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语文期中复习资料(2)

初一语文期中复习资料(2)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知识整理基础知识一、重点生字识记、解词第 1 课《邓稼先》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第 2 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xiāo)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第 3 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揩(kāi):擦,抹。

阖(hé):闭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第 5 课《黄河颂》烽(fēng)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

气魄(pò):魄力;气势。

澎(péng)湃(pÀi):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掀起:揭起,往上涌起。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

也作“婉转”。

狂澜(lÁn):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谰斓)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bǔ)育:喂养,培养。

九曲连环:曲折,回环,多弯道。

发扬滋(zī)长(zhǍng)第 6 课《老山界》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苛(kē)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jiǍo):①交纳,交付,缴公粮。

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呜咽(wū 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第 7 课《土地的誓言》蕻(hóng)(端木蕻良)挚(zhì)痛:诚恳而深切。

嗥(hÁo)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bān)斓(lÁn):灿烂多彩。

谰(lÁn)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dÀn):奇怪,古怪。

亘(gèn)古:远古。

默契(qì):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镐(gǍo)头:刨土用的工具。

(蒿hāo篙gāo)田垄(lǒng):田埂;田地中种植农作物的垄。

蚱(zhÀ)蜢(měng):昆虫,像蝗虫,是害虫。

污(wū)秽(huì):肮脏的东西。

第 9 课阿长与《山海经》骇(hÀi)掳(lǔ)孤孀(shuānɡ)粗拙(zhuō)陆玑(jī)惧惮(dÀn)憎恶(zēnɡ)懿(yì)辟头(pī)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惶(huÁnɡ)急:惊慌急迫。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疮(chuānɡ)疤( bā):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

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诘(jié)问:责问。

渴慕(mù):非常思慕、渴望。

霹(pī)雳(lì):原指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文中指“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震悚(sǒnɡ):因恐惧而颤动。

文中是震惊的意思。

第 10 课《老王》荒(huāng)僻(pì)骷(kū)髅(lóu)塌败:塌陷破败。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扶病:带着病(做某件事)。

镶(xiāng)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伛:弯(腰)曲(背)。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滞(zhì)笨:呆滞笨拙。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愧(kuì)怍(zuò):惭愧。

第 11 课《台阶》凼(dÀng)门槛(kǍn)揩(kāi)筹(chóu)划尴(gān)尬(gÀ)撬(qiÀo)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练习: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卓.越(zhuó)哽.咽(ɡěnɡ)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B.云鬓.(bìn)字帖.(tiè)可汗.(hÁn)兀.兀穷年(wù)C.祈.祷(qí)踱.步(duó)校.对(jiÀo)鲜.为人知(xiān)D.哺.育(pǔ)晌.午(shǍng)咳嗽.(sou) 锋芒毕露.(l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A.揩汗渲闹伫立目不窥园B.懊诲硕果嫉妒来势汹汹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深邃彷徨妇孺皆知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D.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云霞升起来了.。

(助词)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

(助词)C.这是很.清楚的。

(副词)D.我在.房间里读书。

(连词)二、文学常识及文章思想内容第 1 课《邓稼先》1.文学常识《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第 2 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文学常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第 3 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文学常识《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

2.文章主题思想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 4 课《孙权劝学》1.文学常识(1)体裁: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2)作者:北宋司马光(3)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第 5 课《黄河颂》1.文学常识《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939 年3 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文章思想内容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第 6 课《老山界》1.文学常识《老山界》作者陆定一(1906~1996),无产阶级革命家。

2.文章主题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抄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袭神。

第 7 课《土地的誓言》1.文学常识《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20 世纪30 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2.文章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因失去故乡的忧伤、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第 8 课《木兰诗》1.文学常识乐府:汉朝的音乐机构,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为训练乐工,制谱度曲,采集民间歌谣等。

后人将乐府中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

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2.文章主题思想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胜利归来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淳朴、勇敢、刚毅、轻视功名利禄、热爱家乡的女英雄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愿望。

第 9 课阿长与《山海经》1.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5 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