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医学免疫学是免疫学和其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各学科交叉与渗透的
一门医学基础课,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它对构筑学生
的医学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教学改革;思考
1.与时俱进,在教学中丰富免疫学知识体系及内容
医学免疫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学科分支多,发展非常迅速,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随着
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认识,
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根据本学科
理论和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更新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先进的科研成果、先进的教育思想
和前沿的学术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存疑的精神。落实到教学中,就要求教
师在坚持免疫学为主线的基础上,融入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学科
的课程内容,使免疫学与临床病理知识紧密结合,在贯彻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疾病之间建立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等。
2.在教学中加大实施人文教育力度
21世纪,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模式认为
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与心理等诸多因素。人文素质是医学人
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免疫学中的大量知识点可
以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穿插,通过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免疫知识的由来在课程中教育学生
自觉培养乐观、向上、豁达的阳光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医学免疫学的系统体系在
20世纪初才由西方引进中国,但并没有引入西方人文体系。而我国几千年中医学中积累的很
多免疫上的宝贵经验与方法却并没有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对我国医学史的断代。因此,在免
疫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医学史并且宣传我国辉煌的医学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
情和学习热情。
3.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学热情
把过去教学中主要依靠教育者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
更多是灌输式教学,学生自我学习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均较弱,而医学更是一门对思维和动手
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教育者就更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
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大纲的
要求设计教学病例,并将若干知识点及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病
例和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思考和归纳后撰写底稿。在自习中开展引导性自我小组讨
论,教师再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结论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各组的活动
给予恰当评价和相应评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4.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电子化
医学免疫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抽象、深奥、难懂,仅用传统的语言教学难以完全表达
清楚。鉴于教师的学科专业性特点,学校可通过第三方市场外部购买的方式,将学生难以理
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采用声、光、影等形式编制成电子课程,通过运用信息化
教学手段以清晰、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
化为浅显,枯燥化为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部分存在有毒性、放
射性的教学实验中不仅耗材昂贵而且危险,这时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操作,达到辅助实
验教学的目的。例如,免疫标记技术中的放射线同位素标记技术实验等就可以采用电子化教
学。
5.结语
医学免疫学对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教学中以与时俱进的知识为先导、人文素质的培养为补充、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动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补充,在科学设计、不断实践和总结下,尽快建立起适应于新世纪医学人
才培养要求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靖学芳,安云庆.浅谈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2,
(6).
[2]范桂香,袁育康,刘 军,等.浅谈留学生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1998,
(1).
[3]沈 茜,张林杰.浅谈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徽医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