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 章传播的类型

第三 章传播的类型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传播:集合行为、流言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一)群体的定义 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目标和共同归属感、 存在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岩原勉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 群体的本质特征有两个: (1)目标趋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 体共同性。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主我与客我的互动。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二、人际传播 主要内容:定义 特点 社会功能:镜中我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1、定义:
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 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 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2、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 (1)面对面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 着、实物符号等 (2)借助听觉媒介 如电话 符号:口语、类语言等 (3)借助视觉媒介 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符号: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3)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在群体传播内排除偏离性意见;
对来自群体外的说服活动具有重要的影 响,与规范一致则加强与扩大,与规范 不一致则抵御。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 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产生了“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
4、偶然群体:指的是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1、群体传播: 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 现的过程。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2、内部机制 ▲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感情——“我们”感情; (3)群体归属意识——认同感。 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群体成员个 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约哈里窗口
自己了解 自己不了解
他人了解
他人不了解
开放区域 个人资料, 如名字、相 貌、身份、 职业等 秘密区域 隐私,或者 尚未公之于 众的东西
盲目区域 缺乏自知之 明的那一部 分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镜中我:
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文中 提出。 他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 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3、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 方法灵活。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 杂。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 频率高。 (4)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二、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1)认识自我:约哈里窗口、镜中我 (2)建立和谐关系 (3)控制周围环境 (4)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2、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 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 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பைடு நூலகம்型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指的是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 现象。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 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 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 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 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这种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三、群体传播 主要内容: 什么是群体? 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群体意识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趋同意识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廊坊师范学院
第三章 传播的类型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主要内容
1 2 3 4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5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根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划分)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一、自我传播
又称人内传播、内向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 信息处理的活动。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 (1)结构性压力;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 搭配和排列。 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如经济 萧条、自然灾害、贫困、种族歧视、冲突、 不公平的待遇、难以捉摸的前途等,都刺激 人们通过集群行为来解决问题 。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2)触发性事件;(如抢盐)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 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如非典事件)
库利对群体的分类: 1、初级群体:或称首属群体,指的是“以 亲密的、面对面的结合和合作作为特征 的群体”,包括个人所属的家庭、邻里 和亲密朋友等。
2、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用来表 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 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3、参考群体:指的是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 体。如明星 “个人不管其资格实际如何,而按照它来 确定位置的群体。”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群体压力产生的原因:
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 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 要大于少数人。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 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 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4、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 效果的影响 主要研究成果有: 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 创新——普及理论等。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群体规范
(1) 定义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 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 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传播学概论
传播的类型
(2)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 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第二,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 合作; 第三,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 体的自我同一性; 第四,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