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地区习题及答案2018

西北地区习题及答案2018

西北地区习题一、选择题:1.与包头钢城靠煤近铁傍水,相似的城市有()A.马鞍山B.武汉C.攀枝花D.鞍山2.华北平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基地,它们不同的生长条件是()A.春播期雨水少B.夏季高温多雨C.秋季晴朗少雨D.沙质土壤3.我国西北地区与邻国接轨的铁路是()A.缤绥线、滨洲线B.兰青线、包兰线C.大秦线、陇海线D.集二线、兰新线4.下列关于新疆的错误叙述是()A.它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自治区)B.地形分布大势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C.坎儿井是柴达木盆地引地下水的灌溉工程D.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场5.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正确叙述是()A.本地区三个灌溉农业区都引黄河水自流灌溉B.内蒙古东部、中部是牧业基地,也是煤炭基地C.喀什是我国最西部的重要城市D.本地区植被由西向东为荒漠—草原—半荒漠6.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正确叙述是()A.农业灌溉水源是高山雪水和地下水B.有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C.自西向东分布的优良牧畜种类是三河马、三河牛、滩羊、伊犁马等D.是重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基地7.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主要的有利条件和制约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组合正确的是()A.宜耕荒地广阔一平原面积小B.草原广阔一森林缺乏C.矿产资源丰富一光照较少D.土地广阔一水资源不足8.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干旱特征无关的是()A.风蚀地貌广泛分布B.荒漠面积广大C.居民呈带状或点状分布D.矿产资源丰富9.新疆生产的棉花纤维长,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A.品种优良B.灌溉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D.日照充足、日温差大10.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C.新疆地形特点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A.说明了夏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的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树生长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形成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不可能是() A.典型大陆性气候,降水少B.远离海洋,海洋水分到达少C.受副高控制,多盛行下沉气流D.受山地、高原阻隔,水汽难于深入13.绿洲是沙漠地区的一种特殊景观,决定绿洲形成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水资源条件D.土壤条件14.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某校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图示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15~18题。

15.AB间铁路线的名称为()A.陇海线 B.贵昆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16.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的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17.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是()A.热量 B.降水 C.地方性风 D.人类活动18.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D地区应注重发展()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判断19~21题。

19.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可能原因之一是()A.A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B.A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河段强D.A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河段20.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21.C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B附近河段,原因是C河段()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河阶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B河段附近强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D.位于B河段的下游读“我国108°E沿线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22~24题。

22.图中山地可能为()A.阴山 B.贺兰山 C.秦岭 D.大兴安岭23.图中铁路M为()A.京九铁路B.京广铁路C.包兰铁路D.成昆铁路24.平原N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灌溉水源丰富 B.降雨充沛C.黑土广布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25. A地因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形成了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而闻名,被称为“天下奇观”。

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1970),水质甘冽,澄清如镜,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近30多年来,月牙泉的水位大幅度下降,2005年部分区域水位降至0.8米,水面缩小2/3。

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乃至面临枯竭的自然原因有可能是()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②冰川萎缩,融水、来水减少③灌溉打井,严重超采地下水④灌溉渠网全部改为砖石衬砌,农田下渗水减少⑤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④⑤二、综合题:26.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2)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河流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并简述其发生过程。

(4)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指出图示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27.读图2—4,回答下列问题:(26分)图2—4(1)图中甲地所在地形区是。

适宜在该地形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选择填空)。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2)图中乙地所在地形区是。

请描述该地形区上植被的分布规律。

(4分)(3)图中乙地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地区。

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的主要问题是,请解释其成因。

(14分)(4)图中山脉丙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 (选择填空)。

(4分)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2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29.(16分)阅读材料,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黄圃“食洽会”于11月9日在中山市黄圃镇隆重开幕,食洽会特别安排主题推介会——“红色香颂”品酒会,期间有20多家法国葡萄酒生产企业与国内参展商欢聚一堂,交流两国葡萄酒文化与经贸合作。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宁夏人民经过勤劳动,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1)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P河段会发生现象,容易产生决堤泛滥。

法国葡萄酒举世闻名,根据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葡萄酒厂属于_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

(2分)(2)简述法国R地一月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

(6分)(3)与法国葡萄园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4)如果大量利用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在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120万亩葡萄生产,应当避免可能在本地区和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4分)西北地区习题答案1—5 CBDCC 6—10 BDDDC 11—15 ACCDD 16—20 CBCCD21-25 BACAA26.(1)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2)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3)凌汛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4)灌溉水源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27.【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分析能力。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地为东北平原,乙地为内蒙古高原,丙山脉为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该地区在国土整治中的主要问题是荒漠化。

答题时注意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荒漠化的成因。

【参考答案】(本题共26分)(1)东北平原(2分) A(2分) (2)内蒙古高原(2分) 自东向西,从草原依次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2分) (3)西北(2分) 荒漠化(2、分) 自然因素。

干旱、多大风的气候;地表有疏松的沙质沉积物(4分)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6分) (4)BCD(4分)2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区域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题,从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并指出分布方向。

第(2)题,根据地形可确定河流流向,水文特征可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方面选择分析。

第(3)题,降水分布特征可从图中分析出答案,原因应从海陆分布角度分析。

第(4)题,农业发展条件应从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角度分析,本区主要限制性因素是降水少。

第(5)题,农业布局变化主要从市场、交通、技术、生态等角度去分析。

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29. 答案要点:(1)凌讯(1分)原料(1分)(2)原因:①R地海拔较低;(2分)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2分)③R地地处沿海,P地地处内陆(2分)(3)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1分)②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高;(1分)③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1分)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计分)(4)对本地区的不利影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可能造成黄河下游水量减小或断流。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