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6-10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答案6-10

(1)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三大基本工具之一。
(2)央行买卖证券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第九章
1、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B银行
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160
贷款640存款800
同样道理,C银行吸收的存款增加了640元,并相应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640元,那么这个银行又有可能扩大贷款640×(1-20%)=512元。于是又有512元的新的存款货币继续被创造出来。如此类推,银行D,E,······,将会依此吸收存款并相应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也就有可能按照准备率20%的约束条件扩大贷款并相应创造出新的存款货币。这一过程一直继续下去,直到最初存入A银行的1000元原始存款全部转化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后为止,即银行体系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等于原始存款(这是从增量的角度来说的),这时整个银行体系没有了超额准备金,银行体系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
(6).自有资本的境内外直接投资;
(7).代理客户和为自身进行外汇买卖;
(8).各种资产管理业务;
(9).国内和国际货币市场业务,如同业拆借。
区别:
投资银行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
2.国家开发银行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是什么?
开发银行是指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或贷款的金融机构。
开发银行的主要业务
若乙客户用以支付丙客户的购货款,丙客户在B银行开户,B银行代收支票使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800元;同时增记丙客户存款800元。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B银行
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800存款800
同样的道理,B银行贷款金额不得超过640元。如果B银行贷出了这样的金额,并使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等额减少,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A、资金来源
(1)政府投资
(2)发行债券
(3)吸收存款
(4)借入资金
(5)借入外资
B、资金运用
(1)贷款
(2)投资
(3)债务担保
3.什么是投资基金,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有何区别?
基金公司是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再以适度分散的组合方式投资于各种金融资产,从而为投资者谋取最高收益的投资型金融中介机构。一般把基金公司称为投资基金或共同基金。
第二,创新金融企业改革资金支持政策。
第三,加快金融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利率体系改革。
第四,大力推进金融组织创新。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推进批准中行、交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建立基金管理公司,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第五,大力推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近年来,人民银行在银行市场先后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丰富了金融市场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有效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金融需求。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1)、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
(2)、要有可靠的信用基础
(3)、维持一定的弹性
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及其它存款机构的准备金
(2)、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
(3)、最后贷款人。
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
假设:(1)银行只保留法定准备金,其余资金全部贷放出去,超额准备金为零;(2)客户的资金全部通过银行结算,没有提现的行为;(3)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
假设A银行收到甲客户交来一张1000元的支票,A银行通过代收这张支票使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0元,同时在客户甲的存款账户上增记1000元。这时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4)证券公司
(5)信托投资公司
(6)租赁公司
(7)基金公司
(8)典当公司
第七章
1、金融创新的动因有哪些?关于金融创新动因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哪几种?简述之。
动因:
(1)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2)金融管制的放松
(3)对增加资本的管制压力
(4)不断加剧的金融竞争
(5)客户的需求
理论解释:
(1)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2)凯恩的规避性金融创新理论
凯恩认为,因规避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从来就与货币信用历史联系在一起。过去,金融创新是对交换媒介的短缺和金融危机的反应,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很早以前对《限制高利贷法》的规避,作为现代限制利率的先驱,《限制高利贷法》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颁布的Q条例没有多大的不同。对《限制高利贷法》的规避是支付高于利率允许的佣金,或者是在贷款发放时,要求贷款申请人将少量余额存入贷款银行。
(2)金融创新与风险积累和传染
首先,是利率风险的增加。在金融自由化与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负债结构发生变化,“固定利率负债”比例不断下降,“变动利率负债”比例不断上升,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利率敏感性提高。其次,是负债的增加。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范围扩大,许多新兴的表外业务不断出现。表外业务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减轻了资本需求量的压力,但却增加了它们的负债,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流动性风险。再次,是加大了支付风险。直接投资的兴起和“脱媒”危机的发生,使得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上升。竞争又引起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边际利润率下降,这些无不对它们的支付能力构成威胁。最后,是投机所造成的风险增加。金融创新为投机活动创造出了大批先进手段,这些投机手段的使用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和传染。
第六章
1.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主要业务:
(1).帮助筹资者设计与发行新证券,进行直接融资。
(2).充当发行人与投资人的中介,代理客户买卖和承销股票、债券,从事自营买卖,进行股票、债券的国内外二级市场交易;
(3).投资基金的发起和管理;
(4).企业重组、兼并和收购;
(5).项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及其他顾问业务;
(2)金融创新的微观效应
A、金融创新与风险转移
B、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作的效率
C、金融创新与价格发现
3、如何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金融创新?
交易成本理论把金融创新的源泉完全归因于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它忽视了交易成本降低并非完全由科技进步引起,竞争也会使得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降低交易成本也有一定的作用。
A银行
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1000存款1000
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的要求,A银行只需持有200元的存款准备,其余的800元用于贷款。如果A银行贷出800元给乙客户,并使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等
额减少800。这时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
A银行
资产负债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200
贷款800存款1000
8、解释金融创新与降低金融风险的关系。
首先,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70年代以来创新的金融工具,如NOW账户、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在提高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同时,规避了利率风险及信用风险等。其次,金融创新也制造了新的金融风险。表现在: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金融创新增加了表外业务的风险;
美国中央银行的发展史:
1791年,美国国会暂时批准了一家国民银行,但是在各个州银行的反对中于1811年停业。1816年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它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于1836年宣告终止。经过周密的研究,美国于1913年通过了《联邦储备条例》,从而宣告了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2、中央银行的职能该如何描述?
(3)、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
3、简述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1)、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2)、对政府的贷款业务
(3)、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4)、证券买卖业务
4、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与其货币政策操作有何联系?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业务、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等。央行增加贷款、再贴现(调低再贴现率),正回购实际上就是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通过卖出证券,实际上就是收回市场上的货币,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公司型基金:依公司法成立,通过发行基金股份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
契约型基金:也称信托型投资基金,它是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投资基金。该类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人、基金保管人及投资者三方当事人订立信托契约。
4.我国有哪些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
(1)保险公司
(2)信用合作社
(3)财务公司
第八章
1、中央银行是如何产生的?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央银行产生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应行演变而成。如英格兰银行
另一种是由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如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
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史:
它成立于1694年,是最早的私立股份制银行。
1)1833年,英国国会规定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2)1844年,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条例》(又称《皮尔条例》)。
3)1854年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
4)到1872年,她又开始担负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从上述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1833和1844年间它已经朝独占货币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854年成为票据交流中心;1872年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到1928年,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流通中使用其它的全部退出流通领域。
(5)其他流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A、财富效应理论
B、金融中介创新理论
C、金融创新的特征需求论
D、货币因素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