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面试现场徐建华:各位考官,下午好,我叫徐建华,来自浙江永康,现任市委书记,今天我们到了临安市进行考察,听了临安市委书记的介绍之后,我感触很大。
临安早就熟悉,但临安的生态工作做的这么好,环境工作也这么好,确实深受启发。
有几个体会,第一个贫穷不是生态,发展不能破坏。
临安过去也是很穷的,但现在通过几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发展工作,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把经济生态化、把生态经济化,也就是说,原来很贫穷的地区,通过生态附加值,打出了生态品牌,生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又反过来促进生态得更好的保护和环境得更好的保护。
第二个感觉,我感到绿水青山真正是金山银山。
我们过去都讲金山银山,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村过去卖山头,以后卖山货,现在卖生态,发展农业特色企业,特色产品,这些的发展,这些生态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创收。
农民收入达到8000多元。
第三个体会,我感觉到了发展环境要投入,保护环境要投入。
临安市这几年大力投入,进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生态经济的开发工作,走一条生态经济保护,农业生产特色发展的路子。
这个投入是政府有先见之举。
这是我深深的三点体会。
我感觉到临安的经验很好,回去之后,我们怎么办?我想第一个就是要抓好思路和理念,也就是进一步树立起生态可以转化为经济,经济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生态的保护,走一条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之路。
第二个要做好规划,特别是做好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的规划,使生态产业成为农民经济发展增加收入的支柱。
第三做好农村的治理工作,让农民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的东西都生态起来,真正使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能够有一个大的提高;使远方慕名而来的客人们看到农村的整洁的村庄,使他们感到高兴,流连忘返。
第四,我们还进一步抓好农村的污水和垃圾的清理。
这是农村当前环境建设当中最薄弱的环节,这样使农村整洁起来,清洁起来,进行垃圾清洁化的处理,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可以达到再利用,无害化的目的。
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
主评委:第二部分,请结合报考职位实际,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
徐建华:我报考的是浙江环保局副局长的职位,我还不知道怎么分工,但是我想,我第一个要做就是要深入地调研研究,我们感到只有调研之后,才能了解我这个岗位所肩负责任和今后应该履行的职责。
进行调查,首先要到基层去调查;第二个要向各个处室进行了解和调查;第三要向一些同志了解情况,这是我要做的第一个。
第二个要进行有重点的了解和安排,然后抓好重点工作,抓住关键工作。
如果分管的工作和省环保局“811”工作相吻合的,我要抓住重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和督促。
第三,要抓住典型,任何东西典型带动是十分重要的,一是抓好落后的典型,在分工的工作里面工作的薄弱环节,第二个抓好先进的典型。
我可以把处室之间的工作进行平衡,突出重点,抓好两头,带好中间。
最后可能更重要的是和同志们一起,大家共同努力合作,按照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整个分管的工作,也是整个局的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把这项工作做好,为局里真正实现全省811新三年行动计划作出自己的贡献。
主评委:第三部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个近年来地方积极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也就是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企业按照环境资源使用价格,缴纳费用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排污许可权,这一做法受到企业欢迎,但是不少群众有意见,局部地区的污染仍然存在,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目前我省各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废弃物排放量仍然很高,生态环境生产率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你认为应当如何抓好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徐建华:我感觉到科学发展是我们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
我们省里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来贯彻科学发展观。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不平衡性,而且要实现经济转型,还真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创新逐步实现这个过程。
现在我们在环保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的成本和企业的效益是外部化,成本外部化,就是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远远超出省里的标准,他的成本不是他承担的,而是社会承担的。
说效益外部化,如果按照国家要求都实现了,但是成本增加了,效益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社会的效益,他自己并没有效益。
也是外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以创新的精神,就没有办法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过程,就要一步一步通过创新、体制创新、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温总理提出三个转变当中,其中第三个转变讲,要从主要依靠行政的办法来进行环境保护,转向依靠经济、法制、技术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我们要通过经济的、法律和技术的手段,紧紧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实施排污权的有偿使用费是可行的,也一个创举。
就是说企业超排的企业、指标、要多费钱,付给低排放的企业,这样谁低排放,谁受惠,采取这样的政策。
高排放的成本让社会承担了,你必须要多付钱,为社会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企业,能够受益。
这就是污染要多交钱。
还有一些同志,对这个做法可能有想法,就是多排放的地方,虽然企业多交钱了,但是老百姓不受益,局部地方还是造成污染,这种问题怎么解决?要通过第二个机制,叫做生态补偿机制,谁保护,谁受益,虽然保护了生态,但是生态保护了,受益减少了,然后我们通过排污费的收取,通过有偿的排污指标的有偿使用,把这些钱收起来,给保护生态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补贴。
浙江省这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我们钱塘江流域的上游地区进行了补贴,这也就是有偿使用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对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抓好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治本之策就是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
我想有这么几个方法,作为政府来讲,首先是要抓规划,按照规划的要求,特别是做好四大功能区规划,把环境保护的规划做到全覆盖,真正使可开发的、优化开发的、重点开发的、限制开发的和禁止开发的这些地区把它做好。
这样做到全省环境工作全覆盖,全省环境工作保护一盘棋。
第二,要抓好标准。
在经济生产方法转换过程中有一个递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制定一个标准,逐步实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目的。
不能把标准定得太高,不能希望企业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改进自己的生产工艺,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们浙江省通过几年努力,不断的把标准逐步提高,像每年要求能耗下降4个百分点,浙江省新的811计划也提出来,化学需氧量要降低5.1以上,二氧化硫要降低15%以上,太湖地区要15.3%以上,这些标准通过三年计划,不断地累积,然后才能保护好。
第三,要抓监管。
在目前情况下,加强监管还是依法保护环境的有效办法,目前情况下,对部分的企业监管我们还不得力,还没有到位,这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确实有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第二要制度上创新,刚才讲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的指标机制等等,这也是一种创新。
还有就是我们在监管上,我们过去靠人防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做到人防、纪防,特别要制定信息发布制度,能够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同监督我们的企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履行自己的环境保护义务。
社会监督信息发布,需要技术手段支撑,这还需要一些技术手段,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第四,就是要开展创建活动。
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这方面过去也在积极的发动和进行,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的,浙江搞了一系列绿色活动: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工厂。
在农村进行了示范整治活动,这也是一个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在农村也进行了垃圾的收集,户集中、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这么一个机制,这也是一种开展评比卫生生态、魅力村庄等等活动。
这些活动也就是一个创建绿色活动,创建生态文明活动。
刚才我们看了安吉县例子,他们做得相当好。
最后一点,还是要立法,环境保护工作关键是要立法,把法制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使部门的规章能够变成法律,能够使大家都能在法律和制度之下,自觉地保护环境,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自觉地适应市场,走向市场。
采取这样的立法手段,才能打击一部分逃避社会责任,或者不履行环保职责的企业,使整个社会都能够感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做到人人讲生态,每个企业都自觉地执行环境保护,每几个家庭都积极地参与到创建文明活动当中,每一个单位都成为创建活动的主体。
这样通过政府立法、部门推动、人人参与、社会响应,形成四位一体的运转机制,我们浙江又怎么会“天会不更蓝水不更清、山不更绿、经济社会不更发展呢?”谢谢。
祝亚伟:今天上午我们到临安市进行现场调查,在调研的过程中间,感触非常的深。
有人总是认为环境问题和经济的发展,和老百姓的收入会产生影响,临安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正面的结论,在经济普遍回落的情况下,今年临安收入增长1%,临安已经两三年以来,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速度都在10%,这就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互动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从上午调研来说,我个人感觉到有四个方面的启发:第一,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坚持协调发展。
尤其是要坚持经济和生产的互动,临安提出的经济的生产化和生产的经济化,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
第二,必须要坚持统筹发展,也就是说要统筹我们的农村和城市,尤其要实现以农补农,推动农村的发展。
第三,要特色发展。
临安有自己的特色,许多村民从原来的卖山上的东西,到前几年的卖山土,这几年生态建设又是往前面走了一步。
第四,要创新发展。
临安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互动,这就是在机制和体制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我觉得这是他们非常成功的例子。
如何做好加强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个人觉得应该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好思想的统一。
无论是领导的层次,还是企业的层次,还是老百姓、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更需要我们思想统一,把大家的力量集聚起来。
第二,抓好各项整治工作。
推动整个新农村的生态建设。
第三,要抓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这也非常重要,从上午临安的实践来看,他们提出的“881010”,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有利地改善农村的基础环境,使得农村能够享受与城市一样的生产资源。
第四,要抓好监管。
监管工作很重要,许多的污染源都在农村,整个生产的污染源、的污染源,通过监管以后,就可以提供信息,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第五,抓好机制的建设。
机制的建设当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是三个方面,首先是领导要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一把手亲自抓,也要分头抓好。
第二要加强环境环保意识的宣传,把农民这个主体积极性发展起来;第三个加强各方面的考核,形成一个正确的利益导向。
谢谢。
主评委:第二部分,请你结合所报考职位的实际,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祝亚伟:我这次报考的岗位是环保局副局长,我报考的副局长工作岗位,从我的工作角度来讲,我个人考虑,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科学模块,要了解这个岗位的特点,要把整个环保工作,纳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众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