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

5
3. 探测器分类
(1)按传感器的种类分类:即按可探测的物 理量分类,可分为磁控开关探测器、振动探测 器、声音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等。
(2)按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主动式探测器 和被动式探测器。
(3)按探测电信号传输信道分类:可分为有 线探测器和无线探测器。
6
(4)按警戒范围分类:可分为点控制探测器、 线控制探测器、面控制探测器及空间控制探测器。8Βιβλιοθήκη 5.常用入侵探测器工作原理
(1)门磁开关 由舌簧管(干簧管)和永久磁铁构成的装置。
当磁铁相对于舌簧管移开一定距离时。引起开关状 态的变化,控制有关电路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 最基本、最简单有效的装置,它是一个开关。 • 一般装在门、窗上。
触发电路
报警电路
门磁开关防盗报警装置组成框图
为什么用常闭方式? 9
第十章 入侵报警系统
1
3.1 入侵报警系统概述
1.入侵报警系统定义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
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 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 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 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2
2. 防盗报警系统功能 1)实现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进行实时监控,
(5)按应用场合分类:可分为室内探测器与室 外探测器。
(6)按工作原理分类:大致可分为机电式探测 器、电声式探测器、电光式探测器、电磁式探测 器等。
7
4.对探测器基本要求
•防拆保护和防破坏保护功能。 •抗小动物干扰的能力。 •有抗外界干扰能力。 •具有步行试验功能,以便调试。 •满足工作条件。(室内/室外;温/湿度)
15
微波多普勒型入侵探测器使用注意事项 a) 防范区域不能有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
否则会造成系统误报警。 b) 微波遇非金属物体穿透性很好,若室外运
动物体引起系统误报警时,可通过调节探测器 灵敏度解决。
16
(5)玻璃破碎探测器
定义:能响应玻璃被打碎时产生的 高频(10KHz~15 KHz)声信号, 而报警的装置。
18
(6)振动探测器 • 在探测范围内能对入侵者引起的机械振动产生报 警信号的装置。目前主要有触点式、压电陶瓷式和 电动式振动探测器。 • 通常用于防止重要物品被人移动的场合。
19
(7)视频移动探测器
通过检测被检测区域的图像变化来报警的一种 装置。又称为视频运动探测器。多采用电荷耦 合器件CCD作为遥测传感器。
21
(9)双技术探测器 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 由复合探测来触发报警装置。 从而进一步提高报警可靠性。 又称为双鉴探测器。 目前使用较多的有微波-被动 红外探测器和超声波-被动红 外探测器。
23
(10)泄露电缆传感器
• 一般用来组成周界防护。 • 该传感器由平行埋在地下的两根泄露电缆组成, 一根泄露同轴电缆与发射机相连,向外发射能量, 另一根泄露同轴电缆与接收机相连,用来接收能 量。 • 收发电缆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椭圆形的电磁场 的探测区域。当非法入侵者进入探测区域时,改 变了电磁场,使接收电缆接收的电磁场信号发生 了变化,发出报警信息,起到了周界防护作用。
32
2)防破坏报警
短路、断路报警。传输线路被人破坏,如短路、 剪断时,报警控制器应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防拆报警。入侵者拆卸前端探测器时,报警控 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这种报警不受警戒状态影 响,提供全天时的防拆保护。 紧急报警。紧急报警不受警戒状态影响,随时 可用。比如:入侵者闯入禁区时,现场工人可巧妙 使用紧急报警装置,报知保安人员。
二、传输部分
(1)有线传输
①专用线 专用于连接每个探测器和报警接收中心的 线路,只作为传输该系统的探测信号用,不 作它用。一般常用的双绞线、电话线、电缆、 通信电缆。
专用线是目前我国大量采用的信道。
27
②借用线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各种传输网络,这正
是报警系统的设计者和施工者们所盼望的。 如:照明线路、电视共用天线、电话线路
等,已有人从事这项研究工作。
29
(2)无线传输
将探测器输出的探测电信号经过调制用一 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向空间发送到报警控制 器处接收。而控制中心将接收信号分析处理 后,发出报警和判断出报警部位。
目前我国采用较多的是在无线传输中传送 模拟信号。一般都是报警状态下发射无线电 波的模式。常用的有调幅、调频两种方式。
准确无误的报警和复核。 2)为预防抢劫或人员受到威胁,系统应设置紧
急报警装置和留有与110公安报警中心联网的接口。 3)系统应能设防或撤防。
3
2. 防盗报警系统功能
4)系统具有显示(报警部位、区域、时间)及 打印记录功能,存档备查,并能提供与报警联动 的监控、灯光照明等控制接口信号,最好能有组 态图形显示。
14
(4)微波探测器
定义:探测移动的人体而产生报警信号的装置。 微波探测器是立体探测范围探测,可以覆盖
60°~70°的敷设角范围甚至可以更大,受气候 条件、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 工作原理:利用目标的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射源和被测目标之间有相 对径向运动时,接受到的信号频率将发生变化。 微波探测器是小型多普勒雷达。 防范区域不能有运动和可能运动的物体。
通常利用压电式拾音器,装在面对 玻璃的位置。它只对高频的玻璃破 碎声音进行有效的检测,不受玻璃 本身震动的影响。
17
玻璃破碎探测器使用注意事项
电铃声、金属撞击等易使装有该探测器的系 统产生误报警。 被警戒的室内声学环境有较大改变时,如挂 上较厚的窗帘或堆积较主的货物,均应调节控 测器的灵敏度。玻璃破碎探测器的灵敏度可用 玻璃破碎仿真器调节。
5)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用于对重要出入口的入侵 警戒、周界防护及建筑物内区域、空间防护和对 贵重实物目标的防护。
4
3.2 主要设备
一. 防盗探测器
1.探测器组成 通常由传感器和前置信号处理电路两部分组
成,传感器是核心。探测入侵者。 2. 按警戒范围 点(门、窗、柜台、展柜); 线(边防线、警戒线、边界线); 面(玻璃破碎报警器,振动式报警器 空间(要求防范某个空间);
33
3)布防与撤防功能
4)监听功能
报警控制器均有监听功能,在不能 确认报警真伪时,将“报警/监听”开 关拨至监听位置,即可听到现声声音, 若有连续走动、撬、拉抽屉等声音, 说明确有入侵发生,应马上报知保安 及公安人员出视现场
34
5)报警部位显示功能
小容量报警控制器,报警部位一般直接显示在 报警器面板上(指示灯闪烁)。大容量报警控制 器配有地图显示板,其标记可按使用者意见订做。
6)记录功能 报警控制器一般都有打印记录功能,可记下
报警时间、地点和报警种类等。 7)联动功能
报警后,可自动启动摄像机、灯光、录像机 等设备,实现报警、摄像、录像联动。
35
3.3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1.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环境条 件、功能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因素, 确定系统的规模、系统模式及应采取的综合防护 措施。
24
(11)紧急报警按钮 它在防盗器材当中是最简单的一种器材,它是
一个开关。有常开/闭输出,有开关量变化时 它就会输出报警信号给主机。
25
6.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复合式探测器 红外、微波、超声
• 探测装置智能化 CPU、自动转换、温度补偿、数字化
• 工艺技术改进 密封、防宠物、微功耗雷达应用
26
原理:利用类比转换器,把图像的像素转换成 数字信号存在存储器中,然后与获取的每一幅 图像相比较,如果有很大的差异,说明有物体 的移动。
20
(8)超声波探测器 利用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段(频率高于 20000Hz)的机械振动波来作为探测源的报 警器。警戒空间要有较好的密封性(穿透力 强)。 用来探测移动物体的空间型探测器。
30
三、防盗报警控制器 (1)容量 即控制器所能接纳探测器的最多数目。 目前应用较多的报警控制器的容量有4路、 8路、16路、32路、64路、128路等。
31
(2)报警控制器功能
1)入侵报警 报警控制器应能直接或间接接收来自入侵探
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 报警,并指示入侵发生的部位,此时值班人员应 对信号进行处理。如监听、监视等。确认有人入 侵,立即报告保安和公安机关出视现场。若确认 为是误报警时,则将报警信号复位。
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建筑平面图 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防区的划分,确定探测器、 传输设备的设置位置和选型。
36
磁控开关安装
10
11
(2)主动红外探测器/光束遮断探测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一般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 成,发射机和接收机以相对方式分置安装。 原理:红外光束被遮断产生报警。 一般较多被用于周界防护探测。
12
周界防护应用
13
(3)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 何能量,而是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幅射。 •人体幅射的红外线波长是在10μ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