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下列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都不能遗传给后代B. 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可以产生正常的子代C. 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有显性或隐性致病基因D. 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是因为基因重组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成分,还是其供能物质B.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动物体内的绝热体C. 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还参与调控细胞代谢D.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还可以催化酶促反应3.神经一肌肉接点的结构类似于突触,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可引发肌细胞膜发生电位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受到刺激后的突触后膜能够释放乙酰胆碱B. 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突触后膜发挥作用C. 乙酰胆碱能使突触后膜K+的通透性明显增大D. 乙酰胆碱能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4.如图表示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H元素的转移途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H2O [H](CH2O )[H]H2OA. ①④过程能产生ATP,②③过程需消耗ATPB. ①④过程在基质中完成,②③过程在膜上进行C. ①③过程产生的[H]相同,②④过程[H]的去向不同D. ①③过程有H2O参与反应,②④过程需要酶的催化5.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

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明显变化是()A. 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增殖速度变慢B. 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C. 糖蛋白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D. 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6.将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肝细胞,再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基因用32P标记后放射性出现在脱氧核糖中B. 染色体上整合目的基因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目的基因连续复制5次,所需嘌呤和嘧啶数量相同D. 培养的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含32P 的子细胞占12n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7.如图为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外侧,膜两侧所画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K+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

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______(填“是”或“不是”)协助扩散,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据图分析推测,该图中显示的葡萄糖和K+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

(2)图中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的功能。

若该信息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则含有TRH受体的细胞为______;肝细胞膜上不存在TRH的受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8.图甲表示幼苗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乙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性。

科学研究表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可能与另外一种植物激素______有关,该激素含量增高后,具有______的作用。

(2)甲图中幼苗向光弯曲生长时,如果幼苗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结合图乙分析,幼苗a处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原因是______。

9.某草原近年来爆发蝗灾,数千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

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2)调查蝗虫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请用箭头和文字简要表示出该方法的主要步骤:随机选取若干样方→______→得出种群密度估计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它与其他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区别不同草原群落的最重要特征是______.10.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的果蝇表现为紫眼,不含A基因的果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均表现为红眼。

将亲代紫眼雌果蝇与紫眼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F1表现型紫眼红眼白眼若不考虑基因突变,雄性果蝇体细胞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同时存在A、a这对基因,原因是______。

(2)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一只白眼雌果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果蝇与其杂交。

若子代______,则该白眼雌果蝇为纯合子;若子代______,则该白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11.固定化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某小组同学尝试在实验室固定α-淀粉酶并检测其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1)固定化酶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______的技术。

一般来说,与固定细胞相比,酶更适合采用______等方法进行固定。

小组同学用石英砂将α-淀粉酶吸附后做成固定化酶柱,将一定量的蒸馏水滴人固定化酶柱并接收流出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后呈紫色,原因是______。

(2)用固定化α-淀粉酶水解淀粉时,将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缓缓流过反应柱,控制流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若要检测反应柱下端的流出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方法是______。

(3)α-淀粉酶的活性可以用______来表示。

影响固定化酶反应柱中α-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有______等。

12.科学家研发出抗HPV的单克隆抗体可高效准确检测出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

回答下列问题:(l)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答出两点)。

(2)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时,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只考虑两两融合),可能还有______,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答出三点)等。

(3)据报道,科学家从某些无限增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了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请据此设计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新思路:①______;②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可以遗传给后代,A错误;B、21三体综合征的患者可以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可以形成正常的子代,B正确;C、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D、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是因为基因分离,D错误。

故选:B。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定及实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A【解析】解: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成分,但不是供能物质,A错误;B、脂肪是细胞中主要储能物质,同时具有保温,即动物体内的绝热体,B正确;C、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还能调控细胞代谢(蛋白质类激素),C正确;D、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D正确。

故选:A。

1、糖类是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同时也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2、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种类型,是总要的储能物质,同时具有保温和缓冲的作用。

3、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条数以及空间结构都可以引起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

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本题考查了脂质、糖类、酶的分类和功能,属于基础题,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解析】解:A、在突触部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A错误;B、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来传递信息,神经递质不能进入突触后膜去发挥作用,B错误;C、乙酰胆碱能引发肌细胞膜上发生电位变化,主要原因是突触后膜接受刺激后使突触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引起钠离子内流,导致动物发生变化,C错误;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能使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从而产生兴奋,引发肌肉收缩,D正确。

故选:D。

1、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D【解析】解:A、①③④过程中能合成ATP,②过程中消耗ATP,A错误;B、②③过程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完成,①④过程在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错误;C、①③过程产生的[H]不同,分别是NADPH和NADH;②④过程[H]的去向不同,分别为还原C3化合物和与氧结合生成水,C错误;D、①③过程有H2O参与反应,②④过程需要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②是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③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

本题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发生的场所、条件及产物,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5.【答案】B【解析】解:A、癌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则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增殖速度变大,A 错误;B、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DNA不能复制,所以机体短期内可能会造成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B正确;C、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表明其与DNA 的复制有关,与糖蛋白的合成免疫直接关系,C错误;D、机体短期内癌细胞的增殖受抑制,细胞周期变长,D错误。

故选:B。

细胞癌变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