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没有信息交流
2.下列对蝗虫外骨骼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内部柔软器官; B.支持体内器官;
C.保护体内的骨骼;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河虾、田螺、鲫鱼、乌龟是河流中常见的四种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用鳃呼吸
B.体温都不恒定
C.体表都有外骨骼
D.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4.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5.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 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 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6.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 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7.下列各项中,可能会给襄阳地区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
A.隆中风景区禁猎禁伐 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C.建立汉江湿地保护区 D.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
8.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10.抗生素是 ( ) A.细菌、真菌产生的维生素 B.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C.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D.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11.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其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
12.小明把家里死的小金鱼埋在一棵树旁的土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挖开土去看小金鱼,可小金鱼已不见了;原因是( ) A.小金鱼蒸发 B.小金鱼被树根吸收了
C.小金鱼被猫挖吃了 D.小金鱼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13.在动物个体之间有各种交流信息的方式,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动物的信息交流( ) A.蚂蚁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
14.小动物的遗体被埋在大树旁,经过较长时间后,遗体不见了,其主要原因是 A.被寄生细菌分解了 B.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C.被大树的根吸收了 D.被病毒分解了
15.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 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 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冷藏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和真菌
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目的是为了使坛子内形成缺氧环境
C.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乳酸菌
D.制作酸奶时,将牛奶煮沸是为了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和繁殖
17.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B.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C.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18.微小的细菌和真菌是人类的好帮手。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及其原理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酿酒—产生酒精 B.乳酸菌—生产泡菜—产生乳酸
C.醋酸菌—制酱—产生醋酸 D.酵母菌—制作馒头—产生二氧化碳
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 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20.动物具有许多行为,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是( ) ①苍蝇②蚂蚁③蜜蜂④青蛙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如表的四种植物中,哪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
植物名称 分类等级 胡萝卜 小麦 水稻 白菜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伞形目 莎草目 莎草目 白花菜目 科 伞形科 禾本科 禾本科 十字花科 属 胡萝卜属 小麦属 稻属 芸薹属
A.胡萝卜和小麦 B.水稻和白菜 C.胡萝卜和白菜 D.小麦和水稻
2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与其不相符的是
A.蛔虫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家兔有发达的犬齿,与其摄取、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适应
23.下列关于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
B.扁形动物中的蚯蚓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
C.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是重要的中药材
D.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害动物和绝对的有益动物
24.关于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身体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B.扁形动物在肠内将食物消化,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C.线形动物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D.饭前便后洗手、不喝不洁净的生水、管理好粪便能够有效预防蛔虫病
25.假设你手上此刻有2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A.8 B.16 C.32 D.无法计算 26.关于如图所示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能产生黄曲霉素 B.它能产生青霉素 C.它是一种放线菌 D.它是一种病毒
27.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产生的无机物又可以被活的植物利用
28.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是( ) A.关节窝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2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次推门的动作。下列有关这个动作的分析正确的 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
B.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完成这个动作所需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配合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
30.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蚂蚁 B.苍蝇 C.蝗虫 D.蚊子
二、综合题 3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昼伏夜出,大雁秋去春来,植物春华秋实……你可曾想过,他们是如何感知自然并顺时而为的? 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阐述。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呈现出昼夜和季节性周期变化,生物体适应这种周期性变化,形成了生物节律。如人的体温周期波动、果蝇的羽化(从到成虫)均表现为昼夜节律,鸟类的迁徙表现为年节律。 生物体内调拉生物节律的机制称为生物钟。从简单的细菌到植物、动物都有生物钟。人们很早就观察到含羞草的叶片白天张开、夜晚合拢的现象。当把含羞草放到一个黑暗的环境中时,发现含羞草叶片开合仍会维持原来的昼夜节律。后来,科学家通过对果绳羽化节律的研究,分离得到第一个生物钟基因——per基因,这项成果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对于人体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现一次,大约在夜晚入睡一小时后,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