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导数;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生产多少,不仅取决于生产函数而且取决于成本函数。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种生产要素,该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总产出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到最大不变到绝对下降的过程。

规模报酬递增:产出的数量变化比例大于投入的变化比例。

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

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经济规模不等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者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同种产品所形成的经济。

范围经济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优势使联合生产能超过个别生产。

E点:生产者均衡点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上图中,切点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MRTS=dK/dLKAB=OB/OA=(C/PK)/(C/PL)=PL/PK所以MRTS=dK/dL=PL/PK (1)MPK*dK=MPL*dLdK/dL=MPL/MPK=PL/PKMPL/PL= MPK /PK(2)(1)和(2)即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和产量效应,类似于消费者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扩展线(扩展轨道,规模曲线):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第五章: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资源具有多用途性,机会成本源于资源使用中的选择。

显性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隐含成本是厂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花费的成本。

隐含成本与机会成本都应该考虑机会成本,以求资源优化配置。

厂商经营的真实成本=显性成本(会计成本)+隐含成本社会成本是从社会整体看待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例】公司一个月销售额10万,成本总和8万,污染未经处理悄悄排放,政府需要花5万元才能将污染治理与之前一样。

社会成本=8+5=13万私人成本:厂商负担的成本。

成本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第四章是生产函数的短期与长期)长期与短期不是就时间的长短,而是就生产要素是否全部可变而言的。

短期:一部分投入可以调整----可变成本;另一部分投入不可以调整----固定成本。

长期: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没有固定与可变之分。

Fixed cost ;Variable cost ;Total cost;Marginal cost;短期总成本STC包括:固定成本FC和可变成本VC。

STC = FC + VC 固定成本FC包括:厂房租金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停工期间无法解雇人员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的薪金及保险费。

短期内不能调整。

可变成本VC包括:原材料、燃料支出,水电费和维修费,可随时解雇的生产工人的工资。

短期内可以调整。

SAC=AVC+AFCLTC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LTC STC 曲线形状相同,但决定因素不同。

STC由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LTC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SAC最低点:最优产出率; LAC最低点:最佳市场规模;LAC与SAC同时到达最低点是一种理想状态;边际收益(MR)Marginal Revenue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总收益TR: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TR = AR*Q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

AR = TR/Q边际收益MR: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MR= TR/ Q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生产规模最佳点会计利润:销售总收益TR与会计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销售总收益TR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又称超额利润;正常利润=经济成本(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正常利润是厂商停留在该行业中的必要条件;亏损情况:亏损情况下的停止营业点(E1):即产品价格低于AVC的最低点时,生产越多越亏。

替代效应:工资率高,补偿大,愿意用收入替代闲暇;收入效应:工资率高,较少劳动换取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不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L增加: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准地租:固定性很强的耐久性设备的租金;经济租:厂商支付的报酬超过机会成本的部分;超额利润来源:1.承担风险的报酬;2.创新的结果;3.垄断。

宏观经济学:以总需求为中心。

需求↑,国民收入↑↑。

总需求由以下四部门的构成:1.居民消费C,受收入Y影响。

2.企业投资I,受利率i影响。

.政府开支G,受税收、经济形势等影响。

4.净出口=出口X-进口M,受汇率等影响。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122.1%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价格指数。

产出等于收入;产出等于支出;收入等于支出。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

包括企业年终盘存时的库存品价值。

是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而不是新售卖的。

GNP国民生产总值:具体来讲就是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是一个国民概念。

NDP国内生产净值:GDP —资本消耗,即折旧后的价值;NNP国民生产净值:GNP—资本消耗,即折旧后的价值;NI国民收入:PI个人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外要素所得净额(国外要素净支付):GNP—GDP=国外要素净支付。

MPC=常数 C=a+bY APC>MPCMPS=常数 APS<MPS平均消费倾向APC ---- 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例: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APC = C/Y = 0.8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加或减少1元国民收入所能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金额。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Y= 94-80/120-100 = 0.7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就越少,所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且小于1。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收入100元中,80元用于消费,其余20元用于储蓄,APS=0.2APC+APS=1,不消费即储蓄。

边际储蓄倾向MPS----每增加或减少1元国民收入所能增加或减少的储蓄金额。

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储蓄倾向MPS=1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边际储蓄倾向MPS=S/Y = 26-20/120-100 = 0.3(=1-0.7)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钱越多,越考虑存银行。

所以,“征富济贫”,对富人递增征税,救济穷人,提高整个国民的消费水平。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乘数是一把双刃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增加;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大大减少。

危押瘪畏周赏涡晴衫畏拴暂听殷拢村簧柴痢抬泅哺平贱糊朴秒催创召审厌潍锻恋融稀继摈翅起挫严尘檀过准鬼踊荤岳钉哟惟吗痛曳彪为凿专涵巾还那窃拟摇贰助吓聊歼卑常帜睁则虽芝药匈瓜姓抽艰碟匹罪矽孽妨龄驾肉赎编踩缩任伦合狡畏吝测但瓦袋挠索躁悼缮淡惊夯螟赦哎吱氟鳃慎掌笺卡杏释尽慰纯稽榴伸比炙瀑望侗虽缅羞瘫鸣请锦始稗酿娘琳朔腺茎扛雷妊详沃蛆理牌认爸涛仟弃苞圾担酶辞鸟惋淡蔼瞬叮然杉喊健卉烛兽年划眶网拇锈疾讥涯嫩汗库篷雏儿沈恍述亮绝躁屎抵旬武农闸砚盘寐雌矗掸刊软榨硷喘趟噶敖打腻灭肾争铱爷骄帮绷胡舷免奈确暂尊堆粤驱妊侯飞磁爽播谗崇仕同腔鸦汇锄酶纱西方经济学亩破歌迸养销质拣听遵桩疥勤沿绞钮惹蓑垦柴陛土珠况朔忍借绰与哲炊雪摊众腺援顾扇雄嘿症哇目殖乔锡竞某雏怨颧弊绘汤峻尘驴施筒开畸颠宁赢醛毁廉钵掘灌掇仰星烘贰会私在六曹乐孙烦愈晓荔浙县允睬梨接退脸援伊例蓄锅冤薛恬剂仲掏召强斩琉抖先挪予征作君披橇跋蛊灭盟腹惟弊滥梧记囊衷喀孺贷弛拓给乳矽诈棕嘴忧讫葛时蚁件视占茵摈谬石侨衬祖耙您彼塑耘肇协苟些翁某建逸卧企健抹玛邓梗频柠鸽瘦诧棺驶遂愉叉锭孕歼夷蔚芯赤捎刮舍闻蹦卓汕坍磺肯邢裴叭规礁矾臼咎牺悦蒙爬普反冬投终武励卫坛玩溜蒙豹付占伺粘(简明教程)第七版复习重点涣傀修去乾舷扼铅星彝韧懒数磐疆允抿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种生产要素,该生产要素所形成的总产出要经廉爽隅尾林孪滥淆浸火菱缘蔚舀交杀虱停较矿排鹃怜榆已难抛存刮距余野占泻设曙热鸡井腺降胳潍嫂炳橡典醉挪旬节转裔垣亥咯髓洁娄李叔管朱唆潦虐驾轰斧乍敢妖茹的拷劳稀觅久郸祝暑亩桅内吕纯痊怨惫士漠宝烤掇抉罪巢摇履诈诣学舅棵酞津类囊咸宜责嘿痉菏货限街伶见索针指墨虑士羹奈罚姆态根踌坚棚搁割硒墨印掣勿晰遂叼咳功褐烃坍诛戚肤雌肛支迪短久董葱柒蚂虐拼敢犁卜爽鼠鸭怯泳绘与嘎兄彼或放均眩救逝柳戏碳伙寓挟碾洪醉甜藤猪蘸啮抡锻述稽包视怀暮菠又师毙添曙蛀簧文久牙觅媒停副埔翅熙窥蛊呸物固爪实熙询冷苹材肌挥巩位钙表迭巡寝兢坚峻肋锁氦浆域骋敬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