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料及能量平衡
• 在本书的范围之内,绝大多数情况为连续稳定过 程,故将重点讨论这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物料衡算的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衡算对象,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 总物料、某个组分、某个元素等; 其次,确定衡算范围,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 一个系统、一个车间、某个设备;设备的某个局 部等……; 最后,确定衡算基准,根据题目要求它可以是 单位质量,单位时间等。 在上述三者确定后,根据物料衡算方程分别列 出具体的物料衡算方程(一个或多个),再解方 程或方程组即可。现举例如下:
一、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单位换算 物料衡算、
• 如图1.1所示,将酒精-水混合物料送至高位槽, 经预热器加热后送精馏塔进行分离。高位槽直径 为1m,槽底流出管内径为0.025m。当管内流速 恒定为 时,物料经预热器温度由20℃升高到85℃。 进料浓度含酒精40%(质量分率)。 • (1)问:①预热器混合液的平均密度为多少?② 进料处,塔内表压为0.1kg/cm2,绝压为多少Pa? ③酒精-水混合液在进料温度下得比热容是多少?
• 其中:a—组分在混合液体中的质量分率
(2) 压强的表示方法及单位
• 流体的压强有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表压强、真空度。 • 绝对压强: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 是流体的真实压强。 • 表压强:压强表上读取的压强值,称为表压强。 • 真空度:真空表上读取的压强值,称为真空度。 • 表压强、真空度与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的关系为: •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 压强的单位较多,除SI制的Pa(帕斯卡)外,还有atm (标准大气压)、某液体柱高度、bar(巴)或kgf/cm2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 1atm=1.033kgf/cm2=760mmHg=10.33mH2O= 1.0133bar=1.0133×105Pa
• (3)比热是流体的物性数据之一,纯液体 的比热与温度有关,其关系可在物理化学 手册中查得。混合溶液的比热可由纯物质 的数据估算,估算公式为: • 其中:a—组分在混合液体中的质量分率。 • 不同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不同,使用时要 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4)物料衡算:
• ①物料衡算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达方 式,物料衡算的通式为: • —输入系统的物料总和 • —输出系统的物料总和 • —累计得物料量 • 当定态操作时,物料累计量为零,物料衡 算式可简化为:
热量衡算式也可以写成
• • • •
其中: w—物料的质量; H—物料的焓。 b) 热量衡算的步骤 热量衡算的基本步骤与物料衡算相同,只 是由于焓是相对值,需指明基准温度和基 准的状态。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 (1) ①混合液体的密度计算式:
• 其中,a1、a2已知,ρ水、ρ乙醇可从书后的附表 中查得,但是由于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所 以应该先求出预热器中混合液的定性温度,通常 取液体的进出口平均温度。 • ②根据表压强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知,绝对压强 压强=绝对压强 压强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知, =表压强 大气压强 表压强+大气压强 表压强 大气压强,带入数据即可。然后再根据 压强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单位的换算。
• 2. 衡算对象的基准不 变,改变衡算范围如 图1-2B所示。 总物料 S =R + P KNO3 0.5 × S = 0.375 × R + P(14%) 将上两式代入数据联 解得: R = 766.6 kg/hr S = 947.9 kg/hr 即为 所求
图1-2B
•
应该指出,确定衡算范围是很重要的,如 确定的衡算范围不当,无法求解。一般来 说,要尽量使已知条件和所求量穿越衡算 范围,这样才能列入衡算方程中。这种技 巧可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逐步掌握。
• 讨论提示 讨论提示: • (1)液体的密度与温度有无关系?纯液体的密度 数据怎样获得?液体混合物的密度应该怎样计算? • (2)压强有几种表示方法?各种表示方法的关系 是什么?各种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 (3)混合物的比热容怎样计算?比热容与温度有 什么关系?题中所给的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 (4)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的步骤如何?在衡算过 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具体计算中遇到哪些 问题,有什么启示?
②物料衡算的步骤为
• a)首先画一个流程图表示进行的过程,用方 框表示设备,输入或输出设备的物流方向 用箭头表示。 • b)划定衡算的系统并确定衡算的对象。 • c)选择衡算基准,对连续操作,常以单位时 间为基准;对间歇操作,常以一批操作为 基准。
(5)能量衡算
• a)由于化工中涉及的能量主要是热能或热 量,因此热量衡算就成为化工计算中最常 用的能量衡算。 • 热量衡算的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即: • 式中: —各流股带入的热量总和; • —各流股带出的热量总和; • QL—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第四节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图、单位制
• 在化学工程问题中,常常碰到一些很复杂的生产 过程。例如氨碱法制纯碱,从饱和食盐水氨化、 碳酸化开始,经过过滤、煅烧、洗涤,滤液经蒸 氨解吸、循环使用等一系列过程。当描述这样一 个复杂过程时,必须用简便的方法来组织给定的 技术资料,列出已知和未知的条件,最好的方法 是将该过程描绘一成个流程图。化学工业中使用 的流程图,一般有表示产品流向的工艺流程图和 工厂建设中实际使用的施工流程图。后者根据施 工的要求,尚可细分为配管图、仪表自控图、电 工配线图、公用工程流程图等。
• 工艺流程(又称生产流程或工业流程)图,是指 从原料开始到最终产品所经过的生产步骤,把各 步骤所用的设备,按其几何形状以一定的比例画 出,设备之间按其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衔接起 来,象这样一种表示整个生产过程全貌的图就称 为生产工艺流程图,简称生产流程。生产工艺流 程反映出工厂或车间的实际情况,即把设计的各 个主要设备以及同时计算出的物料平衡、热量平 衡一起写在流程图上。但在教科书中的生产流程 则多为原则的是示意流程。生产工艺示意流程, 它只是定性的描绘出由原料变化为成品所经过的 化工过程及设备的主要线路,其设备只按大致的 几何形状画出,甚至用方框图表示也可,设备之 间的相对位置也不要求准确。用方框图进行各种 衡算,既简单、显目,也很方便。如本章前几节 就多次用过。
• 例1-1 如图1-2A所示,浓 度为20%(质量百分数, 下同)的KNO3水溶液以 1000kg/hr流量送入蒸发器, 在某温度下蒸出一部分水 而得到浓度为50%的 KNO3水溶液,再送入结 晶器冷却析出含有4%水分 的KNO3晶体并不断取走。 浓度为37.5%的KNO3饱 和母液则返回蒸发器循环 处理,该过程为连续稳定 过程,试求: 1. 结晶产品量P,水分 蒸发量W; 2. 循环母液量R,浓缩 量S。
第六章物料与热量衡算
由于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是化工设计的基础,是生产 中检查考核、定额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课程中化 工计算的基础,因此,在进入后几章的学习之前,必 须把物、热衡算的方法搞清楚。 一、 物料衡算的具体作法 对于连续稳定过程,物料衡算的方程是: ΣM入=ΣM出 或 进 = 出 为代数方程 对不稳定过程,物料衡算的方程为: ΣMλ=ΣM出+M累积 或 进 = 出 + 累积 为代数方 程
二、 热量衡算的具体作法
• 与物料衡算相类似,热量衡算由于衡算对 象已经确定,只须确定衡算范围和衡算基 准即可。但热量衡算的基准有其特点,它 包含数量基准、温度基准和相态基准。数 量基准是指选那个量作基准来衡算热量。 对于连续操作一般以单位时间进料量(即 进料速率)为基准,而温度和相态基准的 确定才能从有关手册中查得相关的热力学 数据以便用于衡算,举例说明如下:
图1.1(1.1)
• (2)预热器加热介质为150℃的饱和蒸汽,冷凝 水温为95℃,求每小时加热料液所需的加热蒸汽 量为多少?(不考虑管道及预热器的热损失) • (3)塔顶产品含酒精90%,冷凝后的液体一部分 作为产品,一部分回流入塔,回流量与产品量之 比为2.5:1(质量比),塔底残液中含酒精5% (以上均为质量分率)。求每小时产品量、残液 量和进冷凝器的蒸汽量。 • (4)若输送泵突然损坏时,高位槽中液位高 , 小管流出速度u(单位m/s)与高位槽液位高Z (单位m)的关系为 ,问高位槽所存料液经多少 时间流完? • (5)泵损坏后立即在高位槽上另外引入一股进料, 进料管内径为0.025m,料液以0.62m/s的速度匀 速加入,料液从槽底部小管连续流出,问高位槽 中液位下降到1.1m需要多少时间?
• ③查手册,得出85℃时水和乙醇的比热,换算成 SI制,再带入混合液比热的计算公式。 • (2)根据能量衡算的步骤,选择合适的体系和基 准,分别计算出进出预热器的各股物流携带的热 量,带入热量衡算方程,从而求出所需的加热蒸 汽量。 • (3)由于正常的精馏操作是定态过程,根据定态 过程的物料衡算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体 系就可求出。 • (4)当泵损坏时,高位槽流动系统变为不稳定流 动,根据物料衡算的通式,分别求出dt时间内进 入、离开和高位槽内的积累量,找出时间与高位 槽液为之间的微分关系式,然后再积分即可求出 所需时间。 • (5)计算思路与(4)相同。
• 工艺流程图中所表示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器、塔 器、热交换器、加热炉、过滤机、离心分离机、 干燥器、压缩机、泵等单位操作使用的全部与罐 类。这些设备的几何形状,在化学工业界已被公 认为标准的主要设备符号,将在以后的课程中逐 步介绍。 工艺流程图的实例,可参见课本p280图9-25。 关于单位制,本课程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即 SI制。在本书中出现其它单位制的时候,将给出 其于SI制的换算关系。在例题或习题中如果碰到, 则应将其换算成SI制。否则,因单位制不统一而 造成计算的结果与准确
•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 (1) 密度的概念及计算 •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任 一流体的密度都是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的。 • 液体的密度随压强的变化很小,一般可忽略。不 同温度下纯液体的密度一般可在物理化学手册或 有关资料中查得。混合液体的密度可用近似的方 法求的。若各组分在混合前、后体积没有变化, 则混合液体密度的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