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送审稿)汝州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六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2)(一)汝州市概况 (2)(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3)(三)土地利用现状 (5)(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9)二、战略定位和土地利用目标 (11)(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1)(二)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2)(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3)三、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7)(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17)(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8)(三)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19)四、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1)(一)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 (21)(二)优化农用地布局 (21)(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29)五、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32)(一)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和布局 (32)(二)产业集聚区规模和布局 (33)(三)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34)(三)保障中心镇建设用地 (34)(四)规范村镇居民点用地 (35)(五)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37)(六)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8)六、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41)(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41)(二)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 (42)(三)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43)七、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45)(一)积极推进土地整理 (45)(二)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46)(三)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46)八、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 (48)(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48)(二)一般农地区 (49)(三)林业用地区 (50)(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1)(五)独立建设用地区 (52)(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52)(七)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53)九、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55)(一)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建设 (55)(二)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56)(三)加强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57)十、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9)(一)切实加强舆论宣传 (59)(二)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行政管理 (59)(三)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管理 (60)(四)强化规划的法制地位 (60)(五)建立强化实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60)(六)完善规划的支撑体系 (61)附表1 汝州市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表 (62)附表2 汝州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分解表 (66)附表3 汝州市近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表 (67)附表4 汝州市耕地和基本农田规划表 (68)附表5 基本农田调出面积统计表 (69)附表6 基本农田调入面积统计表 (71)附表7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情况表 (73)附表8 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情况表 (76)附表9 汝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表 (77)附表10 近期规划新增建设占地和耕地补充量指标分解表 (78)前言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露出来。

为保证汝州市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的有关规定,按照《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有关要求,汝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规划期内汝州市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及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规划》全面分析了汝州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构想、总体目标和完成总体目标需着力开展的各项工作,制订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一、规划背景(一)汝州市概况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接伊川、登封,东临禹州,南连宝丰、鲁山,西接汝阳。

地处东经112°31′~113°07′之间,总面积1572.04平方公里。

汝州市历史悠久,其历史可以上溯到东周时期。

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5年,全市总人口94.5万,辖1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453个行政村;其中,农村人口64.7万人,城镇人口29.8万人,城镇化率为31.53%。

汝州市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五市的交叉辐射地带,焦枝铁路纵贯南北,洛界公路横穿东西,207国道与省道侯樊线相连,沪洛高速和太澳高速交汇,在汝州形成十字型高速公路构架。

以市乡二级公路为脉络,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汝州市自然资源丰富。

汝州市现已探测发现的矿产资源有46种,主要有原煤、铝矾土、水泥灰岩、地热水等。

其中,原煤预测储量为35.5亿吨,素有“百里煤海”之称,为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铝矾土储量为1.66亿吨,品位高,易开采。

境内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

风穴寺、温泉、怪坡和紫云山等景点颇负盛名;汝瓷、汝石、汝帖并称为汝州“三宝”,汝州还是河南三大剧种——曲剧的发源地。

汝州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汝州充分发挥资源、政策、区位、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产业,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铸钢、淀粉、饼干和“三粉”生产等七大基地。

拥有以能源、建材、冶金、食品为四大支柱产业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焦炭、水泥、铸钢、食品、电力、化肥、陶瓷等。

汝州市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棉花、花卉苗木、蔬菜等,全市基本实现了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是全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河南省重点林业县(市)。

畜牧业发展迅速,是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

汝州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市区形成了六纵五横的城市主干道;城市公用设施一应俱全。

是河南省首家使用管道煤气的县级市;形成了安全高效的现代化通讯网络;城市污水处理实现了产业化经营;积极实施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城市绿化率达到24%。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在加强土地参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促进土地集约合理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加强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1997~2005年全市各项建设占用耕地729.28公顷,是上轮规划目标(785.58公顷)的92.83%,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614公顷,是上轮规划补充耕地目标(3057.07公顷)的85.51%,实现了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净增耕地1884.72公顷。

1997年汝州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55645公顷,2001年进行了规划修编,经批准将其调整为53632.89公顷,至2005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53632.89公顷。

(2)保障了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用地。

1997~2005年全市非农业建设年均占用耕地729.28公顷,保障了城镇建设、村镇建设、独立建设、采矿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的必要用地,改变了过去无序用地的状态,使建设用地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3)加强了建设用地内涵挖潜,推进了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

单位建设用地总投资由1996年的2.57万元/公顷增长到2005年的19.05万元/公顷,增长了6.4倍,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并且规划期间,全市加大城镇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大力开展“三项整治”,l997~2005年共盘活土地107.66公顷,提高了全市集约用地水平。

(4)加大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

l997—2005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614公顷,其中整理复垦补充耕地1718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896公顷。

(5)通过规划实施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用地秩序,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轮规划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间的不适应性逐渐显露出来,用地需求与上轮规划的矛盾比较突出;上轮规划采用的规划编制方法欠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已不适应新形势下规划工作的需要,规划修编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三)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2005年汝州市土地总面积157203 .75公顷;其中农用地91529.05公顷,建设用地18562.57公顷,未利用地47112.13公顷。

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表1 。

(1)农用地2005年汝州市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91529.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22%。

耕地:面积60907.1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6.54%。

其中水田459.7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75%;水浇地35724.9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8.65%;旱地面积24722.5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40.60%。

园地:面积1595.1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74%。

其中果园1559.17公顷,占园地面积的97.74%;桑园8.35公顷,占园地面积的0.52%;其他园地27.65公顷,占园地面积的1.74%。

主要分布在庙下乡、焦村乡、尚庄乡、临汝镇等乡镇。

林地:面积17658.1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9.29%,其中有林地9790.3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5.44%;灌木林1948.5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1.03%;其他有林地5919.2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3.52%。

主要分布在寄料镇、大峪乡、尚庄乡、蟒川乡等乡镇。

牧草地:面积73.7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0.08%。

主要分布在寄料镇。

其他农用地:面积11294.7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2.34%。

在全市广泛分布。

(2)建设用地2005年汝州市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8562.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81%。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6203.0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7.29%。

其中城市用地1950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51%;建制镇用地1269.6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84%;农村居民点用地10551.7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6.84%;独立建设用地1961.1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57%,采矿用地470.8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54%。

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821.1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81%。

其中铁路用地271.5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6%;公路用地708.5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82%;水库水面755.6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07%;水工建筑用地85.05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