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重点

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重点

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在教育第一线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常反思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能学以致用;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其素质?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果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教学实践谈谈新授课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激趣,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的目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的积极参与、探索、吸取才能实现。

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投入是决定教学的成败的关键。

所以在导入新课时就要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故事导入法。

例如在教学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先讲一个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猪妈妈有两只可爱的猪宝宝,今天猪妈妈买来了一个大西瓜,两只小猪见了直流口水,迫不及待的想吃西瓜。

老大说它要吃掉这个西瓜的三分之一,老二说它要吃掉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你们说说谁吃的多一些?(同学们这时开始议论了,有说老大吃得多,也有说老儿二吃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到底谁吃得多吗?那就一起来认真学习今天的新课吧!”通过用故事导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2、揭题,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引起思考,自主探索新知。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售货员怎样包装礼品盒,思考:怎样才能用到最少的包装纸,如何计算?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进行新授课。

3、设疑,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要学。

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先提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然后引导分析、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谁能快速的算出
90×45+55×23的结果?”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探求问题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

4、结合日常生活,产生熟悉感,因贴近生活受到关注而要学。

例如:教学“数字编码时”。

出示实物自己的身份证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东西,你们看,是什么?身份证有什么作用呢?”接着问:“你们能从这个身份证中,看出我是哪里人,哪时出生的吗?”这样的导入新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总之,可以用的方法形式多样,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促使学生在接触新课时带着高昂的情绪,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二、课堂教学以引导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单单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加学生实践活动,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突出下面几点:
1、以“引导”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内化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小组讨论:能化成同分数分数加减法吗?学生通过议论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样的质疑、点拨,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以“引导”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性、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进行求异思维,才能使学生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可先让学生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识前贮存大量的信息,促进思维的流畅性。

,生
3、以“引导”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人们最常用的思维方式是正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解决一些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往往只会侧重问题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向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进行逆向思维,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

如将“12的约数有哪些?”变换成叙述形式是(1)能整除12的数有哪些?(2)12是哪些数的倍数?等等。

它的表达形式虽然变了,但对约数的本质“整除”始终存在,通过做一道题开发一大片同类的题,使学生思维灵活多变,应变能力得到较好训练。

三精细设计练习,在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

新授课的练习设计要做到全面性,新颖而有针对性,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可分散难点。

例如::讲解三步应用题时,由于学生刚接触,解题思路较模糊,找出中间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又是重点,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应有意设计一些分散点的练习,将例题拆成两个问的应用题再向例题过渡的办法,以引导学生将思路投入到“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上来,将难点化解。

2、要围绕教学的知识面设计层次清楚的复习题,为新课作好铺垫。

例如教学“复式统计图”时,让学生先制作一个单式统计图,让学生回答制作统计图的几要素后出示新课例题:先让学生比较两题的异同点,再解答。

3、要围绕学生成绩分层设计练习,让好中差生各尽所能。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

为此,我在作业设计时根据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有时会将练习分为A B C三层使全体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达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在新授教学中如果达到以上几点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学得好,学的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