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脉导丝PPT精选课件

冠脉导丝PPT精选课件

状的反馈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5
5
介入导丝设计决定了其产品性能
支撑力/柔顺性 操控性
核芯直径
核芯锥体
核芯材质
头端类型 涂层
护套
跟踪性/光滑性
6
6
指引导丝的规范操作:标准姿势
左手小指、无名指 和中指与大鱼际握 住Y接头;大拇指和 食指捏住指引导丝, 操控导丝的进出距 离
分型
特点
血管造影示意图
急性闭塞 发生率(%)
A
管腔内有X线可透区,少量或无造影剂 滞留
0
B
双腔(管)样改变,少量或无造影剂 滞留
3
C
管腔外有造影剂滞留,或见撕裂的内 膜片
10
D 螺旋形造影剂充盈缺损
30
E 内膜撕裂伴持续的造影剂充盈缺损
9
F 引起远端血流障碍或血管完全闭塞
69
18
IVUS下冠脉夹层分为4型
11
导丝操作的基本技巧(二)
仔细读片
血管走行路径 标志物 “激流险滩”
选择合适的投照体位
功夫在诗外!
12
导丝操作的基本技巧(三)
慢!! 头端来回转动 保持头端在塑形状态 看清楚导丝走行 保持触觉反馈,无阻力感
13
主要内容
• 指引导丝的规范操作 • 指引导丝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0
病例一: 指引导丝操作粗暴导致夹层所致血管急性闭塞
患者女性, 58 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 个月,再发心绞痛2w
• 3支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 • 左前降支中段( LAD-D) 分叉病变是1 个月前心肌梗死罪犯病变; 左旋支( LCX) 局限病变,
处于转折处; 右冠状动脉( RCA) 两处局限严重狭窄
I. 边缘型
夹层平面位于正常血管段与偏心 斑块的交界处
II. 中心型
发生在同心性或偏心性斑块裂隙 的下层
51% 26%
17% 6%
IV. 假腔型
在冠状动脉内腔与夹层之间无交 通相连,假腔扩张致真腔受压, 斑块下外膜扩张
III. 无通道型
由于重度钙化,夹层入口通道不 能被观察到,仅能经注射造影剂 后才显示夹层存在
即使没有血流障 碍也是置入支架 的合理指征
假腔型夹层
IVUS分型IV型,冠状动脉 内腔与夹层之间无交通相 连
导致急性闭塞发生的主要原 因之一。假腔一旦形成,真 腔可能受压阻塞。中膜暴露 血小板凝聚,血小板形成导 致急性闭塞发生
需要马上处理
E、F型也有可能是血栓导致,冠脉造影不易从形态上与血栓形成所鉴别,必要时需要行 IVUS检查
指引导丝规范操作 与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
主要内容
• 指引导丝的规范操作 • 指引导丝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
主要内容
• 指引导丝的规范操作 • 指引导丝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3
介入导丝的结构及功能
PCI指引导丝作为介入治疗的最基本平台,在整个 PCI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选用导引导 丝是PCI成功的关键之一。
21
病例一: 指引导丝操作粗暴导致夹层所致血管急性闭塞
采用Cullotte技术,置入2 枚DES
22
病例一:
指引导丝操作粗暴导致夹层所致血管急性闭塞
Stablizer supersoft 导丝到达病变处通过困难,换用workhorse,头端塑形一小弯(约60°,
造影显示LCX 闭塞
半径约5mm),导丝到达病变远端,头端打弯
可以控制导丝进 出的距离
进出距离控制在1-2cm
9
使用旋钮:掌控导丝旋转度数
?
30◦
力臂增大
指引导丝的操作 为什么建议使用 旋钮 (torquer), 而不是使用右手 的大拇指和食指 搓转?
可以掌控导丝旋 转的度数
10
导丝操作的基本技巧(一)
熟悉导丝的分类/结构/功能 根据病变类型/解剖特点/介入方案选择导丝 熟悉你习惯使用的导丝 根据病变特点/解剖特征塑形
涂层
近段推送杆
核芯
核芯锥体 护套
头端
4
介入导丝的产品性能
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 柔韧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 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扭控性: 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是1:1
传导)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
31%
38% 25%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病研究所 (NHLBI)诊断标准约45%的病例 在PCI后立即造影可见冠状动脉 夹层
1. 王海昌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处理操作技巧; 2. 杨毅宁等,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6-2, 22(2)
17
NHLBI将血管内膜撕裂分为6型
• NHLBI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
19
冠脉夹层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轻度夹层 A、B型
极少导致缺血并发症
可不予处理
中度夹层 重度夹层
无明显缺血征象或症状C 型
有缺血征象或症状的C型 D至F型
可伴有严重的症状和体征, 并使急性心肌梗死、再次急 诊冠脉旁路搭桥术和死亡风 险增加5-10倍,被认为是有 意义的冠脉夹层
需要马上处理
其他指征
长夹层(长度>10mm) 和导致残余狭窄>50%的 增加缺血并发症的危险 夹层
23
病例一:
指引导丝操作粗暴导致夹层所致血管急性闭塞
采用LV 氏方法(回撤球囊同时注射对比 剂),证实导丝远端在血管真腔内
Final Result
24
指引导丝通过病变后未确认在真 腔
男性,61 岁,LCX多处严重狭窄病变,中间支近端严重狭窄
25
指引导丝通过病变后未确认在真
Whisper,2.0mm Balloon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 钮,操控导丝的旋转速度 和度数
7
指引导丝的规范操作:标准姿势
左手小指、无名指和 中指与大鱼际握住Y 接头;大拇指和食指 捏住指引导丝,操控 导丝的进出距离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旋 钮,操控导丝的旋转速度 和度数
8
双手操作:控制导丝进出距离
指引导丝的操作 为什么要左手控 制导丝的前进与 后退,而不是由 右手在旋转的同 时操纵导丝前进 与后退?
腔 LCX 远端不显影
14
指引导丝常见并发症
导丝进入夹层,致急性闭塞 导丝穿孔、血管破裂 导丝断裂 导丝不慎带出冠脉
15
指引导丝常见并发症
导丝进入夹层,致急性闭塞 导丝穿孔、血管破裂 导丝断裂 导丝不慎带出冠脉
16
术中继发性冠脉夹层发生率为25%~60%1
不同研究方法和诊断标准 术中冠脉夹层发生率
60%
NHLBI2 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