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战国:秦国的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西汉: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
三国: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实行屯田
唐朝:唐太宗、武则天等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
棉花的种植
清朝: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原因 南方社会安定,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都江堰:战国时秦国的李冰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灵渠:秦朝时修建,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 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
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元朝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孔子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老子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
相转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的思想派别有:墨家、道家、儒家、
法家、兵家
秦朝: 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汉朝: 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汉元帝时,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首领呼
韩邪单于
魏晋南北朝 东晋与前秦的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唐朝: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吐蕃、回纥、靺鞨和南诏等民族的联系
两宋时期 民族政权并立
元朝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西汉 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遣唐使
唐朝对外开放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
两宋 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世界闻名的大商港
元朝 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马可波罗来华
明朝 郑和下西洋
清朝 实行闭关锁国
例1、 (2010,东营)材料一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营丝织
业发家致富的故事。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社会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二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
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2)材料二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14年-1918年,(中国)五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
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
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
(3)材料三反映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指出这
一“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
学科 时间 发展表现 地位及影响
天
文
历
法
春秋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是世界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600
多年
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原则
形成我国固定历法系统,比西方早160
年
战国 《甘石星经》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西汉
《太初历》 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太阳黑子的记录 世界上最早
东汉 张衡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 世界上最早
唐朝
制订了《大衍历》 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世界上第一次
北宋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
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
制天文观测仪器,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编定了《授时历》 《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
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清朝
康熙帝重用西方传教士南怀仁修订历
法
地
理
东汉 张衡发明地动仪 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
西晋 裴秀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历
代
统
治
者
对
经
济
政
策
的
调
整
古
代
经
济
重
心
南
移
古
代
著
名
的
水
利
工
程
古
代
思
想
成
就
古
代
的
民
族
关
系
古
代
的
对
外
交
往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朝 《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 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数 学 春秋战国 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东汉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 的体系 南朝 祖冲之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 比欧洲早近1000年 祖冲之著《缀术》 成为唐朝及中世纪朝鲜、日本的教科书 医 药 学 战国 扁鹊提出四诊法 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人称为“神医”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早1000多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被人称为“医圣”,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朝 孙思邈著的《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农 学 北朝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学书籍,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等的总结 明朝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建 筑 秦朝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隋朝 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朝 长安城的兴建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北宋 李诫编写《营造法式》 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辽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金 卢沟桥因坚固实用、美丽壮观闻名中外 元
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
统
明朝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成为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布局严整,建筑壮丽 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综 合 类 著 作 战国 《墨经》记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反映了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北宋 沈括著《梦溪笔谈》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
被李约瑟誉为“ 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
的人物
明末
清初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被誉为“ 中国"%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