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识图(137页)
CT回路——CT的配置
CT回路——接线方式
CT回路——二次负载
P523。 二次负载核算 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一是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二是运行和
使用条件造成的 CT的二次负载阻抗大小对CT准确度有很大影响。原是CT二次
负载阻抗增加的越多,超出所容许的二次负载阻抗时,励磁电 流的数值就会大大增加,使铁芯进入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 ,一次电流很大一部分将用来提供励磁电流,从而使互感器的 误差大为增加。
时(例如母线联络断路器断开),为了保证其一次系统和二次系 统在电压上保持对应,以免发生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拒动, 要求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起进行切换 。用隔离开关两个辅助触点并联后去启动电压切换中间继电器 ,利用其触点实现电压回路的自动切换
二 次回 路识 图
内容提要
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图 CT相关 PT相关 直流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计量、信号) 控制回路 保护回路 二次回路抗干扰 “六统一”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二次回路——什么是二次回路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参加发、输、配电能的系统中使用的电器设 备,包括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 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构成电力系统的主体。涉及到一次接线 图
1s2
2s2
1s3
2s3
4s3
3s1
4s2
3s2
4s1 3s3
A相CT
B相CT
A1s1 B1s1 C1s1 A1S2 B1S2 C1S2
D1
D2
D3
D4
D5
D6
A411 B411 C411 N411
1s1 2s1 1s2 2s2
1s3
2s3
4s3
3s1
4s2
3s2
4s1 3s3
C相CT
A4S2 B4S2 C4S2
C -100ms - O - 500ms - C 100ms - O
6)短时热电流为3s,50kA,额 定动稳定电流为125kA; 结构特点:
本 产 品 为 正 立 式 油 浸 带 有 TPY 级 暂态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所有二 次绕组均安装在一次绕组P1侧;一 次导体采用D型铝管,导电截面大 、体积小;采用外油式叠形金属膨 胀器,有利产品散热
为什么继电保护交流电流回路要有接地点,并且只能一点接地 桥接线、串接线时CT二次回路的接地
CT回路的接地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电能表TA和电流原理图
CT回路——CT发展方向
内容提要
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图 CT相关 PT相关 直流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计量、信号) 控制回路 保护回路 二次回路抗干扰 “六统一”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一致。 ➢ 主变保护对中性点套管的极性要求(零功方向)各个厂家也
不一致,需注意。 ➢ 老式电度表对负荷侧必须采用正极性,反之会造成电度表不
转。现在,变电站计量回路对CT极性的要求,以变压器为例注 意电量平衡。 ➢ 一个例子
CT回路——CT回路的切换
CT回路——CT回路的接地
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二次回路只允许、且必须在相关保护 柜屏内一点接地。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没有电气 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PT回路—— 基本原理
PT的结构 PT的参数——变比 PT的接线方式 PT的极性 PT的配置原则——线路PT与母线PT及对保护的影响 PT二次回路要求(切换回路、熔断器设置、接地) PT二次定相、二次核相(双母、变压器高低压之间Y/△-11,
Y/△-1 ) 相关问题
主要技术参数
CT回路——CT的参数(电流互感器端子标志)
序号
端子 名称
端子子
C1、C2
单电流比
2
二次端 S1、S2
子
S11 S21
表示方法(二次绕组端子有两种标志方法:
1S1 1S2,2S1 2S2;或 S11 S21, S12 2S22)
二次绕组
一次绕组分段
有抽头
可串并联
有两个二次绕组, 且各有自身铁心
看图方法:“先交流、后直流;交流看电源,直流找线圈;抓住触点不放松 ,一个一个全查清”;“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屏外设备一个也不漏”
二次回路图——回路标号
回路标号法(教材下册P513) 相对标号法 控制电缆标号 小母线 标号
内容提要
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图 CT相关 PT相关 直流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计量、信号) 控制回路 保护回路 二次回路抗干扰 “六统一”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PT回路——PT的极性
正常运行时,第三绕组的相电压为100V,但B相极性接反时, 开口三角形侧的输出电压为?
PT回路——PT的配置原则
电压互感器配置原则,教材P532 线路PT与母线PT及对保护的影响
PT回路——电压切换回路
在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于双母线系统上所连接的电气元件,在两组母线分开运行
密麻麻的电缆竟有近50根420个接头 一次设备组合电器对二次的影响:存在二次回路与一次设备使用寿命不同
步的现象因此必须二次线实现“标准化”,加强施工工艺,简化二次回路 ,方便运行维护,提高GIS的使用寿命 电缆受分布电容及电磁影响很大,在现场实际接线中,有误跳开关现象
二次回路——现在二次回路的发展趋势
⑴总的部分(公用部分)或者监控部分。 ⑵各电压等级的线路二次图纸。 ⑶主变压器部分。 ⑷直流部分。 ⑸通信部分。 ⑹继电保护原理图(白图)。
各卷册图纸中均有:原理图、展开图、端子排图、屏面布置图 、端子箱及机构葙接线图五种。
二次回路图——分类
原理图
归总式原理图 展开式原理图
安装图
屏面布置图 屏后安装接线图 端子排图
1) 额定电压比: 110/√ 3 / 0.1/√ 3 / 0.1/√ 3 / 0.1kV
2) 准确级组合 0.2/0.5/3P和0.5/3P/3P
3) 额定绝缘水平:126/200/480 kV 4) 输出容量10-500VA
教材P529
JDQXH-110(配GIS)
JDQX-110W2
电 压 互 感 器 主 要 接 线 形 式
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况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 ,为运行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要的电气设备 ,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控制及信号器具、自动装置、通信设 备等。这些设备,通常由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的出线以及直流回路,按照一定的要求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电路 ,就是二次回路,描述该回路的图纸就是二次回路图。
内容提要
二次回路 二次回路图 CT相关 PT相关 直流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计量、信号) 控制回路 保护回路 二次回路抗干扰 “六统一”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二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的存在形式
现场大量的是二次图,以二次图纸卷宗册的形式出现,根据工 程规模和电压等级的高低,二次图纸卷宗册多少而不同,一般 二次图纸均有以下部分:
变电站二次系统所涉及的各个专业趋向于相互渗透融合,测量 、控制、保护、通信专业整合已成必然趋势。在确保系统的安 全性原则前提下,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用性。整合后的系统,将 呈现数据集中、信息共享、功能分布等特点,应能更好地体现 各个应用的功能定位。IEC61850规范就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 要推出的,数字化变电站是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智能 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 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 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220kVGIS
隔离开关二次辅助触头
二次回路——二次回路的分类
二次回路的范围
通常包括用以采集一次系统电压、电流信号的交流电压回 路、交流电流回路,用以对断路器等设备进行操作的控制 回路,用以对主变压器分接头位置进行控制的调节回路, 用以反映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异常及故障情况的信号 回路等。
值得注意的是,保护用电流互感器要求在一定的过电流倍数(准 确限值系数)下,其复合误差要小,不得超过限值,而测量用互 感器则要求在一定的过电流倍数(FS)下复合误差要大,要超过 10%。复合误差应用于两种互感器,要求却不相同。
CT回路——CT的配置原则
一组电流互感器 ,其内部二次绕 组的排列方式如 图所示,L1靠 母线侧,L2靠 线路侧。若第1组 接线路保护,问 :母差保护电流 回路应接入哪一 组
PT回路——接线方式
PT的 接线 方式
PT回路——PT的极性
PT极性标示方法和CT的相同 一次绕组的首尾端常用A、B、C和X、Y、Z标记,二次绕组的 首尾用a、b、c,和x、y、z标记。采用减极性标记,即从一、 二次侧首端看,流过一、二次绕组的电流方向相反。当忽略电 压变比误差和角误差时,一、二次相电压同相位。
N441
CT回路——CT的参数(LBT-500W2)
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绝缘水平:
680/1175/1550kV; 2)额定电流比为:2*1250/1A 3) 准 确 级 次 组 合 为
10P20/0.2FS5/TPY/TPY/TPY/TPY; 4)一次时间常数:100ms; 5)保证暂态误差的工作循环:
二次回路包括: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回路、测量回路、计 量回路、信号回路、自动装置回路以及供二次设备工作的 电源系统等。又分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
二次回路——现在二次回路的特点及现状
神经网络般密集,端子成千上百、回路纵横交错,千头万绪,很复杂 与一次设备比较而言不直观 电缆绝缘破坏十分严重 设计标准不统一 工艺标准不统一 一次设备规格不一,二次原理及接线端子排不规范 施工工艺复杂、电缆敷设量大,端子排拥挤不堪,在1.5米见方的端子箱中密
图纸分类:设计院蓝图、厂家白图
二次回路图——原理接线图
一、二次回路图——其他类型图
屏面布置图、展开图、端子排图
二次回路图——识图基础
注:二次接线图中,断路器、隔离开关、接触器的辅助接点以及继电器的接 点所表示的位置是这些设备的在正常状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