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体液调节意义

神经体液调节意义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反射 4、新陈代谢
3、可兴奋细胞
二、问答题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各有 何特点? 2、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举例说明它们在生理 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3、何谓机体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反射弧:
传入神经纤维 传出神经纤维
感受器
中 枢
效应器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调节过程: 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靶组织→生理效应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称为激素(hormone)。
这种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合调节方式,称为神经 - 体液 调节。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调节特点:自身调节的幅度、范围较小,灵敏度低。它是机体 调节的辅助方式。
(二)稳态(homeostasis): 1.含义: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实现 :神经、体液调节 3.意义 :维持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五、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三种。
(一)神经调节 :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 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reflex)
②正反馈:加速直至完成全部活动
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机制(压力感受性反 射,体温调节),正反馈机制很少(排尿反射、 分娩、以及大量失血时出现的“恶性循环”)。
(二)前馈控制系统
控制方式:双通路
前馈信息
监视装置
干扰信号
输入信号
控制系统
控制信号
受控系统
输出变量
控制特点:
①使活动更加准确(如某肌肉完成一定 动作)。
六、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一)反馈控制系统
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 部分的活动。 控制方式 1、正反馈控制系统 2、负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部分 指 令 受控部分 机能活动
正 反 馈 信 息(活动加强)
负 反 馈 信 息(活动减弱)
作用: ①负反馈:维持机体稳态。
②有些条件反射也可认为是一种前馈控 制(如看到食物就唾液分泌)。
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
1.活动具有预见性, 提前作出适应性反 应防止干扰 2.不存在振荡,但会 发生预见失误 3.发挥作用比较迅速 4.可能预见失灵,而 发生偏差
1.仅能在受到干扰后,恢 复到原先的稳定水 平作出反应 2.存在振荡,即在恢复 过程中不可能立即达 到稳定水平,而是左右振 荡,逐渐稳定 3. 发挥作用比较缓慢 4. 必定发生偏差,出现偏 差后才引起纠正, 纠正也不会完善
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 细胞(excitable cell),如肌细胞、神经细胞及腺细胞。
(三)生殖(reproduction)
二、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将动物实验分为两类 1.急性实验 又分为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 2. 慢性实验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 器官、系统水平的研究 整体水平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目的要求
掌握: 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及意义。 熟悉: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特征。
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生物体生 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四、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与内环境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总称为体液。 • 分布: 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 • 包括:组织液、血 浆、淋巴液少量 • •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 内环境概念: 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 (细胞外液)称机体的内环境。 • 外环境 : 机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大气环 境 )。
(二)兴奋性 (excitability)
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机体、组织、细胞等
电、温度、压力、 化学刺激
可感受的内、外环境变化 刺激(stimulus)
机体内部代谢过程及 外部活动的改变 反应(reaction) 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二种 兴奋(excitation) 抑制(inhibition)
研究任务: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 新陈代谢、兴奋性与生殖。
(一)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metabolism)
物质代谢 合 成 代 谢 能量代谢 分 解 代 谢
生命活动的 最基本表现
能量
生命活动
储存
释放
维持体温
物质代谢过程中相伴随而进行的能量的储存、 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