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长征中的巾帼英雄

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长征中的巾帼英雄

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长征中的巾帼英雄六十一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在这支铁流劲旅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30名红军女战士。

她们的非凡经历和行动,向世人表明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伟大。

1935年10月的一天,我们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就匆匆出发了,离开了革命红都瑞金,离开了那深深依恋的土地和人民。

我们噙泪而别,踟蹰而行,一步三回头,深情地凝望那为之流血牺牲、奋斗多年的根据地。

刚出发时,我和王泉媛、钟月林、危秀英、陈慧清、李桂英、刘彩香等几名女同志分在卫生部。

贺子珍、康克清、邓颖超、蔡畅等是一些首长的夫人,她们另在一起。

共计有30名女同志。

当时叫战略转移,卫生部带的物品较多,有药箱、担架,连X 光机也带出来了,行动非常的迟缓。

由于我们转移属隐蔽行动,白天不能走,只能夜间行进。

天公也不作美,连下阴雨,衣服湿透,道路泥泞,常常摔倒,只能在泥水里连滚带爬。

走了一个多月,来到了湘桂边境。

由于战事频仍,伤员越来越多,我又被调到担架连任政治战士,负责抬运和照顾伤员。

一次,我们在翻越一座大山时,遇到敌人飞机的轰炸,一个抬担架的民夫吓跑了。

我看到一副担架孤零零地放在路边,另
一个民夫在担架旁急得不知所措。

而担架上是一位胸部负伤的团级干部。

不能扔下伤员。

我忘记了自己体弱有病,抬起担架就走。

山很陡,我只得跪着爬行,膝盖磕破了,肩膀磨出了血,火辣辣的疼,但不能停下,落下队伍是很危险的。

下了山之后,我却再也支持不住了,大口大口地吐起血来。

民夫和担架上的伤员再也看不下去了,说:女人干不得这个,还是找个男人来。

但荒天野地,去哪里找男人?我吐完血,抬起担架继续追赶队伍。

在长征路上,像我一样抬担架的,还有好几个女同志。

照顾伤员也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由于缺医少药,一些伤员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我们以女同志特有的细心和耐心,精心地护理伤员,帮他们擦洗伤口,换药,喂饭。

一些伤轻的,拄着拐棍自己还能走一段,有的重伤员,根本就离不开担架。

如钟赤兵同志,原是一位很优秀的团长,在战斗中被打断了一条腿,他非常顽强,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截的肢。

周恩来副主席指示我们,一定要将他抬走。

钟赤兵同志是我们抬着走完长征的。

伤员同志除了要忍受伤痛的折磨,还常常忍饥挨饿。

我们除了要护理伤员,还要筹措粮食。

有时筹不到粮食就得饿肚子。

在长征中,我们女同志还要克服生理上带来的麻烦。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由于连连征战,我们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头上长满了虱子,一到宿营地,有空就捉虱子。

我们嫌麻烦,干
脆剪成光头。

休息时,一些调皮的红军战士偷偷将我们的帽子揭掉,大喊:尼姑,尼姑!取笑我们。

长征途中,有几个女同志还经受了分娩的痛苦和磨难。

周子昆的爱人曾玉是第一个遭受这种不幸的女性。

她是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的共产党员,曾随毛主席、朱德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在江西苏区时就已怀孕,长征出发时本没有她,她是怀着身孕偷着追上红军长征队伍的。

一路上,我们精心照护着她。

翻越老山界时,我见她走路很吃力,就搀扶着她爬山。

爬过山不久,她就生产了。

没有吃的,我们就采来豌豆苗熬汤给她喝。

蔡畅大姐知道后,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小麦面拿来放在豌豆苗里一起熬面糊糊给她们母子喝。

在长征路上生产分娩的还有贺子珍、陈慧清。

而最遭难的要数贺子珍大姐了。

她生产后不久又遇到了一次空袭。

那天傍晚,我们正在一个树林里休息,敌机来了,我们赶忙跑到路边的沟里躲避,一颗炸弹正好落在贺大姐身边爆炸,贺大姐倒在血泊里。

我当时离她只有一米多远,赶忙跑过去,只见贺大姐遍体鳞伤,脸色苍白,不省人事,我们赶快组织抢救。

这时,毛泽东同志赶来了,他俯下身,深情地注视着妻子。

我们在一旁不禁落了泪。

毛主席把他自己的担架留下来,给贺子珍同志用。

事后我们得知,贺子珍大姐身上中了17块弹片,一直到后来去世,脑颅里仍残留着几块弹片。

邓颖超大姐在江西苏区时就患有肺病,身体极度虚弱,一路上也吃了不少苦。

吴仲廉同志是一双小脚,爬山走路从不落后,真不敢想象她是怎样用一双小脚走完二万五千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