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级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县级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掌握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赏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归纳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作品和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二、命题指数★★★★★
1、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2、2011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7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卷、山东卷、安徽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2012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9套,其中5套(全国新课标
卷、湖南卷、江西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2013年高考有考查小说类文本阅读的试卷共有8套,其中6套(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湖南卷、山东卷、江苏卷、辽宁卷)考查了“人物形象”。

结论:“人物形象”赏析在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中很重要!
三、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类型
1、概括人物形象
常见的设问方式:
请概括XX人物的性格特点
XX是怎么样的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的形象
2、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常见的设问方式:
XX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XX方法写XX人有什么用意?
小说的主人公是A,那么写B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四、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一)、联系教材
回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二)、讨论、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例:“林冲”形象
2、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形象
例: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 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 èn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
听说陆谦密谋杀林 杀死陆谦
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这段文字通过对王熙凤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贾母的话,展现了王熙凤性格泼辣、美丽漂亮、机变逢迎等形象特征,也说明了她在贾府的地位高。

3、通过特定的环境了解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例:《祝福》中写祥林嫂的死时这么说到“冬季日短,有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衬托了祥林嫂死的悲惨,但祥林嫂却死在了欢乐热闹的“祝福”中。

这两幅反差极大的画面,更使我们认识到了封建礼教的无情与像祥林嫂这样的底层农村劳动妇女命运的悲惨。

(三)赏析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1、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这
就是小说。

例: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②《祝福》,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在封建礼教的桎梏和毒害下毫无人身自由和生存权利,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揭露了封建阶级在思想上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毒害。

③《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他就是反动沙皇专制制度下一个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典型。

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为只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作用
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到沧州后在患难中遇到李小二夫妇,写李小二夫妇的这段插叙,是为了衬托林冲的善良安分、随遇而安
2)暗示主题
例:《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次要人物柯瓦连科姐弟,他们是小说中敢作敢为的人物,显示了外来新派人物的力量,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希望
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例:《孔乙己》中的“我”和《祝福》中的“我”就是在文中起到贯串全文线索的作用
五、作业
《导与练》P91完成小说《贫苦却不潦倒的风度》
六、板书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的作用
1、联系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2、通过生动的描写来领略人物形象衬托主要人物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暗示主题
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贯串全文的线索
3、通过特定的环境了解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七:教学反思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是小说文本阅读的重点,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的重要对象。

本节课针对性强,重点突出。

我通过细致分析,用学生们已经学过的小说文本为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孔乙己》等,引导同学们一起归纳总结“小说人物鉴赏的方法”和“小说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

这么做能使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本信息,学习方法。

之后,我又鼓励同学们举一反三,用学到的方法当堂演练,做课外小说阅读《贫苦却不潦倒的风度》,所选的这篇课外文本内容简单,题目针对性强,从同学们的阅读速度和答题的准确率看,这节课是成功的。

综合几位同事的意见,本节课的课件,页面字体太小,这一点我在课前也注意到了,挺纠结的,我想把对同一个人物的描写放在同一个版面,可是内容多字体就显得小,看上去有些吃力。

如果把它分成两三个版面,又觉得同一个内容被断开了,不易联系或对照,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前一种做法。

因为课件里所选的例子都是课本里学过的,同学们只要看个大概就清楚了内容,不影响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
中我会不断探索学习,没有最好做到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