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般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般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河北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一般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6)
解答记叙文常用的方法
(1)阅读角度转换法:阅读角度份作者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两种角度。

要求:能走进去,能走出来。

也就是俗话说的:拿得起,放得下。

(2)联系中心法。

也就是“高屋建瓴”法。

虽然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中心,但更主要的是中心影响着每句话的意思。

使用的方法是:在解答试题之前,先弄懂文章的中心。

比如《会飞的蒲公英》这篇文章,首先弄清蒲公英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或者说,蒲公英究竟象征了一种什么精神。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会做的题也就会做了,弄不清楚的问题也就清楚了。

(3)结合语境法。

(4)结合话题法。

(5)结合题目法
解答试题的几个策略。

(1)宁多答勿少答。

我们要充分利用利用中考试卷的弱点,这个弱点是“没有限定答题的字数”。

(2)多用原文少用自己的话。

一般的说,能用原文回答的就不用自己的话,与其说原文比自己的话精炼、准确。

倒不如说用原文回答更符合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和口味。

(3)学会加工原文。

找到了原文,并不一定能用,还要加工。

加工原文同样体现考生的语文能力。

主要方法有删、加、换、缩。

(4)要点宁多勿少法。

要点多了不扣分,少了要减分。

教师要强化课外阅读,因为中考语文最后的较量在课外。

要大量的补充课外的,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说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教师要交给学生的解题思路。

比如,简述某句(段)的作用。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上入手。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写“街坊邻舍并
郑屠的火家,谁敢来兰他”,从内容上分析:突出鲁题辖的威猛。

结构上:照应作用。

教师要筛选资料。

不提倡给学生订过多过滥的资料,教师自己可以多订一些,摘要给学生。

一般学生没有辨别资料好赖的能力。

学生做过习题之后能力应该有所提高。

学生做完资料之后要讲评,有人说做习题好比是体检,只发现问题,并不治病,讲评才治病。

要让学生把2000年和2001年的中考试题做一遍。

因为这些题包含着大量的信息
第23题,前半部分得分率非常高,在98%以上,只有极少部分答与“上学”有关的
第24题有道理的答案有:(1)使文章紧密。

(2)我和蒲公英合一说。

即我就是蒲公英,我有了蒲公英的性格;我对蒲公英精神的崇拜和向往;作者对蒲公英的那种精神所感动,把自己比作(化作)蒲公英。

表现了我像蒲公英一样不断的成长。

说明我也是一只蒲公英,让妈妈骄傲的蒲公英。

对作文的评价
由于没有集中的话题,是学生能够方写,从而形成了不好的导向,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作文上
第23——26题是拔高的题,拉开差距的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要把课外的进行分类。

听定州的张锁军老师讲,在99年中考前,他们阅读了《红花草》这篇托物言志的文章,2000年课外记叙文考的是《访兰》,这两篇文章非常相似,所以定州的考生在做这道题时感到很顺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