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

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



(2)排名稍后 中国货物贸易现在全球排名第二位,服务贸易排名 第四位到第五位。
( 3)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呈现逆差。
2、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 服务贸易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劳务、承包工 程、海运等比较传统的领域。旅游和运输服务出口 占服务出口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通讯、计算 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 3、服务贸易开放度不够。 —— 国内开放部门还不够 —— 走出去还不够
14
5、推动服务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 迈克尔· 波特在分析服务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时特别 强调,“对服务业的国家竞争优势而言,需求条件 可能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发达 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比重一般较 高。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 50% 以下,例如“2004 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 数 为 47.2%,城镇为 37.7%”,但是我国城乡居民对 商品的消费需求十分强劲,对服务的消费需求十分 有限。这样的需求结构,不可能使服务贸易形成竞 15 争优势。
银行数据、信用卡数据、各类保险数据、保险 理赔数据、医疗/体检数据、税务数据、法 律数据等数据(包括信息)的处理及整合 信息工程及流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服务、远 程维护等 承接技术研发、软件开发设计、基础技术或基 础管理平台整合或管理整合等IT外包 为客户企业提供各类内部管理服务,包括后勤 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工资福利服务、会 计服务、财务中心、数据中心及其他内部 管理服务等 为客户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销售及批发服 务、产品售后服务(售后电话指导、维修 服务)及其他业务流程环节的服务等 为客户企业提供采购、运输、仓库/库存整体 22 方案服务等。
18
2、服务外包: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 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 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 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 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应变能 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服务外包简单来说,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 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责任授权给第三者 执行。
12
2005年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 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在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 分别为 4.90%、0.19%、2.19%和3.46%,合计为 10.74%;而美国这4项合计所占比重达54.77%。因 此,我国在进一步发挥并保持传统服务优势扩大出口 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信息、科技、咨询等新兴服 务业,创造其竞争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 距。 3、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吸收民间资本,增加服务 业融资渠道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 展较快。已经形成了以金融、零售业、旅游、民用 航空运输、房地产、租赁、专家服务和咨询、基础 电讯为主的进口服务行业,和以国际旅游、国际金 融与保险、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为 主的出口服务行业。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只有 46亿美元,2004年已上升到1286亿美元,年均增 长率为16.3%。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的规模继续 扩大。服务贸易收支总规模达到1582亿美元,增长 18%,占同期全国GDP的7%。2010年服务贸易总 额达到3624.00亿美元,增长了80倍。
1、早期的服务贸易:伴随着国际货物贸易而 产生的追加服务,如运输、仓储、装卸、保 管、销售以及相应的人员生活服务、旅馆服 务、餐饮服务、娱乐服务、卫生服务等。 特点:服务贸易额少,是货物贸易的附 属形式。
6
2、 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时期(二战后至今) 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把 “服务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概念,于文 献中正式提出。1974年,美国贸易法于第301条款 中再次提出“世界服务贸易” 的概念。 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 正式签署。 数据支持: 1970年至198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 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7%。1980~2000期间,世 界服务贸易额增长了将近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 7.1%,而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仅为 5%。 3、 战后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1)发展迅速(2) 新型服务贸易发展较快(3)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较 大(4)服务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9
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1979年)服务业发展 受到压制,服务贸易发展处于低谷 。 - 第二阶段(1980—2001年)服务业的发 展得到政府支持,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 - 第三阶段(2002—至今)中国服务贸易 得 到蓬勃发展。 二、 中国的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1、 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较低。 (1)服务贸易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货物贸易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2073亿美元 , 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2868亿美元。2010年 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9000多亿美元 , 而 10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3624.00亿美元。
4、 按《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划分: 分为12大类140多项内容 1)商业性服务 2)通讯服务 3)建筑服务 4)销售服务 5)教育服务 6)环境服务 7)金融服务 8)健康及社会服务 9)旅游及相关服务 10)文化、娱乐及体育 服务 11)交通运输服务 12)其他服务
5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外包
一、服务贸易外包概述
(一)服务外包产生的背景 外包的兴起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从美国开 始,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 潮流。 以新技术兴起为标志特别是IT新兴技术的兴起,带动 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服务外包的发 展。
17
(二)服务外包(Outsourcing)的定义
20
2、从外包地域上分类 外包根据供应商的地理分布状况划分为两种类 型: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 境内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 个国家,因而外包工作在国内完成。 离岸外包则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 外包工作跨国完成。
21
中国商务部关于服务外包的分类
类 别 适用范围
系统操作服务
信息技术外包 系统应用服务 服务(ITO) 基础技术服务
11

二、中国实现服务贸易跨越发展的对策
1、逐步开放,差别保护,保证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国内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趋势难以逆转,但是世 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服务业是一步全面开放的,也 没有一个国家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的服务部门的。 因此,中国的服务业也应该实行差别保护,根据我 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分行业、分步骤、有计划、 有重点地进行保护和实行对外开放。 2、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中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 服务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从我国来看,
内提供的服务; 2、境外消费 :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 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3、商业存在: 一成员的服务实体(法人)在其他任 何成员境内所提供的服务; 4、自然人流动 :一成员的自然人在任何其他成员 境内提供的服务。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 贸易标的的无形性; - 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步性; — 进出口不经过务业的投入外, 还应积极吸收民间资本和外商对华投资。经过多 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民间资 本,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对于分散 的民间资本应有效集中起来发展服务业,一方面 使资金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就业岗 位。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我国服务业,将会促进我 国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4、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 由业务流程外包(BPO)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组成的服务外包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 要形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是国家参与国际 竞争、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和内容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是指世界不同国家相互 交换服务性活动的交易行为。可以分为服务出口和 服务进口。 服务出口:凡是向别国服务消费者提供劳动性 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 服务进口:凡是采购或接受别国提供的劳动服 务并支付外汇报酬的。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界 定为: 1、过境交付 : 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 1
1、外包:其英语单词最直接的解释是“外部寻求 资源” 。 简单的说,外包即是授权一家合作伙伴 管理自己的部分业务或服务。具体的说:外包是指 企业在充分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整合、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资金运用效率和增强企业 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2
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
1. 按“移动与否”划分: 不移动 不移动 服务消费者 移动 服务提供者 移动 消费者所在地 服务
分离式服务 提供者所在 地服务
流动的服务
3
2、按服务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 1)生产前服务(如国际市场调研、市场预测、 产品设计等); 2)生产中服务(如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 软件 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之间的各种服务 等); 3)生产后服务(如广告、包装、运输、维修和售 后跟踪服务等). 3、按服务内容包含的要素不同划分: 1) 劳动密集型服务 2) 资本密集型服务 4 3)技术密集型服务
企业内部管理 服务
业务流程外包 企业业务运作 服务(BPO) 服务 供应链管理服 务
(四)服务外包产生的原因
外包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它源 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 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 诸如人事、行政、生产、后勤等事务的优化。 外包的目的是通过与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 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 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
政府应该引导居民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服务消费的 比重,为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创 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6、完善服务业竞争市场,打破行业垄断 要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 的服务业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打破行业垄断。才能 形成并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1999~2006)我国服务贸易的( TC指数)显示 通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正值。但这个优势是国家垄 断的结果,将会导致这些行业的效率低下、缺乏竞 争力和创新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完善服务业竞争 市场,打破垄断,以促进服务行业创新机制的形 成。 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