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之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41
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关于宽带城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以光传输网为基础
B.以SDN路由协议为核心
C.融合无线城域网
D.支持电信、电视与IP业务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解析:宽带城域网以TCP/IP路由协议为基础。
故选择B选项。
第2题:
ITU标准OC-3和OC-24的传输速率分别为( )。
A.155.52Mbps和1.244Gbps
B.155.52Mbps和622.08Mbps
C.51.84Mbps和622.08Mbps
D.51.84Mbps和1.244Gbps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OC-n:Optical Cartier level n(光载体等级)。
”OC”是Optical Carrier 的缩入:,这是光纤传输的一种单位,它通常表示为OC-n,其中,n是多路传输技术中基本速率51.84Mbps的倍数。
根据计算,ITU标准OC-3和OC-24的传输速率分别为155.52Mbps和1244.16Mbps,即1.244Gbps。
故选择A选项。
第3题: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RPR能够在3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段
B.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DPT公平算法
C.两个RPR节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为30公里
D.RPR的内环与外环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RPR采用自愈环的设计思想,能够在50ms的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RPR环中每一个结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两个RPR结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为100公里,RPR的内环与外环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故选择D选项。
第4题:
下列关于接入技术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EPON是一种无线接入技术
B.Cable Modem利用波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C.802.11a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1Mbps
D.ADSL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EPON就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它通过一个单一的光纤接入系统,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的综合业务接入。
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IEEE 802.11a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Mbps。
故选择D选项。
第5题:
下列关于路由器技术指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采用共享背板的结构
B.路由表容量是衡量路由器超负荷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
C.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与端口数量、端口类型、包长度和包类型有关
D.路由器的队列管理机制是指路由器的队列调度算法和拥塞管理机制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传统的路由器一般采用共享背板的结构,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采用交换式结构。
丢包率是衡量路由器超负荷丁作能力的指标之一,路由表容量指标标志着该路由器可以存储的最多的路由表项的数量。
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与端口数量、端口速率、包长度和包类型有关。
故选择D选项。
第6题:
两台交换机具有32个和16个100/1000Mbps全双工端口,交换机的总带宽分别为( )。
A.16Gbps和8Gbps
B.32Gbps和16Gbps
C.64Gbps和32Gbps
D.128Gbps和64Gbps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该题本质上是求全双工交换机的最大带宽。
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端口数×端口速率×2。
具有32个的100/1000Mbps全双工端口最大带宽是32*1000Mbps*2=64000Mbps=64Gbps,具有16个的100/1000Mbps全双工端口最大带宽是16*1000Mbps*2=32000Mbps=32Gbps。
故选择C选项。
第7题:
IP地址202.118.15.131/22和202.16.15.15/23的子网掩码分别为( )。
A.255.255.240.0和255.255.248.0
B.255.255.248.0和255.255.252.0
C.255.255.252.0和255.255.254.0
D.255.255.254.0和255.255.255.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该题/22表明子网掩码从左边第一位开始一共有22个l,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得255.255.252.0,同理/23可以求得子网掩码是255.255.254.0。
故选择C选项。
第8题:
下图是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一个实例
根据图中信息,标号为③的方格中的内容应为( )。
A.S=202.2.1.1,80 D=135.0.1.1,3342
B.S=202.2.1.1,80 D=192.168.1.1,5001
C.S=135.2.1.1,3342 D=202.2.1.1,80
D.D=192.168.1.1,5001 S=202.2.1.1,80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外部地址转换为内部地址的过程。
内部专用地址在外网上不可用,外部全局地址想访问内部专用地址时,只有转换成NAT服务器上的全局地址,全局地址再根据NAT转换方法转换成内部专用地址。
NAT的工作原理是:当内部网络的一个专用地址需要访问外网时,NAT将其转换为Internet上唯一的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
而当外部网络响应这个访问请求时只能是响应给外部公用IP地址+端口号,此时NAT技术再将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转换为内部地址+端口号以成功访问。
题目中的S为源地址,D为目标地址。
同一条指令通过NAT 服务器时具有对称性,题目中①和④对应,②和③对应,将②和③中源地址和目标地址转换即可得到①和④的信息。
故选择A选项。
第9题:
某公司分配给技术部、市场部和财务部的IP地址块分别为192.16.31.192/26、192.16.31.160/27和192.16.31.128/27,这三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块为( )。
A.192.16.31.0/25
B.192.16.31.0/26
C.192.16.31.128/25
D.192.16.31.128/26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