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选题1. 危险化学品按其危害性被划分为(A)大类。
A27 B92. 法律法规对从业人员权利的规定有(A)项权利。
A8 B163.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中必须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的(A )的事项。
A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B劳动安全4. 氯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氯原子的反应,包含氯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氯化工艺,主要包括取代氯化、(B)氯化、氧氯化等。
A聚合B加成5. 直接氯化法用苯直接氯化制氯苯的方法,有(A)和液相法两种。
A气相法B固相法6. 气相法反应温度(B),成本高于液相法。
A600 〜800 C B400 〜500 C7. 目前,工业生产主要采用(B )法,其工艺有间歇法及连续法两种。
A苯气相氯化B苯液相氯化8. 自苯库来的原苯进入原苯计量罐进行计量,再将原苯计量罐和回收苯罐中的苯经苯干燥泵泵入原苯冷却器降温至( A )以下,最后进入苯干燥器经食盐干燥脱水后进入干苯罐。
A20 C B60C9. 干燥产生的饱和食盐水排入(B )_废水罐。
A酸性B碱性10. 苯的氯化工序为主反应工序,主要任务是控制反应温度产出合格( A )。
A中间产品B产品11. 氯气首先溶于苯中,与铁催化剂反应生成三氯化铁,产生的活化氯离子与苯反应生成氯化苯、盐酸气,控制反应温度在( B )附近。
反应生成物氯化液从氯化器上部出料口经液封管进入氯化液冷却器降温,此后在管路上加水进行初步洗涤,并混合进入粗氯化液贮罐。
A30 C B80 C12. 含苯尾气的吸收该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填料吸收的原理来对含苯尾气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尾气中的含苯量。
自二段冷凝器出来的盐酸气,经相分离器分离,液体去粗氯化液贮罐,气体进尾气吸收塔,常温次品氯化苯经吸收液冷却器降温至( B )以下后从尾气吸收塔顶部进入,从上自下吸收尾气中的苯,未饱和的吸收液经吸收液循环泵循环使用,饱和的去粗氯化液贮罐,经吸收后的尾气去副产盐酸工序。
A25 C B-15 C13. 来自氯化工序的氯化尾气从副产盐酸吸收塔底部进入,与从塔顶加入的吸收水逆流进行绝热吸收,(A )流出的合格副产盐酸经盐酸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副产盐酸贮罐,塔顶尾气经盐酸水力喷射泵抽入水汽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与鼓风机吹入水汽分离器的空气混合后,进入碱吸收塔,经碱液中和后的尾气进入尾气吸附柱,通过活性碳吸附后由引风机抽入排气筒直接排放。
水汽分离器内的酸性水经闭路循环一段冷凝器、二段冷凝器冷却降温后用于盐酸吸收塔内的氯化氢的吸收。
A塔顶B塔底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反应所用的原料大多(燃爆危险性。
A具有B没有15. 常用的氯化剂氯气本身为(B )化学品,氧化性强,储存压力较高。
A无毒B剧毒16. 氯气为(A )色,窒息性气体,有剧毒,发生漏氯或跑氯时,处理应佩戴氧气面具或防毒面具。
A红色B黄绿17. 氯气为黄绿色,窒息性气体,有剧毒,发生漏氯或跑氯时,处理应佩戴氧气面具或防毒面具。
无防毒面具或氧气面具时,(B )湿毛巾捂住口鼻,并迅速离开氯气泄漏点,不能顺风离去。
A可用B不可用18. 如已吸入少量氯气可以用(A)喷吸。
ACO 2 B二甲基硅油气雾剂19. 经皮肤吸收苯(B)中毒。
A也可B不会20. 吸入(A)的苯蒸气可引起麻醉作用,甚至因发生呼吸麻醉而死亡。
A低浓度B高浓度321. 环境空气中允许苯最高浓度为(A)mg/m。
A25 B5022. (B )用水扑灭苯燃烧。
A禁止B可以23. 氯苯在1000 XI0-6(B)有麻醉性,高浓度能使人麻醉至死,人体受氯化苯作用后可对肝、肾脏及造血系统有所影响,并对神经也有毒害。
A以上B以下24. 邻位二氯苯闪点68.5C,对位二氯苯闪点66C,均属易燃物,燃烧时( B )产生光气,故灭火时应加注意。
A不会B可能25. 当进塔苯含水合格后,(A )向氯化塔内加苯。
A还不能B可以26. 向氯化塔内加苯至出料视镜有物料流动后,停止加苯,静置一段时间后由塔底部阀门放空,(B )。
A继续加苯置换直至底部放清为止B然后通氮气置换27. 装填有新催化剂的氯化塔必须经(B )浸泡方可投入使用。
A干苯B酸苯28. 当已有氯化塔开车时,(B )酸苯代替干苯进行浸泡或置换。
A不可用B可用29. 在进行酸苯切换之前必须适当增大加苯量以避免氯化中温上升过快,做好准备工作后先关闭已开氯化塔酸苯进塔阀门,再开启酸苯过桥阀门及新塔酸苯进塔阀门,至出料视镜有物料流动后,关闭新塔酸苯进塔阀门及过桥阀门,开启已开氯化塔酸苯进塔阀门,浸泡1h后由塔底部阀门放空,再加入(A)置换一至两次,放清待用。
A酸苯B干苯30. 开车前必须使尾气吸收系统正常投运,首先打开尾气吸收塔进吸收液阀门,启动次品泵,打开次品泵出口去尾气吸收塔管线上的阀门,当尾气吸收塔塔釜吸收液液面达到(B )时,停次品泵,关闭进吸收液阀门,关闭次品干燥器出口去尾气吸收塔管线上的阀门,打开次品循环干燥阀门,启动次品泵使次品进行循环干燥;打开吸收液循环泵进出口阀门,启动吸收液循环泵进行吸收液循环,同时打开吸收液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对吸收液进行降温处理。
A1/2 B1/1031. 开车前必须打开氯化液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出口阀门,打开氯化器充氮阀门,接通氮气总管,打开氮气总阀,保持充氮压力(A),充氮期间将氯化塔内物料放清1〜2次,至放出物料完全澄清为止。
A10 〜20MPa B0.2 〜0.4MPa32. 充氮(B )后,调节充氮压力为0.05MPa左右,观察氯化器下料视镜确定有回流后,通知送氯。
A10 min B60mi n33. 充氮10 min后,调节充氮压力为(A )左右,观察氯化器下料视镜确定有回流后,通知送氯。
A10 〜20MPa B0.05MPa34. 当反应温度降至(A )以下,关闭加苯调节阀前后阀门和加苯进塔阀门,按要求停相应吸收液循环泵,并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和吸收液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同时关闭该塔水洗加水阀门。
A60 C B0C35. 相分离器内(A)会导致氯化槽压高、尾压极低或没有。
A漫料B无料36. 气管内(A )或物料封住会导致氯化槽压高、尾压极低或没有。
A有水B无水37. 氯化液碳化物(B )、太脏可导致氯化液下料不畅,大帽带料。
A少B多38. 吸收液排放不畅的原因:(B )。
A泵压高B管道堵、吸收液循环泵不上料、泵压低39. 氯化槽压尾压俱高的原因:(B )。
A尾气管内无水或物料B尾气管内有水或物料、盐酸下料管堵副产吸收塔淹塔40. 尾气管内有水或物料会导致氯化槽压尾压俱(—BU。
A高B低41. 盐酸下料管堵副产吸收塔淹塔的处理方法:(B )。
A通蒸汽B更换水喷射泵、检修下料管、防止淹塔42. 副产塔釜积酸的原因:(B )。
A泵压过高B出酸管道堵、出酸管结盐43. 出酸管道堵的处理方法:(A)。
A停车或缩量生产、疏通出酸管道B换泵44. 出酸管结盐的处理方法:(A)。
A拆管清洗B通蒸汽45. 副产塔压升高的原因:(B )。
A泵压高B水力喷射泵故障、出酸管堵46. 水力喷射泵故障的处理方法:(A)。
A停车、修理水力喷射泵B酸洗泵47. 副产鼓风机停的原因:(B )。
A电力不足B鼓风机故障、电机故障48. 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并按要求挂牌,在整点前后(B)内做好原始记录。
A50mi n B5min49. 氯化反应器径高比(A)。
A1 : (8〜20)B1 : 250. 氯化反应器铁环的高度:一般(B )左右。
A10m B6m51. 有时氯化反应中温超温黑料时,局部温度可达(A)以上。
A130 C B300 C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石墨设备必须试压,水压不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观察有无变化和直观泄漏。
A10MPa B0.3MPa53. (B )在工程塑料中耐腐蚀性能最好的,故有塑料王”之称。
A氯乙烯B四氟乙烯54. (B )是氯化苯生产上最理想的防腐蚀材料。
A聚氯乙烯B聚四氟乙烯55. 聚四氟乙烯合金泵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与其他氟塑料经合理配方,特殊工艺模压而成,适用于(A )的介质,长时间输送流体,使用寿命长。
A-85 〜200 C B15 〜50 C56. 空气系统的焊接或联接部位或仪表、工艺管线的联接处,用肥皂水试漏,关键部位无气泡。
一般部位允许每分钟不超过(A)个气泡。
A5 B2057. 安全阀应每年至少要进行定压检验(B )次,其内容包括清洗、研磨、零件更换、定压、气密试验、耐压试验,并做好详细记录,出具安全阀定压报告,经过检验合格的安全阀必须有日期的铅封,由使用单位有关人员和安全部门人员参加试验。
A5 B158. 爆破片应每个大检修周期更换(A )次。
A1 B559. 压力表每年必须检验(B )次,并填上有日期的铅封。
A5 B160. 由于技措技改、基建投产带来的变化,各装置应对( B )类管道数量每年修正一次,要做到数字准确,资料档案齐全。
A GC3B GC1、GC2、GC361. 施工单位应在大检修之后(一A)内,将全部管道检验、修理或更新的竣工资料(包括腐蚀检查、测厚、焊缝无损探伤、水压试验、气密试验、除锈刷漆、保温、管件和安全附件的检验资料等)交给使用单位。
A1个月B6个月内62. 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应(B )安排检验、修理或更新。
A延迟B优先63. 在运行中(B )带压堵漏的管道应优先安排检验、修理或更新。
A未进行过B进行过64. ( A)过滤为贮油箱(筒)到油壶。
A二级 B 一级65. (B)过滤为油壶到润滑部位。
A 一级B三级66. 循环、集中等润滑方式的必须(B)方可加入油箱,其他严格按设备润滑系统说明书进行。
A从领油大桶后B从领油大桶经滤油设备后67. 滤网应符合如下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车用油及黏度相近的油品一级滤网、二级滤网、三级滤网依次为(A)目。
A60、80、100 B40、60、8068. 汽缸油、齿轮油、全系统损耗油及黏度相近的油品一级滤网、二级滤网、三级滤网依次为(B )目。
A60、80、100 B40、60、8069. 具有独立润滑系统的机(泵)组检修后,润滑系统(B )油循环,按检修规程要求合格后方可试车投用。
A无需进行B应进行70. 循环油箱(B )滤油设备并加强脱水检查,脱水频次由各企业根据设备具体情况自行规定。
A可以不配备B应配备71. 油浴润滑方式油位应保持在视镜窗口的(A )或标尺的规定刻度。
A1/2 〜2/3 B1/5 〜1/272. 当班操作工负责本岗位备用机泵的盘车,所有备用机泵的盘车要求在每日(_j前进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