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日表征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
是指某地区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T。
根据雷电活动的频度和雷害的严重程度,我国把年平均雷暴日数T~>90的地区叫做强雷区,T≥40的地区为多雷区,15≤T≤40的地区为中雷区,T≤15的地区为少雷区。
雷暴日[1]分布与指定的统计区域有关,单位为:天数/一定区域内,比较科学的方法是采用10﹡10平方公里网格为标准统计区域,但这和现在的雷暴日计算方法有差异,目前我国以气象观测站听到雷声为统计依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听力好的人可以听到20公里以外的雷声,听力不好的人连5公里处发生的雷电都听不到,另外也和雷声大小、背景噪声及传播路径上有无障碍有关,同时,我国目前基本是1个行政县设1个气象观测站,可以依县级行政区域为雷暴日统计单位。
依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出来的结论相差很大,有待国家统一规范。
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统计
北京市
安徽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
重庆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辽宁省
河北省
湖南省
湖北省
黑龙江省
江苏省
江西省
吉林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山西省
河南省
天津市
四川省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