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2.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LES主要应用于 岁以上的求助者: 主要应用于16岁以上的求助者 主要应用于 岁以上的求助者: 1)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各 )神经症、身心疾病、 种躯体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 ) 疗干预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 )甄别高危人群, 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神经负荷维护身 ) 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记分 5(ABCD) 记分 6、7 记分
2.量表的统计指标 量表的统计指标 总分: 总分:十条目得分之和 主观支持分: 主观支持分:第1、3、4、5 、 条得分之和 客观支持分: 2、6、7条得分 客观支持分:第2、6、7条得分 之和 对支持的利用度:第 、 、 条 对支持的利用度 第8、9、10条 得分之和
三、相关知识 (一)LES的目的和背景 的目的和背景 背景:自应激概念提出以来, 背景:自应激概念提出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 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 目的: 目的: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二)LES的信度与效度 二 的信度与效度 (三)对LES的评价 的评价 该类量表能够对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分别进行定 定性评定, 量、定性评定,为客观分析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心理 社会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提供了有价值的评估手段, 社会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提供了有价值的评估手段,在 心理健康领域广泛运用,但并非十分完善, 心理健康领域广泛运用,但并非十分完善,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 素的影响。
第二单元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一、学习目标 掌握社交支持评定量表的实施与记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包括 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 测验材料 客观支持、 持的利用度 2.适用范围 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 适用范围 理健康水平、 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 3.施测步骤 施测步骤
S ----疾病
社会支持—周围人和团体物质和精神的帮 助 定义 功能---干预应激 普遍影响 结构—主观支持 客观支持 个人利用度
(二)测验的记分 二 1.条目记分法 条目记分法 1—4、8—10
1 1 无 1 0 0
2 2 极少 2
3 3 一般 3 分 几 记
4 4 全力支持 4 个 有 就 几
1、指导语 、 2、测验 、 3、计算因子分 、 4、绘应对因子廓图 、 5、分型 、 1
0.5 0
2.各分量表的意义 各分量表的意义 根据相关程度将6个因子排列 根据相关程度将 个因子排列
退避 幻想 自责 求助 合理化 解决问题
有人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适用应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人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适用应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每个人对一种行为类型还是具有倾向性的, 但每个人对一种行为类型还是具有倾向性的,从而构成 了六种方式在个体身上的组合形式 求助, (1)解决问题 求助,成熟型:在生活重表现出成熟 )解决问题—求助 成熟型: 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自责, (2)退避 自责,不成熟型: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性的 )退避—自责 不成熟型: 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 混合型: (3)合理化 混合型: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心 ) 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四、注意事项 (一)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 一般为一年 , 一 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 一般为一年), 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一般为一年 自己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生活事 件。 (二)为了保证生活事件确在评定要求 的时限内,对每项作肯定回答的事件, 的时限内,对每项作肯定回答的事件, 还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事件, 还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事件,以 便核查。 便核查。 (三)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 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 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资料, 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资料,应说明资 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 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
三、相关知识 (一)量表涉及的理论基础 该量表采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二 分类的社会支持理论, 分类的社会支持理论,结合作者自己提 出的支持利用度来构造量表框架。 出的支持利用度来构造量表框架。 (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从反馈的意见来看, 从反馈的意见来看,该问卷的涉及基本 合理,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 合理,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具有较好 的信度和效度
社会支持评定项目举例 1.近一年来您(只选一个) 近一年来您(只选一个) 近一年来您 (1)远离家人,且独居一室 )远离家人, (2)住处经常变动,多数时间和陌生人住在一起 )住处经常变动, (3)和同学、同事或朋友住在一起 )和同学、 (4)和家人住在一起 ) 2.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您与邻居(只选一项) 您与邻居 (1)相互之间从不关心,只是点头之交 )相互之间从不关心, (2)遇到困难可能稍微关心 ) (3)有些同事 ) +很关心您 很关心您 (4)大多数同事都很关心您 ) …………
生活事件量表结构与内容 家庭中的有关问题 (1)恋爱或订婚 ) (2)恋爱失败、破裂 )恋爱失败、 (3)结婚 ) (4)自己(爱人)怀孕 )自己(爱人) (5)自己(爱人)流产 )自己(爱人) (6)家庭增添新成员 ) ………… 工作学习中的问题 (29)待业、无业 )待业、 (30)开始就业 ) (31)高考失败 ) (32)口法奖金或罚款 ) 社交及其他问题 (42)好友重病或重伤 ) (43)好友死亡 ) (44)被人误会、错怪、诬告 )被人误会、错怪、 (45)介入民事法律纠纷 ) …………
第三单元 应对方式问卷
一、学习目的 掌握应对方式问卷的记分与统计指标 二、工作程序 (一)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测验材料 62条题目,分为6个量表:解决问题、自责、 条题目,分为 个量表 解决问题、自责、 个量表: 条题目 求助、幻想、退避、 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应对方式 定义— S—个体作出的认知 定义 个体作出的认知 和行为的努力 功能---积极的和消极的 功能 积极的和消极的 类型—问题关注应对 类型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心理测验技能
应激及相关内容的评估
2010年10月 年 月
S-----------O------------R
外因 内因 果
生活事件量表( 第一单元 生活事件量表(LES) )
一、学习目的 掌握生活事件量表的实施与记分方法 二、工作程序 1.实验材料生活事件量表( Life Event Scale) 实验材料生活事件量表( 实验材料生活事件量表 ) 结构: 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家庭生活方面—28条 )家庭生活方面 条 2)工作学习方面---13条 )工作学习方面 条 3)社交及其他方面---7条 )社交及其他方面 条
一般情况条目 记分 特殊情况 19、36、39、42 、 、 、 2.因子分计算方法 因子分计算方法 分量表因子分 = 分量表条目数 是 1 是 0 否 0 否 1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三、相关知识 (一)量表的编制及各分量表的意义 1.量表的编制 量表的编制 依据理论分析事先编制出问卷或量表, 依据理论分析事先编制出问卷或量表,由受试者回答 具体项目举例 1.能理智地应对困境 能理智地应对困境 2.善于从失败重吸取经验 善于从失败重吸取经验 3.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 制定一些克服困难的计划并按计划去做 4.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 常希望自己已经解决了面临的困难 5.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 对自己取得成功的能力充满信心 6.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 认为“人生经历就是磨难” 认为 …………
(二)量表的应用价值 1. 可作为不同群体的应对行为研究的标准化工具之 一 2. 有助于缓解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 有助于缓解紧张,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 从而起到心理平衡的作用 3. 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的研究,为不 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的研究, 同领域选拔人才提供帮助 4. 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的研究,为培 用于不同群体应对行为类型和特点的研究, 养人才提供帮助 5. 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行为研究,为心理治疗和康 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的行为研究, 复治疗提供指导 6. 用于隔阂总有心理问题人的行为研究,为提高和 用于隔阂总有心理问题人的行为研究, 改善人的应对水平提高帮助
(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四、注意事项 本量表的评定时间范围是指受 检者近两年来的应对行为状况。 检者近两年来应对行为状况。
3.实施步骤:不可留空白,以免遗漏 实施步骤:不可留空白, 实施步骤 (二)测验的记分 一过性事件 长期性 事件 次数 影响程度 记分 <半年 >半年 半年 半年 1次 次 2次 次 无 0 轻 1 中 2 重 3 极重 4
持续时间 三月内 半年内 一年内 一年以上 1 2 3 4 记分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 生活事件刺激量的计算方法: 1.某事件刺激量 该事件影响程度 该事件持续时间 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该事件持续时间* 某事件刺激量 该事件影响程度 该事件持续时间 该事件发生次数 该事件发生次数 2.正性事件刺激量 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 正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好事刺激量之和 正性事件刺激量 3.负性事件刺激量 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负性事件刺激量=全部坏事刺激量之和 负性事件刺激量 4.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正性事件刺激量 负性事件刺激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正性事件刺激量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正性事件刺激量+负性事件刺激 量 (三)结果解释 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 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 分 总分不超过20分 的正常人一年内的 总分不超过 99%的不超过 分 的不超过32分 的不超过 负性生活事件的分之越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大
2.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1)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 ) 2)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 )年龄在 岁以上的青少年 岁以上的青少年、 和老年人 3)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 ) 碍求助者 3.实施步骤 “是” —— 有效 比较有效 无 实施步骤 效 “否”——进入下一题 进入下一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