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建设阅览室活动方案

中小学图书馆文化建设阅览室活动方案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人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图书室——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学生能从中汲取营养,张扬个性。

“关注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国家教委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指出:“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图书室工作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一、做好宣传和推荐新书工作:
有了好的硬件建设和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后,为使图书室充分发挥服务教育教学功能,我们注意向全校师生宣传图书室知识,包括开放时间、借阅办法,介绍图书室藏书、阅览室报刊杂志。

宣传的方式主要有出通知、举办讲座等。

但效果最好的是我们图书室工作人员下到班级,直接向学生进行讲解、介绍。

这一办法,对于我们边疆学校来讲特别有用。

因为我们的许多学生来自广大农村,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他们很少接触到图书,缺乏对图书室的了解。

他们不知道借书的方法、阅览的常识。

客观上限制了图书室作用的发挥。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促使他们到图书室借书和阅览。

及时介绍新书,也是图书室管理员需要经常做的一项工作。

新书通常反映时代的新信息,发展的新动向,在人类社会文明中具有前位意义。

图书室购到新书后,我们就及时通过广告、海报和“新书推荐”等形式,把新书推荐给师生,介绍新书作者、内容,使师生能及时借阅,从而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才能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阅读。

因此,我们在布置图书室时尽量使它整洁、优雅,催人奋进,书刊排列整齐,发挥图书室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图书室外还开辟宣传橱窗、读者园地,向学生宣传、展示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国家最新国情,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

让学生在这里通过感受图书室美好的外部环境并充分享受一个知识殿堂提供的文化氛围。

而作为图书室管理老师,我们要
以道德和情操,以真诚和热情,以学识和精神风貌影响和感染学生,处处给学生作表率。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机结合,使图书室整体协调,形成一个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使学生随时随处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组织课外读书活动,让图书室成为最大最好的课堂:
图书室里成千上万册的藏书,常常让孩子们为之惊叹,为之流连忘返。

对孩子们来说,图书室是他们最大最好的课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走进这个大课堂,激发他们更高的
读书热情,我校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如:古诗诵读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

因此,学校可组织教师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歌宝库中,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学生诵读的古诗,编成小册子,让学生随声携带,日日诵读。

每两周开展一次古诗背诵比赛。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课外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极大的好处。

四、创新管理,改革图书室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学校,还是一个图书室,都一样需要。

图书室没有了制度,就不能保证图书室的正确使用。

于是针对于图书室的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图书馆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等等,逐步将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正确、高效地使用图书室、阅览室提高有利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