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德育教育的实践实施方案

学科德育教育的实践实施方案


学科德育教育的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深入推进,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各学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如不能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就不能形成一个有机体,其德育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既是学科教学的必要,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需求;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体现了时代要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锤炼意志和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德。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小学学科教学,主要以小学学科教学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摸索
渗透切入点、方法,明确渗透的德育教育内容,力争使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渗透德育教育,不仅使小学生受到学科知识、思想、技能内容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了深刻德育熏陶的教育,真正使小学学科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需求,为小学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渗透的新机制。

课题选题价值。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此,也是诠释此项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理论价值:充实德育体系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实践价值1、加强时代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把德育渗透贯穿在整个学科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新课标突出学科特点,根据各学科不同内容的丰富德育内涵,增强德育感染力,使德育工作有新突破。

3、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在语言机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中培养的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是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使知识、机能、思想教育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德育实效性,也助于提升教师的德育素养,形成德育
教育风格。

形成“以德治校”、“以德兴校”、“以德育人”的良好风气。

二、研究目标
通过对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渗透之道,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调查研究各学科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科特点渗透了德育因素,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针对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目的,从而把德育渗透落实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

2、探索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方法、形式、切入点和范围。

3、转变观念,提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意识。

4、建立课堂德育渗透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机构和氛围。

5、提升学校的德育机制,形成“以德治校”、“以德兴校”、“以德育人”的德育机制。

三、解决的关键1、所有任课教师要里全员德育全程育人的思想。

只要是教师都应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都应做到的,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2、各学科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知晓科学的德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3、各科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能熟知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找准各学科实施德育的着力点,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联系,力争形成体系。

4、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要公正、合理,允许多种评价方式的
存在,注重德育实效。

5、寻找德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契合点,使德育研究的成果最终服务于课堂教学。

四、研究思路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围绕课题,立足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培养良好道德思想素质。

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德育、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知道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是课题不断地深入。

通过对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渗透之道。

找到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渗透点;构建启发渗透式课堂德育模式;构建具有良好师德、创新意识较浓的新型教师群体。

让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既不只停留在具体内容上,也不高形式,而是辩证的、按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进行德育渗透。

五、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古今中外教育教学方面资料,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对被调查的对象(学生)进行调查,对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3、行动研究法: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状态下,采取以点促面方式,边研究边反馈,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分类,进行归纳和总结,依据归纳和总结按照研究内容写出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5、案例分析法:通过
组织讲课、听课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可行的方案。

六、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实施各计划的具体操作,严格进行实验研究、整理研究数据、资料,及时交流调整完善方案,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报告。

3、总结阶段整理研究资料,成果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2、组织教师培训,各学科找到本学科的德育渗透切入点。

认真学习,找到新途径,实施新方法。

3、课题研究组成员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在教学第一线,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调查报告形式体现,具体体现为:A、调研报告《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B、活动实录:《课题实施计划》。

C、研究报告:《各学科教学渗透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2、研究人员撰写、发表相关的经验论文。

3、对课题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报告。

后张小学
2019年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