实验的核心器件是单片机,他能完成对外部电路的管理和协调各种传感器的功能。

问题思考:怎样利用模块化方法编程,熟悉编程方法后利用模块化编程方法编制一个智能小车,使它能躲避障碍并在遇到障碍时能发出警报。

28. 脉冲计数(定时/计数器实验)实验目的:熟悉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功能,掌握初始化编程方法。

实验要求:把定时器0外部输入的脉冲计数,并送显示器显示思考问题:修改程序使显示器上可显示到999999个脉冲个数。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硬件电路按设计要求调试;软件调试通过,完成相应功能,根据设计性能考虑的完善程度进行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分两部分,设计报告占20%,设计作品占80%。

四、其他要求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提前1-2周布置题目,学生自己熟悉查找相关资料3-5天设计电路完成硬件电路调试(必要时,利用周六、日的时间)5-7天完成软件编制、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