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商业银行网点发展规划一、总则(一)为深化《XX市城市总体规划( )》,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加快建设XX市现代商业体系,提高城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和产业结构调整,把XX 市建设成为承东启西的商贸中心,特编制本规划。
(二)本规划范围为XX市域范围内的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网点和各类批发市场所组成的商业功能区及其总和。
具体包括市域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网络、商业街、批发市场、城镇商业中心。
(三)本规划属于《XX市城市总体规划(ⅩⅩ—)》的三十一个分项之一《XX市金融商贸业规划》的组成部分和进一步深化。
(四)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XX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等。
(五)本规划的期限为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商业体系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市场布局和市场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本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规划,科学指导,率先发展,加快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
(二)发展战略1、创新战略。
努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城市商业的整体竞争力。
2、结构调整战略。
调整商业网点与批发市场的区域布局;调整零售、餐饮与生活服务等不同行业的比例结构;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连锁经营的行业范围,提高连锁经营的规范化、规模化程度,优化调整业态结构;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开发有形与无形市场空间;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构筑现代产销体系,增强批发市场的区域辐射能力、商品组织能力和服务于一、二产业的能力。
3、品牌战略。
培育品牌商业街区,改善形象,提高我市商业的品牌价值;培育品牌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提高核心企业对社会商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带动作用;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整合扶持老店、名店,提高消费服务能力;提升桥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程度,使之具有全国的影响力;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引进著名品牌,提高商品档次。
4、文化兴商战略。
把握文化与商业的辨证关系,挖掘与整合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时代文化特色,创造消费文化时尚,把文化积淀和底蕴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商业的现实价值,促进商贸服务业的持续繁荣。
(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市域商业中心为主导、区域商业中心为主体、社区商业网络为基础、商业街为特色,与我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区域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体系;形成2个市域商业中心、7个区域商业中心、450个社区构成的社区商业网络和13条主要商业街协调发展的市区网点三级体系的基本布局;基本建成现代批发市场体系,形成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和废旧物资等专业市场协调发展的基本局面;统筹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统一、各具特色的城镇小康型商业体系。
市“南移西进”“扩容提质”的战略发展规划,汾河将作为城市南北拓展的主轴线,汾河两岸应优先发展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旅游观1、近期目标( 年)改造、提升柳巷——钟楼街市域商业中心;完善、发展龙潭、朝阳街、尖草坪和下元四个区域商业中心;配套建设社区商业网络;培育、规范主要商业街;建设、整合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和废旧物资四类批发市场;扶持、完善古交、清徐、阳曲和娄烦四个城镇商业中心。
主要指标:(1)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39亿元;(2)人均商业服务业面积将由2002年的0.9平方米增加到1.0平方米;(3)人均零售网点面积将由2002年的0.46平方米增加到0.6平方米;(4)市域总营业面积达到334万平方米;(5)选择现有集贸市场的10%推行“农改超”、“农加超”试点,提升“菜篮子”工程的档次。
2、远期目标( 年)建设、完善亲贤北街—长风街市域商业中心;培育小店、迎新街、晋源旅游三个区域商业中心;完善社区商业网络;提升重点商业街;整合四类批发市场;加快发展城镇商业中心。
主要指标:(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81亿元;(2)人均商业服务业面积将由2005年的1.0平方米增加到1.2平方米;(3)人均零售网点面积将由2005年的0.6平方米增加到0.8平方米;(4)市域总营业面积达到414万平方米;(5)现有集贸市场基本实现连锁经营。
三、规划方案(一)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为民便民;2、与城市规划相结合;3、与结构调整战略相协调;4、与传承晋阳历史文化相协调。
(二)规划重点现代商业体系的总体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体系”,即市区三级商业体系、四类批发市场体系和城镇商业体系。
市区三级商业体系1、市域商业中心(1)柳巷—钟楼街商业中心:位于迎泽区,以钟楼街、鼓楼街、桥头街、柳巷南路、柳巷北路、开化寺街等为中心区域。
近期规划以大型百货为主力业态,保持和发扬其传统特色,同时适当引进名品、名牌;严格控制大型网点新建项目,调整原有网点的业态结构。
远期规划完成后,形成购物、餐饮、休闲消费三分天下的格局。
(2)亲贤北街—长风街商业中心:位于小店区,以东起建设南路,西至平阳路,南起长风街,北至南内环街为核心。
近期规划主要引进以品牌商品和品牌服务为特色的商业设施和新型业态;远期规划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引入新型消费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培育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购物消费和娱乐、服务场所。
2、区域商业中心(1) 朝阳街商业中心:位于迎泽区东部,以朝阳街为主轴。
规划期内,继续发挥其服装集散地的功能,在搞好批发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批精品品牌专卖店,并适当增加大型零售网点,规范管理,改善购物环境,调整和增加公交路线和停车场地,方便消费群体和商品流通。
(2)尖草坪商业中心:位于尖草坪区,以太钢集团附近的解放北路和西涧河一带为核心,北临铁路和太忻、新兰公路,东有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规划期内,主要对现有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增加餐饮、娱乐设施的比重,增强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提高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继续采用“退二进三”的方式,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商业布局。
(3)下元商业中心:位于万柏林区,以东起千峰南路、西至和平南路、南起小井峪街、北至西矿街东段一带为核心。
规划期内,主要调整业态,增加餐饮、娱乐、休闲设施的比重,在开发新型商业服务项目的同时,将原有批发市场采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提升其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
(4)龙潭商业中心:位于杏花岭区,以城坊街为主轴,东起三墙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府东府西街,北至北大街。
规划期内,主要引进新型业态和其他便民生活服务设施,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与柳巷——钟楼街商业中心进行错位经营。
(5)小店商业中心:位于小店区小店镇东部,主要辐射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教育园区。
规划期内,主要发展以大型超市和仓储店为骨干,建立仓储超市、大卖场、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特色商业和专卖店;配套完善餐饮、生活服务、休闲娱乐和其他服务设施;发展科技市场,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科教产业的发展。
(6)迎新街商业中心:位于尖草坪区。
以迎新街为主轴,东起新兰路,西至大同路,南起新城大街(原迎新南三巷),北至迎新北三巷。
规划期内,应着重加强对现有市场的整合,提高其规模和档次;引导发展专业店、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完善方便居民生活的服务设施;依托滨河东路的开通及不锈钢生态园区和北客站的建设,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将该地区发展成设施先进,配套完备,功能齐全的XX市北部极具影响力的区域商贸中心。
(7)晋源旅游商业中心:位于晋源区晋祠旅游风景区,是远期规划建设的商业中心。
规划期内,主要建设以方便居民、游客生活和购物需求的商业设施,并要与自然景观融合,与文物建筑协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社区商业网络规划期内,要充分体现便民为民原则,依照《XX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规定,新建工矿区、住宅小区和成片改造旧城区,应将商业网点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新建、改建住宅小区,须按建筑总面积的5%—7%规划配套商业网点,建设单位应按建设规划并参照本规划建议的人口与商业网点配置对应关系(规划说明中表5)组织实施。
凡规划、建设的社区商业用地、用房,不得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和用途。
在空间布局上,80%的商业网点应相对集中于社区中心部位,其余以小型店铺的形式分布于居民区。
改造、提升传统小型商业网点,引入便利店、小型超市等新型业态,增强生活服务功能,形成集购物、餐饮、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集成的新型社区商业网络。
在居民楼底层不得开设产生烟尘、噪音和异味污染的商业店铺。
对未设立商业网点的住宅小区、宿舍区,有条件的要按照建筑总面积的5%—7%补建和改建必要的商业网点,其业态结构要合理,要有利于市场竞争;对分散在其它街巷且居民较集中的居民区,以服务半径500米为标准设立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商业网点。
凡达不到要求的,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积极协助其所属区政府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4、商业街商业街的建设要充分挖掘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特色商品与特色服务的优势。
规划期内,重点完善、建设13条商业街。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发展更多的特色商业街。
(1)钟楼商业步行街:位于迎泽区,是传统的商业街,东起柳巷,西至解放路,全长约600米。
规划期内,在严格保护传统商业街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同时,对其加以改造,保护和发扬“老字号”,注意突出食品街的地方餐饮文化特色;商业设施的建设、改造要与晋阳传统建筑特色相协调,体现晋商历史文化特色;配套先进的商业、市政设施,修建停车场,设置消费者购物休息的场所;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噪音控制,将钟楼街打造成为集购物、餐饮、商业旅游、解读晋商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
(2)柳巷商业街:位于迎泽区,是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南起迎泽大街,北至府东街,以引领时尚的大型百货商业为特色。
规划期内,坚持以大型百货为主力业态,对已有网点进行结构改造和业态调整,引进名品、名牌;严格控制大型商业设施的重复建设;在大型商厦内外增设餐饮、休憩、娱乐设施,规范卫生环境管理,设置美观、实用的驻留设施和人文景观,使柳巷成为体现现代购物环境和休闲理念的商业街。
(3)开化寺商业街:位于迎泽区,东起儿童公园,西至解放路,是全国无假货示范街。
规划期内,要坚持已有的经营特色和风格,在引进名品、精品的同时,融入时尚文化理念与服务消费内涵,提升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控制新建项目,避免竞争无序局面,与该区内其他商业街形成互补的经营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