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理想信息技术
研究院(软件学院)
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软件学院)
研究院现有人员22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29人,有博士学位12人,
硕士学位85人。于英国、加拿大、美国聘任客座教授27人,于国内聘任著名学者15人。
研究院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教育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远程教育系统的研
究和开发、教学动画制作平台的研究和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及综合解译的研究和开发等。主
要研究方向包括:知识工程和数字化学习、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和网
络技术、远程教育、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多Agent系统等。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研究院于教育信息化、教育软件、远程教育、教学动画制作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制开发了符合新课改要求、满足教师和
学生于讲授、交流、实践、巩固和提高、测评等不同环节不同需要的教学资源及其制作工具
软件,以及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于备课、讲授、测评、自主和协作学习、远程同步教学和
异步教学、专题性学习网站建设、研究性学习网站建设、基于Internet和卫星的区域性资源
配送、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学校及区域性信息发布等方面需要的支撑软件共六大系列、60
多个品种;所研制的《信息化教育平台》,获得了吉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壹等奖等多项奖励,获得了由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级重点新
产品证书,且作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于全国进行研究和推广应用;和全国20多个
省市近300个地(市、州)、县(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350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
合作关系,于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沈阳、哈尔滨、济南、贵阳、大连、深圳、东营、
青岛、杭州、合肥等地建立了18个研究和应用实验基地;培训中小学教师30000多人。
东北师大230多位各学科基础教育专家、全国600多所实验基地学校教师共同参和研
究、开发及应用工作,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权威的基础教育专家、壹流的壹线教师、高水
平的软件开发人员四位壹体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研究及应用的创新性、实用性和
科学性。
为了系统培养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软件工程师),东北师范大学依托研究院以及理想
集团、计算机系、数学系,成立了软件学院。软件学院现设软件工程、远程教育、教育软件
和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处理、网络资源数据库、基础课程等六个教研室。
软件学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按照系统工程思想进行大型软件分
析、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实施以及管理的综合能力。本科学生毕业时能够独立设计和实
现大型软件系统、且能够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研究生毕业时,于本科生能力基础
上,能够独立开展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博士毕业时,能够于所从
事软件的方向上发展为学科带头人。
软件学院按照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教学体系,根据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开设
关联的专业、专业基础课,且按照国外培养方式安排教学过程,将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
为了实现和国际接轨,软件学院每学期于英国、美国、加拿大聘请至少1位外国教授,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集中用英语讲授1门之上专业课,每年邀请国际上知名的教授做5次之上
专题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理想集团作为软件学院
的实践基地,学生于完成专业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同步到实践基地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
学院采取于理想研究院、理想集团为本科生和研究生配指导教师的方式,使学生尽可能得到
实时的实践锻炼,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研究生、博士生教学采取和国外大学、东北
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理想集团联合培养的方式,部分优秀学生将送到英国、美国、加
拿大学习。除了学院导师外,于英国、美国、加拿大聘请教授作为研究生的导师。
近几年研究院和软件学院教授、专家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
发改委项目1项,国家高新技术火炬计划项目2项,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6项,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2项,国家电子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2项,教育部重
点攻关项目1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2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项,吉林省重点攻关项目
4项等。于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教学、GIS、分布式智能系统、软件工程等方面取得
了壹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取得了28项国家软件版权证书。
为了培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具有综合研究及应用能力的研究生,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
术研究院和软件学院共同招收研究生、共同培养。
专业及研究方向:
所设专业壹:计算机软件和理论
研究方向:
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软件复
用和软件构件技术、软件进化和再工程技术
2、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自动推理、图像处理、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合成;
3、知识工程和数字化学习
4、信息安全和网络技术
5、分布式多Agent系统
所设专业二: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
1、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学生自主学习支持系统、网络教育安全理论;
2、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的
设计、应用和评价;
3、网络资源数据库: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数据仓储、数据挖掘;
4、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软件和理论专业指导教师及研究方向
序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1 钟绍春 教授 软件工程、知识工程和数字化学习
2 王文永 教授 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3 解月光 教授 数字化学习
4 刘晓中 教授 数字化学习
5 周东岱 教授 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6 潘伟 教授 分布式Agent系统
7 张琢 教授 信息检索
8 杨洪戟 教授 软件工程
9 杨锟 教授 信息安全和网络技术
10 李雁翎 教授 数字化学习
11 李献业 教授 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12 张路 教授 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13 施海虎 教授 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14 李峰 教授 数据库
15 郑晓娟 副教授 软件工程
16 钟永江 副教授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7 刘晓龙 副教授 知识工程和数字化学习
教育技术专业指导教师及研究方向
序号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1 钟绍春 教授 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数据库
2 王文永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3 解月光 教授 信息技术教育
4 刘晓中 教授 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
5 周东岱 教授 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数据库
6 潘伟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
7 张琢 教授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8 陈庆贵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9 李雁翎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10 李献业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信息技术教育
11 张路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12 施海虎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
13 潘克明 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14 刘晓龙 副教授 网络资源数据库、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217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26
077001教育技术学 5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54多媒体技术应用④479教学设计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
①课程和教学论②课件设计
和制作
复试科目:现代教育技术
01远程教育
02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03网络资源数据库
04教育软件和多媒体技术
077402计算机软件和理论 21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35高等数学④480数据结构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
①操作系统②数据库原理
复试科目:c++程序设计
01软件工程
02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
03知识工程和数字化学习
04信息安全和网络技术
05分布式Agent系统
参考书目
专业目录 参考书目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本说明
计算机软件和理论 《高等数学》 同济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结构》 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周长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C++程序设计》 宛延闿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 《教学系统设计》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技术及教育应用》 付德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 祝智庭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和教学论》 马云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资源应用》 彭立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