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题库昌平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2009年10月1日,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60华诞。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发展变化,初三2班准备召开《我心中的祖国》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下面是第一小组同学准备的材料,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他们发言的提纲。
(4分)【材料】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
60年的经历让我们触摸到了祖国前进的脉搏。
特别是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也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
2003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两人五天的太空飞行,迈开了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新步伐。
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中国航天员完成了太空行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
主要信息一:①主要信息二:②8.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帮助第二小组的同学补全发言的题目。
(2分)要求:与后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增强民族自信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
2009年10月1日上午十时许,参加国庆阅兵的14个徒步方队、30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以磅礴的气势经过天安门。
这是中国第14次,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
在这次阅兵中,各受阅部队展示的装备质量和信息化程度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装备方队中无一引进装备,展示了中国武器装备建设自主创新的能力。
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景展示。
这次阅兵再度震惊了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这次阅兵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9.第三小组的同学准备在班会结束时,为大家歌唱《国家》,请你根据歌词说说他们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2分)国家(歌词)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答:崇文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2009年10月,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如期揭晓。
诺贝尔奖是一个举世瞩目、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奖项。
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为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诺奖并联系相关实际进行思考,初三(1)班准备出一期题为《诺贝尔奖与我们》的专题板报。
板报设立三个栏目。
请你协助宣传委员,完成以下任务。
8.在第一个栏目中,你要向同学们概述诺贝尔奖的性质以及诺贝尔奖得主的情况,请依据以下材料,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4分)【材料】1895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遗嘱。
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增设经济)等5种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1901年,诺贝尔奖正式颁发。
一百多年来,几十个国家的近千名学者与科学家相继获此荣誉。
得奖者中,有8位华裔科学家,他们是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英籍华人物理学家高锟,美籍华人化学家钱永健、李远哲。
9.宣传委员准备根据以下材料,为第二个栏目拟写一个标题,他写了前一句,请你补出后一句。
(2分)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近来,人们对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丰富的想像力;(3)具有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具有独立性、求异性和创新性;(5)具有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材料二】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表明,中国中小学生的创新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
中国孩子认为自己有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
栏目标题:展开想像的翅膀10.为号召同学们向诺贝尔奖得主学习,班级准备开展以“巨人的引领,我们的行动”为主题的活动,宣传委员请你在第三个栏目中写出一条活动建议并说明理由。
(2分)大兴三、综合性学习。
(8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名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出一期名为“走近四大名著”的班刊,请你根据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7.班刊准备用下面两则材料来说明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请你为此文拟一个题目,要求要概括出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15字内)(2分)【材料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近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调查,数据显示,四大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7.7%,其中阅读原著的只有7.9%。
另在长沙某图书馆的“中学生心中最喜欢的作家”问卷调查中,近半数学生填写的是郭敬明、韩寒等青春文学派作家,四大名著的作者几乎无人填写。
【材料二】8.班刊开设了一个“我最喜爱的人物”专栏,请你从四大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述一与之相关的故事,并说明喜爱他(她)的原因。
(30~60字)(4分)9.班刊还推出了一个“你知道吗?”的栏目,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与“四大名著”有关的知识。
下面是小明写的一篇介绍《水浒传》外文译本的草稿,请你将其中不必要的两个句子挑出来。
(2分)①《水浒传》早在300 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等文字。
②译本最早最多的国家首推日本。
③早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水浒传》就传入日本,有18个版本之多。
④江户时代是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后期社会矛盾重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⑤1927年,德国出版了西方最早的全书译本,书名是《强盗和士兵》。
⑥译得最好的是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赛珍珠)的译本,书名是《四海之内皆兄弟》,1933年在美国出版。
⑦鲁迅曾在给友人的信中称赞∶“近看布克夫人译《水浒传》,颇好。
”⑧赛珍珠一生热爱中国,她在美国病逝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了“赛珍珠”三个汉字。
草稿中不必要的两个句子是:第句和第句。
东城三、综合性学习(共9分)学校要求每个班在五月份召开一次“好读书,读好书”主题班会。
你作为班里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在准备活动阶段,同学们围绕着“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主要内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在班会上进行专题发言的材料。
(4分)【材料】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他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
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尤其是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已经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主要信息一:①主要信息二:②8.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家名言,让同学们进行仿写练习,在班会上进行分组比赛。
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读书为内容,写两句话。
(2分)【例句】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你的仿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9.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班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就“网上阅读”问题展开讨论。
请你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对“网上阅读”的理解。
(3分)【材料】“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
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
第二,检索。
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查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
第三,下载。
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
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网上阅读”的意思是:房山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某中学九年级(2)班开展了以“话说古代风流人物,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主题的语文学习交流活动。
你是该班一员,请完成下列任务。
7. 某位同学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诸葛亮这一人物,他的表达有些散乱,请你以第一分句为例,帮他调整后两个分句的语序,使其句式保持整体的一致。
(可适当增删词语)(2分)介绍:他是智慧的化身,“木牛流马”的传说是最好的佐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其耿耿忠心的赞扬,他是忠诚的象征;他的失败同样让后人嗟叹千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是失败的英雄!调整:他是智慧的化身,“木牛流马”的传说是最好的佐证;8. 宣传委员准备对同学们喜欢的一些“风流人物”分类在班刊上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是其中三类,仿照示例⑴,请你给另两类取个四字名称。
(2分)⑴汉武帝唐太宗——领袖群伦汉武帝:一位雄才大略又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对内,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人不拘一格;改革财政,发展生产。
对外,拓展疆土,开通西域,解决匈奴威胁。
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他在位期间,善于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因而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⑵孔子墨子——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墨子:先秦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等,宣扬仁政,在当时影响很大。
⑶杜甫辛弃疾——杜甫:唐朝著名诗人,世称“诗圣”。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辛弃疾: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感染和震撼时人。
答:⑵⑶9. 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说两句简明有力的结束语,用上“尽管”“可是”两个词。
(不超过50字)(3分)结束语:(此处排50个方格),活动到此结束。
丰台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中国科技馆新馆终于在“十一”前夕开放了。
北京市某中学“梦想彼岸”科技小组准备利用寒假举办“对话科技馆”的主题活动,届时还将有来自“手拉手”友谊校什邡某中学的五位同学共同参与此项活动。
作为活动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7.针对什邡的大多数同学因无法参观科技馆,对“科技馆”缺乏认知的实际情况,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介绍“科技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