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的比较
徐鹏 王宁夫 周亮 叶显华 杨建敏 童国新
发表时间:
2012-10-25T14:56:47.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9期供稿 作者: 徐鹏 王宁夫 周亮 叶显华 杨建敏 童国新
[导读] 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
徐鹏
王宁夫 周亮 叶显华 杨建敏 童国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6)
【摘要】目的
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住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200例,分为冠心病(CAD)
组及非冠心病
(NCAD)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间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结果 CAD组胆囊结石31例,NCAD组胆囊结石18例,两组间比
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χ2=4.56)。结论 冠心病伴胆囊结石的患者高于非冠心病者。
【关键词】
冠心病 胆囊结石 高胆固醇血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部分研究也证实胆结
石特别是胆固醇结石与高脂饮食、体重指数(
BMI)等密切相关。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明显增加,原因尚不十
分明确,本文旨在对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病情况做一个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200例,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分为冠心病(
CAD)组及非冠心病(NCAD),每组各100例,冠状动脉至少有1支主要血管内径狭窄≥70%诊断为CAD组,冠状动脉血管
内径狭窄
≤50%入选非CAD组,介于二者之间的狭窄不入选本实验。各组病人根据腹部B超或有胆囊手术史诊断是否存在胆囊结石。冠状动
脉造影的结果由具有
5年以上介入治疗经验的医生目测法判断。
1.2
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空腹进入导管室,取平卧位,消毒、铺巾,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径路进行动脉穿刺,经鞘置入造影管于
冠状动脉口,注射造影剂,由
C臂机记录影像,造影完成后退出造影管、拔除鞘管。腹部超声检查:患者空腹,取平卧位,超声探头置于右
上腹观察肝脏、胆囊情况。
INOVA 2000 C臂机由美国通用公司制造,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B型超声仪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及计算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及SPSS 16.0版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
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年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表1 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资料基线比较
注:与NCAD组比较* p<0.01
2.2
两组胆囊结石患病人数比较:根据B超结果或胆囊手术史判断,CAD组有胆囊结石患者31例,NCAD组有胆囊结石患者18例,两组
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56,p<0.05)。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血脂异常尤其是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C)降低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研究也表明,胆固醇在胆固醇胆囊结石的形成中扮演了重
要的角色。当血液中胆固醇增多时,可经肝细胞浆膜转运分泌进入胆汁,使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呈过饱和状态而在胆
囊内结晶,逐渐形成胆囊结石;血脂异常导致过量脂肪在肝脏积聚,影响肝细胞功能,胆汁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胆结石
[1]。一些基础实
验证实,高胆固醇饮食、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紊乱可以导致胆石症的发生,而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物如依折麦布可以明显预防和分解胆固
醇,也证实了胆固醇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2,3]。由此可见,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冠心病和胆囊结石的共同发病的因素之一。
本文数据显示,冠心病组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这种差异在其他研究中也得以证实。如Méndez-Sánchez N等[4]的
研究显示,冠心病组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是非冠心病组的
3倍(15.96%VS4.52%,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BMI指数(≥
30kg/m2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胆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变量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胆结石风险较高(OR 2.84,95%CI:1.33-
6.07
,p<0.01)。本文数据显示冠心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阳性率略高于非冠心病组,也可初步证实为冠心病组胆囊结石发病率偏高的
原因。
也有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除了和胆固醇相关以外,还与胆汁酸的分泌有关,特别是Khan HN等[5]对英国东南
部
10年的尸检报告分析后得出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病与饮食相关,与冠心病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冠心病和胆囊结石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尚存在争议,特别是中西方的饮食习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Khan HN等尸检报告也
具有明显的地区、人种局限性。另外,本实验为回顾性研究,数据统计集中于心内科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可能引起实验结果的偏倚。冠
心病和胆结石发病方面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Grigor'eva IN, Maliutina SK, Voevoda MI,et al. Role of hyperlipidemia in cholelithiasis[J].Eksp Klin Gastroenterol. 2010,46(4):64-68.
[2]Wang HH, Portincasa P
, Mendez-Sanchez N,et al.Effect of ezetimibe on the prevention and dissolution of cholesterol gallstones[J].
Gastroenterology. 2008,134(7):2101-2010.
[3]Ivanchenkova RA, Gatsenko VP
, At'kova ER, et al. Disorders of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and gallbladder
cholesterosis depending on apolipoprotein E genotype[J]. Klin Med (Mosk). 2010,88(4):43-48.
[4]Méndez-Sánchez N, Bahena-Aponte J, Chávez-Tapia NC,et al.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gallston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2005,100(4):827-830.
[5]Khan HN, Harrison M, Bassett EE,et al.A 10-year follow-up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gallstone prevalence at necropsy in South East
England[J]. Dig Dis Sci. 2009 ,54(12):2736-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