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农民画教学设计
2
小学四年级美术《学画农民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知道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了解农民画的特点。
应会: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改画,添画农民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激法学生热
爱民族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感受农民画大胆的想象
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
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装饰线,装饰色,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民间玩具、年画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食物展示花生,玉米,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种的?
勤劳的农民伯伯种的,他们不仅热爱生活更乐于表现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和追寻心中的梦。
3
(二)了解农民画:
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绘画形式呢?
什么是农民画?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欣赏,感受农民画的艺术特点,学生自主欣赏,
可组内自由交流想法说一说: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给人怎样
的感受?
比一比画中果树与现实中的果树,在颜色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农民画表现农村生活,充满乡土气息,色彩艳丽,对比鲜明。
(三)认识农民画:
多媒体播放其他地区的农民画
⒈农民画的发展和分布:在我国广东的龙门和舟山群岛地区、陕西的
安塞、云南的腾冲、西安的户县等地区的农民画很有代表性。
⒉农民画的艺术价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讨论得出)
农民画,源于农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
艺术最大的特点。
⒊农民画的创作风格:(看画面,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⑴构图上多采取散点透视或俯视、仰视、反视等视觉方式,多平面结
构,整体讲求较强的装饰效果。在用线上力求简练而具有概括力,有
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
⑵农民画在造型上大体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剪影两种方式。外轮廓线
既“单线平涂”,这种装饰性平面构图为目前农民画的主要造型方式。
4
剪影造型方式是剪纸造型的唯一方式,它的特点是抓住典型动态,夸
大特征,造成强烈的形式张力,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⑶农民画的题材以农村的生活为主,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特色。
⑷农民画的色彩来自民间年画的表现,用色对比强烈。
⒋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分析。
结合民间剪纸、泥塑、年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分析不同地区农民画的
造型特点和色彩。
5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教师讲解;
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
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
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
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
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
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
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
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
6介绍民间装饰色彩的特点。
(1)用原色、间色,很少用复色,整幅画面色彩艳丽、饱和夺目。
(2)每幅画面都根据内容确定主色调,如红、黄、蓝、绿等,其他
色则起陪衬、点缀作用。
5
(强烈的对比色是农民画的一种用色特点,而这个美术概念也是四年
级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首先
是要给予肯定,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教会学生用美术语言
来表达所见所闻。)
反映农民的纯朴、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学生通过添画的方法画农民画——猴吸烟,看看哪些地方发生了变
化?
师生合作:让学生通过改画的方式去完成作品。
四创作:
学习改画和添画的方法完成一幅农民画。:
改画:以一部分为基础将部分内容进行改画。
添画:以一部分为基础进行添加。
作品展示
【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陡然间会有
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学总结: 农民画自诞生以来,,它流传于各个地区并产生了自己
的地域特色。它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
民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农民画的天地更为广阔,它早已走出了庄户
人的小院,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
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
四.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6
在最后的小结当中,要充分的肯定学生们的创作,要保留和培养学生
们的自信心与对自已创作的能力,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
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最后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我
们都当了出色的农民小画家,设计了自已美好生活。
希望同学们运用自已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设计更多美丽的装饰品,
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将来真正成为一个出色的小画家。
【将学生的想象,与发散思维再次得到升华。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这样学生灵感火花的闪现便不会转瞬
即逝,这种通过写作来提高想象的方法一定会成为学生们的一种非常
宝贵的精神财富。】
【课后反思】
民间艺术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跟值得我们用心去传
承,而把民间艺术介绍给孩子,我觉得还是一份责任。
因此,如何使优秀的民间艺术与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创作有一
个较好的结合,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在这个过程
中,我特别注重的是让孩子最广泛地去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民间艺术,
通过大量的农民的画的作品给他们最大的视觉空间,感受空间,同时,
不拘形式地给他们最大的描绘空间,再创空间。
在《学画农民画》的课时里,我通过网上收集的农民画的作品,民
间剪纸,年画,还有不同风格的农民绘画作品使学生欣赏,还给他们
讲述一些民间艺术的渊源和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如此我讲到民间
老虎帽的民间故事学生非常有兴趣从中贯穿尊敬长辈的思想教育,民
间老虎帽,每个帽子都有一个主人,他蕴含着长辈对儿女健康成长倾
注的深情和希望,并且造型,色彩和所用的材料都是智慧的创作。当
学生去临摹或画农民画的创作手法的表现,孩子们的表现力变得特别
强。
7
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极其丰富,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对农民画的认识与探究,有利于学
生们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幸福、吉祥的主题是我国民间美
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热情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
态度,表达了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祈福纳祥的希望和信念。
农民画突出的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了农
民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容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
美情趣的培养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
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审美修养。
在这一课前,我通过充分准备,带领学生认知进入“最生动”、最
丰富”也是“最单纯、淳朴”的土生土长植根于农村或乡镇的美术作
品。在欣赏分析农民画中指导欣赏作品,尝试进行分类和特点归纳,
然后临摹、写生、观察、教师示范等,学画农民画。从而注意到运用
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特点。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想:
1.教师要在平时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这样更有利于在这种非固定
模式的课堂中灵活机动的运用所学引导和启发学生,令学生信服。
2.在课前学生探索阶段要密切关注各组学生的进展情况,提供及时的
帮助和指导。有些学生热情很高,选择的内容太过庞杂,教师应在先
肯定其热情的前提下巧妙的引导其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但在学生的
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帮助要适度。
3.上课前要对各组学生探究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有利于更好的掌握
时间,调动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