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聊城市2015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15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 聊城市二〇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5•聊城)区域的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读图完成1~2题.1.(2分)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全部位于北半球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D.北部地区人口稠密考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大洲为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该大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北部地区人口稀疏;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亚洲的相关知识点.2.(2分)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狭小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C.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D.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考点:亚洲的河湖.分析:图中所示的是亚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解答:解: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故A叙述错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B叙述正确;西亚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亚洲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故C叙述正确;亚洲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故D叙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河流,理解解答即可.(2015•聊城)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3~4题.3.(2分)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南美洲西部D.非洲北部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世界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解答:解:2010年,欧洲有7.27亿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的第3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除北部寒冷地区外,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密度在50人/平方千米以上.欧洲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故选:B.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分布,要理解记忆.4.(2分)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A.劳动力缺乏B.就业困难C.人口老龄化D.国防兵源不足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解答:解: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比如交通阻塞、资源紧张、生活垃圾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故选:B.点评: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2015•聊城)读南、北美洲轮廓图,完成5~6题.5.(2分)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麦哲伦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考点:洲界线.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解答: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麦哲伦海峡不是洲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洲界线,比较记忆即可.6.(2分)有关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B.两大洲的大陆部分都有赤道穿过C.西部都有高大的山脉,且同属科迪勒拉山系D.北美洲以温带为主,缺失热带,南美洲缺失寒带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解答:解:南北美洲都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故A错误.赤道穿过南美洲,北美洲位于赤道以北,故B错误.北美洲西部是落基山脉,南美洲的西部是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同属科迪勒拉山系;故C正确.北美洲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美洲跨热带、南温带;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南北美洲概况,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7.(2015•聊城)关于如图中海峡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海峡为白令海峡B.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C.是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天然通道D.是西亚石油运往欧洲西部的必经之地考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分析: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解答:解:从图中看出,甲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为基础题.8.(2015•聊城)读图判断,关于该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处于“五海三洲之地”B.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该区主要的农业区D.本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考点:西亚的主要海洋、海湾、海峡和湖泊.分析:中东位于亚洲的西部,欧洲的东南部,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解答:解: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故A正确;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B正确;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该区主要的农业区,故C正确;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2015•聊城)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2分)有关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北B.地形多山地,平原只分布在南北两侧C.以地中海气候为主D.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航运价值低考点: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欧洲西邻大西洋,南邻地中海,北邻北冰洋;欧洲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洲,大部分国家是发达国家.解答:解:欧洲西部西邻大西洋,南邻地中海,北邻北冰洋;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北;地形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欧洲将近2/3的地区是平原,在各大洲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均海拔高度34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山脉分列在南、北两侧.阿尔卑斯山系横贯欧洲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古老山脉,久经侵蚀,山势低缓;欧洲西部受海洋影响,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河流短小,河网稠密,河流水量较丰富,水流平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航运价值高;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10.(2分)有关欧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B.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欠发达C.工业发达,但部门单一D.旅游业主要依赖自然旅游资源考点:欧洲人民的生活概况.分析: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仍居各大洲首位.解答:解:欧洲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居各大洲首位,畜牧业发达,工业发达,工业部门齐全;欧洲西部是当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故选项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欧洲西部的相关知识点.11.(2015•聊城)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B.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C.耕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水平不高D.工业发达,但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日本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境内自然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经济发达,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故工业主要分布在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的太平洋沿岸.解答:解:日本为东亚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故A正确.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发展工业的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具有依赖性,对外贸易发达,故B错误.日本耕地面积狭小,但农业生产水平很高,故C错误.日本工业发达,技术含量高,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地理概况,学生理解答题即可.12.(2015•聊城)有关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B.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但机械化程度低C.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农产品出口国D.耕地面积狭小,实行精耕细作考点: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及分布.分析: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咖啡、可可、天然橡胶需大量进口;美国农业实现机械化和专门化生产.解答:解:A、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叙述正确;B、美国农业实现专门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叙述错误;C、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本土位于北温带,缺乏热带农产品,需要进口,叙述错误;D、美国耕地面积广大,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叙述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美国农业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3.(2015•聊城)暑假期间,家住北京的小明和网友珍妮在网上聊天,珍妮告诉小明,此时,她们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学校已放寒假.据此判断珍妮可能生活在下列哪幅图示所代表的国家()A.B.C.D.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分别居住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解答:解:根据题干可知,家住南京(位于北半球)的小悦正在放暑假,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而妮可那里天气比较寒冷,学校正放寒假,可知她所在的国家此时为冬季.南北季节相反,因此妮可所在的国家位于南半球.选项中D选项位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该题综合考查了主要景点的分布及地球公转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14.(2015•聊城)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D.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解答:解: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故A错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故B正确;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没有被北极圈穿过,故C错误;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粤、桂、云(滇)即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015•聊城)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读长江水系图,完成15~17题.15.(2分)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和流程长度、含沙量均居我国首位B.三峡位于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C.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D.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考点: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分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全长6300千米,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解答:解: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黄河,故A错误;三峡位于湖北省与重庆市的交界处,故B错误;葛洲坝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三峡水电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故C错误;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联结南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是我国最主要的内河航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6.(2分)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其原因主要是()A.支流集中分布在干流南侧B.主要湖泊在干流两侧均有分布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向南逐渐推移D.南北两侧的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考点:长江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分析:解题关键在于了解支流、湖泊的调蓄作用,湖泊作为天然水库,除了能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的压力外,还可分蓄江河洪水,降低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发挥调蓄作用.解答:解:长江中游河段接纳南侧的两大湖系﹣﹣洞庭湖和鄱阳湖湖系,北侧有汉江注入,由于其干流呈东西向,支流呈南北向,所以随雨带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南侧湖系、长江干流和北侧汉江依次进入汛期,时间相对错开,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支流和湖泊的调节作用,了解湖泊和支流对干流的调节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支流、湖泊的调蓄作用也是长江洪涝治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17.(2分)关于长江和黄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分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解答:解:A、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故A不符合题意;B、长江上中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B符合题意;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不符合题意;D、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是青海、四川.故D符合题意.故选:BD.点评:考查长江、黄河的水文特点,要理解记忆.18.(2015•聊城)表示我国人口分布疏密的地理分界线是()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D.黑河﹣腾冲一线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该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故选:D.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19.(2015•聊城)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其主要原因是()A.不重视修建水库蓄水B.流域面积小,河流稀少C.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D.水资源浪费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解答:解: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特别是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选:C.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20.(2015•聊城)下列商品粮基地中,为我国春小麦产区的是()A.三江平原B.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鄱阳湖平原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主要产区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解答:解: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农作物,牢记即可.(2015•聊城)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等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是工业布局的原则.据此完成21~23题.21.(2分)下列产业中,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考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分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而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解答: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选:B.点评:辨析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理解记忆即可.22.(2分)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不适合在图示区域内发展的产业是()A.钢铁工业B.机械工业C.石油工业D.畜牧业考点: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解答:解: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适合发展钢铁、机械、石油、造船等工业;辽宁省的降水较多,农业适合发展种植业,畜牧业适合在我国西部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辽中南工业基地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理解解答即可.23.(2分)如果只考虑近原料地布局工业,那么下列工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制糖工业﹣广西壮族自治区B.棉纺织工业﹣青海省C.钢铁工业﹣西藏自治区D.苹果罐头加工业﹣广东省考点:影响工业的因素.分析:工业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解答: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甘蔗的最大产区,适合发展制糖工业,故A合理;青海省是我国主要的牧区,适合发展毛纺织工业,故B不合理;西藏自治区铁矿资源不丰富,不适合布局钢铁工业,故C不合理;苹果是北方地区温带水果,广东省位于南部沿海地区,距离原料产地很远,故D不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物产的分布以及工业布局,理解解答即可.(2015•聊城)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图完成24~25题.24.(2分)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B.地形以平原为主C.居民以高山族为主D.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考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分析: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台湾岛上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台湾的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平原;台北是台湾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解答:解:A、台湾省与福建省最近,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B、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C、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故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台湾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不同考查台湾的位置、民族、工业分布等,结合所学知识点分析后即可解答.25.(2分)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A.重要的枢纽位置B.国际金融中心C.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发达考点:台湾的工业的分布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