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表的初步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报表的初步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期末计量
3.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 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 承兑汇票。
分析重点 已贴现的商业汇票的规模,若已贴现的应收汇
票数额过大,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 生较大影响。
4.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 动应收取的款项。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 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 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 账准备后的净额。
一、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一)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1.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2.账户式资产负债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内容
1.企业的实力 2.企业资金来源
二、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 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经济活动运行轨迹的综合 表述
(二)反映企业的投资和融资战略
三、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解读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报表解读与初步分析
资产负债表解读与分析的要求
1.描述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2.说明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3.陈述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4.陈述资产负债表中负债项目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5.陈述资产负债表中权益项目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6.运用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法和结构百分比分析法。
(二)非流动资产项目的解读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
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贷 款和应收款项以外的投资,通常应当在活跃的市场 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 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如果不打算 随时变现,而是意欲长期持有,可以划分为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
分析重点 (1)应收账款的规模。 (2)应收账款的质量,是指债权转化为货币的能力— 账龄 (3)坏账准备政策的影响,即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5.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包括 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及企业进行在建工程预付 的工程价款等。该项目的变现性较差。
分析重点:判断预付账款的规模是否合适。主要应 考虑采购特定存货的市场供求状况。一般而言,预 付账款不构成流动资产的主体部分。若企业预付账 款较高,则可能预示着企业有非法转移资金、非法 向有关单位提供贷款及抽逃资金等不法行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析重点
首先是判断其分类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有关金融资产的确认标 准。
然后再看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 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 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在取得时,是按照成本进行 初始计量的。但在计算耗用成本或销售成本时,应当采用先进 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实务中要特别注意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来调节利润的行为。 为此,首先应结合报表附注,查明企业是否对存货计价方法变 更予以说明;其次应分析变更是否合理,是正常的会计政策变 更还是为了调节利润。
存货分析重点
(1)存货的规模。存货处于不断销售或耗用及重置之中,流 动性较强。在传统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 总额的一半左右。存货数量与企业经营活动应保持平衡。若存 货过少,会影响生产,导致企业错失销售良机;若存货数量过 度增加,而使资金沉淀,最终也会导致生产中断,企业难以为 继。
6.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 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 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 物料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存货内容会有 所不同。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 所占比重较大,如果存货计算不当,不仅影 响本期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还会影响下 期的收益。
存货分析重点
(3)存货的期末计价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会计准则规定, 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于可变现净 值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分析存货的具体项目构成。 (5)存货的库存周期。存货的库存周期长短也影响着存货的
流动性和质量,库存周期过长的商品自然会使存货的变现能力 降低。只有合理地保持各项存货的比例,材料存货才能为生产 过程所消化,商品存货才能及时实现销售,从而使存货顺利变 现。考核存货流动性的指标,一般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和存货周 转次数和营业周期三个指标,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以及三项指标发展趋势对比情况来进行分析。
2.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短期内出售而持 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其损益的金 融资产,例如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公允 价值为基本计量属性 。
分析重点 1.首先应当关注其期末的公允价值,注意分析交易性
金融资产投资的规模是否适度。
2.其次,再结合会计报表附注和利润表中相关项目的 揭示考察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业适合 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 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 本公积)。
不难看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首先确认 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待其真正实现时再在利 润表中确认。
一、资产项目解读 (一)流动资产项目解读 1.货币资金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状态的那部分
资产,具体存在形式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等)。 对货币资金的分析,最主要的是分析其持有量是否合理。应考 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资产规模、业务收支规模 (2)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 (3)企业对货币资金的应用能力 (4)企业的行业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