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单元教
学策略
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
单元教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不要随意增加难度。
6、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要注意区分“约定俗成”和“临时规定”。
7、要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单元达
标计划
计划3月8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第1单元
单元主题
认识正负数
共2课时
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又一次拓展,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温度计和海拔示意图认识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熟悉的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借助直观、经历“个性表示—数学地表示”的过程,了解正负数在表示温度时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适当放手,促进迁移;适时讲解,提升认知。
3、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感知,进一步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