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YCQ 3635-2016 储存式电子压力计技术规范

SYCQ 3635-2016 储存式电子压力计技术规范


6
压力通讯电缆
7
标定电源适配器
8
电池检测器

1

1

1
带 USB 接口 标定时取代电池提供电源
检测电池电压
7 性能要求
7.1 环境条件 7.1.1 按照 SY/T 6231-2006 第 3.1.1 条和 3.1.2 条规定的环境条件和第 4.2.1 条、第 4.2.2 条规定 的试验方法,经过振动试验和冲击试验后,压力计的压力准确度等级、温度准确度等级和灵敏阈应符 合 SY/T 6231-2006 表 1 和表 2 的要求。 7.1.2 按照 SY/T 6231-2006 第 3.1.3 条规定的环境条件和第 4.2.3 条规定的密封性能试验方法,经 过密封性能试验后,压力计的密封性能应符合 SY/T 6231-2006 第 3.1.3 条的要求。 7.1.3 对含 H2S 等腐蚀性介质的井况,压力计采集存储外壳宜采用 Inconel 718 防硫不锈钢材质。 7.2 外观
6.3 选购件 压力计选购件见表 7。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标定接头 串连接头 减震组件
配重组件
密封圈
表 7 压力计选购件
图号
单位 参考数量

1

1

1

1

50
备注
串接两支同直径压力计用
除环空测试选用灌铅不锈钢外,其它测试 选用高比重钨合金,比重不小于 18.0g/cm3;
3
Q/SYCQ 3635-2016
压力计的准确度等级及灵敏阈应符合 SY/T 6231-2006 表 1 的要求。 7.6 最高工作温度及准确度
压力计的最高工作温度分级及温度准确度应符合 SY/T 6231-2006 表 2 的要求。 7.7 满量程稳定性
压力计的满量程稳定性能应符合 SY/T 6231-2006 第 3.9 条的要求。 7.8 零点漂移
项目 最高测试压力/MPa
压力准确度等级 最高测试温度/℃ 温度准确度等级
公称直径/mm 存储量(万点)
表 5 气井井下用小量程压力计技术参数
30
0.05 0.02
85
125
45 0.05
85
0.02 125
φ 25 φ 32 φ 19 φ 22 φ 32
规格
50
0.05
0.02
85
125
0.5
φ 25
II
Q/SYCQ 3635-2016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以下简称压力计)的型号表示方法、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 验规则、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质保要求和报废。
本规范适用于长庆油田分公司油井、气井、注水井井口或井下用压力计的制造、校准、检验、选 型采购、验收和使用管理。
φ 19 M16×1.5-6h M16×1.5-7H
φ 22 M18×1.5-6h M18×1.5-7H
φ 25 M22×1.5-6h M22×1.5-7H
φ 32 M28×2-6h M28×2-7H
φ 36 M30×1.5-6h M28×2-7H
7.10 通讯接口
3 术语和定义
3.1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用于测试油井、气井、注水井的井下或井口压力、温度等生产动态资料的专用高压试井仪器,通
过仪器内高精度传感器,连续测试井下或井口的压力、温度,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存储 在存储器中。
4 型号表示方法
□ -□ -□ -□
公称直径(mm) 最高测试温度(℃) 最高测试压力(MPa)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代号,规定为 YLJ
φ 32
>20
Q/SYCQ 3635-2016
60 0.05
85
0.02 125
φ 19 φ 22 φ 32
6 配置要求
6.1 配置数量
6.1.1 每 34 口油井、注水井的井下压力、温度监测配 1 支井下压力计。 6.1.2 承担气井井下压力、温度监测任务的每个作业车组配 6 支井下压力计。 6.1.3 承担气井试采井、生产井、压力恢复试井井口套压监测任务的每个作业车组配 3 支井口压力计。
压力计的外观应符合 SY/T 6231-2006 第 3.2 条的要求. 7.3 电气 7.3.1 压力计应采用高温高压锂电池供电,单组电池应至少满足 30s 采样间隔时间使用 80d 的要求, 或 20 万以上测试点数的要求。 7.3.2 压力计的安全绝缘电阻、工作电流及休眠电流应分别符合 SY/T 6231-2006 第 3.3 条、第 3.4 条的要求。 7.4 存储容量和采样间隔 7.4.1 压力计的存储容量应大于 20 万组数据(时间/压力/温度)。 7.4.2 采样时间间隔应符合 SY/T 6231-2006 第 3.6 条的要求。 7.5 压力准确度及灵敏阈
项目 最高测试压力/MPa
压力准确度等级 最高测试温度/℃ 温度准确度等级
公称直径/mm 存储量(万点) 2
45 0.05 125
0.02 150
φ 19 φ 22 φ 32
规格
50
0.05
0.02
125
150
0.5
φ 25
φ 32
>20
60 0.05 125
0.02 150
φ 19 φ 22
φ 32
压力准确度等级 最高测试温度/℃ 最低测试温度/℃ 温度准确度等级
公称直径/mm 存储量(万点)
规格
15
30
0.2
0.1
0.05
0.02
85
-30
0.1
φ 36
>20
表 2 气井井下用低精度压力计技术参数
45
0.1
0.05
0.5
项目 最高测试压力/MPa
压力准确度等级 最高测试温度/℃ 温度准确度等级
示例: YLJ80-125-32:表示最高测试压力 80MPa、最高测试温度 125℃、公称直径Ф 32 的存储式电子压力计。
5 技术要求
压力计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 1~表 5 的要求,但不限于以下规格型号。
1
Q/SYCQ 3635-2016
表 1 气井井口用压力计技术要求
项目 最高测试压力/MPa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 3635-2016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技术规范
2016-04-05 发布
2016-07 -05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发 布
Q/SYCQ 3635-2016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型号表示方法 ...................................................................... 1 5 技术要求 .......................................................................... 1 6 配置要求 .......................................................................... 2 7 性能要求 .......................................................................... 4 8 试验、校准及检验 .................................................................. 5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5 10 质保要求 ......................................................................... 6 11 报废 .............................................................................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Y/T 6231-2006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 SY/T 6640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校准方法
本规范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但本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和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与上述四小类电子式压力计订货技术规范(2014 版)的主要差异: ——修改了范围中有关内容; ——增加了第 3 章 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第 4 章 型号表示方法; ——将第 5 章 标题“技术参数”修改为“技术要求”,将“原表 1 气井用存储式压力计技术参数” 和“原表 2 油、水井用存储式压力计技术参数”合并为“表 1 存储式电子压力计技术要求”, 删除了原表 1 和表 2 中的“最大允许误差”、“压力灵敏阈”项,温度准确度等级由“1 级”修改 为“0.5 级”。 ——修改了第 6 章“配置要求”的内容; ——修改了第 7 章“性能要求”中内容,部分条款直接引用相关标准,增加了腐蚀性要求,修改了 存储容量、接口尺寸要求; ——增加了第 8.2 条“校准”的内容,对出厂前、投入使用后的校准进行了规定; ——增加了第 10 章“质保要求”; ——增加了第 11 章“报废” 本规范由长庆油田分公司设备管理处提出。 本规范由长庆油田分公司机械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庆油田分公司设备管理处、第一采油厂、第二采油厂、第一采气厂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昊、陈历泾、吴茂富、王钊、芦造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