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二年级数学下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参加人员
XXXX
活动内容
XXXX: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XXX:
重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
XXXX: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教材24页得例2。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的是学生植树情境,由看图列一乘两除法算式,了解乘除关系,并对照乘法算式,学习用口诀求出商的方法。教材在之前的联系中已经渗透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了乘法和除法之间关于整体、部分、份数之间的关系,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在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XXX: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
(3)注意引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所存在的难点。
(4)注意学生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以及计算算理。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20日
课题
图形的运动(一)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X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XX
活动时间
2017年4月28日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XXX:
知识与技能: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XXX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8日
课题
除法竖式
参加人员
XXX
活动内容
XX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XXX:
教学重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XXXX:
用竖式计算除法时,要按格式写竖式,要注意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XXX
活动时间
2017年5月13日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28日
课题
表内除法(二)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X: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XXX
单元教学总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5日
课题
混合运算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完成阶段,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XXX: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XXX:
本单元属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本单元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有体验的情境中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单元的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开放性强。有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涂一涂等,还有综合性的题目—快乐星期天。这些练习都是通过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呈现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作用,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时,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必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XXXX:
教材说明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编排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再编排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的呈现,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的资源。例题、练习题插图呈现了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了解信息,通过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次一次体验成功,并感受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方法的同时,滋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活动时间
2017年4月8日
课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X: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 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 商。
课题
解决问题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X: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XXX:
教材说明
本单元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校
三小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中心发言人
活动时间
2017年3月12日
课题
表内除法(一)
参加人员
活动内容
XXXX: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