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主编:薛玉莲-张丽华-课后习题答案汇总《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答案练习题(假设不考虑增值税)1.借:固定资产 750 000贷:实收资本 750 0002.借:银行存款 620 000贷:短期借款 620 0003.借:原材料 120 000贷:应付账款 120 0004.借:库存商品 8 600贷:银行存款 8 6005.借:应付职工薪酬 6 300贷:库存现金 6 3006.借:应收账款 9 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 2007.借:应付账款 120 000贷:银行存款 120 0008.借:银行存款 3 400贷:库存现金 3 4009.借:银行存款 9 200贷:应收账款 9 200第三章答案1.(1)借:库存现金 4 800贷:银行存款 4 800(2)借:原材料 57 000贷:银行存款 57 000(3)借:其他应收款——李明 4 000贷:库存现金 4 000(4)借:原材料 62 000贷:应付账款 62 000(5)借:银行存款 22 000贷:应收账款 22 000(6)借:管理费用 1 750贷:库存现金 1 750(7)借:应付账款 62 000贷:银行存款 62 000(8)借:银行存款 126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6 000 (9)借:管理费用 3 300库存现金 700贷:其他应收款——李明 4 000 (10)借:银行存款 2 400贷:库存现金 2 400登记三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略)。
2.(1)采用红字更正法: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3 400贷:银行存款 3 400(2)采用补充登记法借:银行存款 5 400贷:应收账款 5 400(3)采用红字更正法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第四章答案1.答案:(1)借:库存现金 300贷:银行存款 300(2)借:其他应收款 1 800贷:银行存款 1 800(3)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1 000贷:库存现金 1 000(4)借:库存现金 150管理费用 1 650贷:其他应收款 1 800(5)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2 000贷:银行存款 32 000(6)借:管理费用 600贷:库存现金 600(7)①发现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 36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6②批准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6贷:营业外收入 36(8)①发现现金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8贷:库存现金 58②批准处理:借:管理费用 58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8(9)借:原材料 26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42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30420 借:银行存款 1 580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1 580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09年6月30日单位:元3.(1)贴现息= 30 000×4×12%9=900(元) 贴现所得=30 000—900= 29 100 (元)(2)到期价值=45 000×(1+90×360%6)= 45 675(元) 贴现息= 45 675×(90-20)×360%9= 799.31(元) 贴现所得= 45 675—799.31=44 875.69(元) 有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73975.69 财务费用 1699.31 贷:应收票据 75 675 4.(1)第一年年末开始提取坏账准备时,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3 200元(640 000×5‰),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3 200 贷:坏账准备 3 200(2) 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5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第二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当年应保持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3 600元(720000×5‰),而“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为1 800元,因此,应补提坏账准备5 400元,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5 400 贷:坏账准备 5 400(3)第三年发生坏账损失3 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上年已冲销的坏账5000元又收回,,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第三年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当年应保持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150元(430000×5‰),而“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为5600元,应冲销坏账准备3 450元,有关的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 3 450贷:资产减值损失 3 450第五章答案1.答案:(1)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2000+2950+5000+50)=109300/10000=10.93(元/公斤)(2)①借:原材料 2000贷:应付账款2000②借:原材料 22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06贷:银行存款2506③借:在途物资 37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120贷:银行存款43120④借:原材料 37000贷:在途物资37000⑤借:原材料 515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415银行存款 20085贷:其他货币资金80000⑥借:原材料 600贷:生产成本600⑦借:生产成本 65580制造费用 10930管理费用 10930贷:原材料87440解析: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0.93元,则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为6 000*10.93=65 580元,应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为1 000*10.93=10 930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领用材料为1 000*10.93=10 930元,应计入管理费用。
2.答案:(1)期初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500元,12月5日购入材料,产生的差异为超支62 000-60 000=2 000元,12月15日购入材料产生的差异为节约,即28 500-30 000=-1 5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500+2 000-1 500)/(10 000+60 000+30 000)×100%=1%(2)月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月末甲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10 000+60 000+30 000-50 000)×(1+1%)=50 500(元)(3)编制有关分录如下①借:材料采购 6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0 540贷:银行存款 72 540②借:材料采购 28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 845贷:应付票据 33 345③月末汇总入库甲材料的计划成本并结转差异月末汇总材料的计划成本=60 000+30 000=90 000(元)月末汇总材料的实际成本=62 000+28 500=90 500(元)月末汇总材料的差异额=90 500-90 000=500(元)借:原材料 90 000贷:材料采购 90 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500贷:材料采购 500④月末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编制发出材料以及结转差异的分录借:生产成本 30 000制造费用 10 000管理费用 10 000贷:原材料 50 000借:生产成本 300制造费用 100管理费用 100贷:材料成本差异 5003.(1)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 500 000-1 400 000=100 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2)2008年6月30日累计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 380 000-1 260 000=120 000(元),已经计提了100 000元,应再补提2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000(3)2008年12月31日累计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 330 000-1 220 000=110 000(元),已累计计提120 000元,所以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10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4)2009年6月30日累计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470000-1470000=0,已累计计提11 000元,所以应冲减跌价准备110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10 000贷:管理费用 110 000此时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为0。
(5)2009年12月31日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实际成本,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不需处理。
4.(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00贷:原材料——甲材料900借:其他应收款9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00(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0 000贷:原材料——乙材料30 000借:原材料 200营业外支出298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 000(3)借:原材料6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600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600贷:管理费用 600第六章答案1.(1)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2)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投资收益 2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02(3)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800-100×7.7)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 (8.1×100-7.7×1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5)借:银行存款825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公允价值变动10投资收益15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贷:投资收益102.(1)2009年3月1日购入股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802贷:银行存款 802(2)2009年5月8日,宣告分派股利借:应收股利(100×0.2) 20贷:投资收益 20借:银行存款 20贷:应收股利 20(3)2009年6月30日,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该股票当日公允价值=100×7=700(万元)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2-700) 102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2(4)2009年11月17日出售股票借:银行存款 18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4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802×20%) 160.4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4投资收益 19.6(5)2009年12月31日,该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2009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80×10=800(万元),账面余额=(802-102)×80%=560万元)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4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800-560) 2403. 乙公司编制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1)乙公司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350贷:银行存款350(2)B公司2008年3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100万元时:借:应收股利10贷:投资收益10收到现金股利时:借:银行存款10贷:应收股利10(3)B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时,乙公司不作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