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各种问题行为及预防

学前儿童各种问题行为及预防

学前儿童各种问题行为及预防
一、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在男女儿童中的发生率相接近,其预后相对较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儿童的情绪障碍会自然消失,只有少数人才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

儿童恐惧症是学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作为一种情绪障碍,它已区别与学前儿童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来的一般意义的惧怕,而是指恐惧情绪在程度上比较严重,或者到了一定的年龄仍不消退,以致明显的干扰了其正常行为,造成社会适应性困难。

除非儿童的恐惧情绪已对他们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否则一般无须给予正式的治疗。

对儿童期恐惧的预防,关键在于教育。

要鼓励学前儿童去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和道理。

要注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上不要让幼儿过度兴奋。

儿童期焦虑也是学前儿童中会产生的一种情绪障碍。

焦虑是儿童的一种情绪。

少数学前儿童的焦虑情绪反应在程度上比较强烈,遇事过分紧张,惶恐不安,甚至表现做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

除了对于过度焦虑的儿童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外,对焦虑反应程度较轻的儿童,则应主要采取心理上给予支持以及教育的方式,引导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消除紧张情绪,锻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在学前儿童中较为多见,在男性儿童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

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品行障碍有攻击性行为、偷窃、说谎等等。

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到挫折时明显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夺取他人的东西,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

矫正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应首先注意改变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指导学前儿童正确地处理和解决,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则可以配合以社会训练和性格培养为目标的心理治疗。

三、睡眠障碍
儿童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临睡前不愿上床,上床后不能入睡、浅睡、易醒和早醒等。

梦魇和夜惊都为睡眠障碍的一种,有夜惊和梦魇的儿童白天往往精神不振,饮食不佳。

消除儿童的内心矛盾冲突,缓解其心理紧张,对其躯体疾病进行及时的治疗,这些都是预防和消除学
前儿童梦魇和夜惊的必要措施。

四、语言障碍
口吃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节律的障碍。

有这种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说话时,声音,音节或单词往往较不正确的重复,延长或停顿。

由于口吃,儿童心理产生紧张,在情绪兴奋,惧怕,激动等紧张状态下,口吃表现得更为严重。

矫治儿童的口吃时,避免周围人对儿童的嘲笑和模仿,要消除儿童对口吃的紧张心理,树立信心,鼓励主动练习,大胆的说话,不强迫他们说话,不要催促儿童重复的把话说清楚,可以指导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201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