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图集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图集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图集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秉承“敬畏生命,关注安全,监管并重,落实责任”的安全理念,实现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推动施工现场趋向于“本质安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总公司、局各项管理制度及现场实际情况,特编制《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图集》。

本图集主要内容是:1、高处作业;2、脚手架;3、施工用电;4、起重设备;5、施工机具;6、消防;7、其它一、《图集》编写原则及要求:1、《图集》编写在满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要求时,力求做到简单实用、便于维护、可周转、工具化。

2、《图集》编写时充分考虑到项目成本,在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两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供项目选择。

3、《图集》编写时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别,各地选材及要求不同,确定了最低标准。

4、《图集》编写图文并茂,突出细部节点,便于操作实施。

二、《图集》推广使用要求:1、本图集作为企业内部最低标准推广使用,1-6章为强制性条文、7章为推荐性条文。

2、项目安全设施当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有标准、有要求时,优先采用地方标准;当地方无要求时,按该标准执行。

3、图集所选用防护实施的材料必须满足刚度、厚度及侧向冲击力等规范要求。

4、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一、高处作业防护1.1 临边防护1.1.1基坑临边防护 (2)1.1.2楼层四周、阳台、屋面临边防护 (5)1.1.3楼梯临边防护 (6)1.2洞口防护1.2.1预留洞口防护 (7)1.2.2电梯井防护 (8)1.3通道口防护 (10)二、脚手架2.1落地式脚手架 (11)2.2悬挑式脚手架 (13)2.3连墙件设置.................................................14目录... ..三、临时用电3.1配电箱防护 (15)3.2电缆埋地、架空 (16)四、起重机械4.1塔机防爬防护.......................................... .174.2司机上塔通道 (18)4.3塔机附墙安拆平台 (19)4.4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安全通道 (20)4.5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楼层平台防护门.21五、施工机具5.1木工车间 (22)5.2钢筋加工棚 (23)六、消防6.1消防水泵 (24)6.2楼层消火栓、消防箱.................................25七、其它7.1门禁系统 (26)7.2工地围墙 (27)7.3吸烟室、饮水室 (28)7.4食堂 (30)7.5宿舍 (31)7.6浴室 (33)7.7卫生间 (34)附录、安全设施管理流程 (36)基坑临边防护(A)高处作业防护-临边防护图1.1.1基坑临边防护效果示意图(方案A )说明:1、基坑临边防护采用钢管搭设两道防护栏杆形式 (下道栏杆离地600mm ,上道栏杆离地 1200mm )。

立杆间距应不超过2000mm ,立杆与基坑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

2、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设置 200mm 高踢脚板。

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刷红白或黄黑相间安全警戒色。

3、防护栏杆外侧应设置排水沟,采取有组织的排水。

4、防护栏杆外侧应悬挂警示标识。

5、基坑临边夜间作业需设置足够的照明措施并设置警示灯。

1.1.1基坑临边防护正立面图(方案A )单位:mm1.1.1基坑临边防护侧立面图(方案A )单位:mm基坑临边防护(B)高处作业防护-临边防护图1.1.1基坑临边防护节点(方案B )单位:mm1.1.1基坑临边防护效果示意图(方案B )单位:mm1.1.1基坑临边防护立面图(方案C)单位:mm高处作业防护-临边防护图楼层四周、阳台、屋面临边防护高处作业防护-临边防护图1.1.2临边防护示意图说明:1、此防护方式为工具化防护栏杆,主立杆采用50方管,横杆采用30方管,主立杆底部设置踢脚板插槽,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或承插式连接。

本防护方式适用于除基坑临边外所有临边防护。

阳台边、楼层边加设安全立网或设宽度不小于200,厚度不小于20的踢脚板.(如图所示)2、阳台边可设置单独防护栏杆,做法同楼层边栏杆,并在拐角处下平杆设置斜拉杆加强。

3、阳台防护栏杆也可用圆管。

4、特殊部位应设置警示灯。

1.1.2临边防护效果示意图1.1.2临边防护细部节点 说明:1、方案C 为工具式防护栏杆,采用楼梯临边防护高处作业防护-临边防护图说明:1、楼梯应设置单独防护栏杆。

2、楼梯边应加设安全立网或设宽度不小于200,厚度不小于20的踢脚板,踢脚板采用插槽固定(如图所示)。

3、楼梯边防护栏杆宜采用工具化防护栏杆,底部膨胀螺丝固定,立杆及横杆连接采用套筒螺栓连接,拐角采用转角弯头连接,做法见详图。

1.1.3楼梯防护栏杆做法立面图及节点详图(方案A )单位:mm1.1.3楼梯防护栏杆做法(方案B )预留洞口防护高处作业防护-洞口防护图说明: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平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0mm 但大于25mm 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盖板应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2、楼板面等处边长在250mm -500m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材料做盖板,盖住洞口。

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平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边长为500mm -1500mm 的洞口,应设置以钢管及扣件组合而成的钢管网格,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50mm ,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组成防护网,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0mm ,并在其上满铺竹芭或脚手板。

4、边长在1500mm 以上的洞口:(1)主体结构施工时,利用钢管扣件在洞口上搭设井字型平台,平台上铺设硬质材料(竹跳板或木方模板)进行防护,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用双道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不得大于600mm ,上道栏杆离地1100mm ,立杆高1200mm ),在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牌。

(2)安装及装修施工时,洞口四周搭设防护栏杆(采用三道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100mm ,中道栏杆离地500mm ,上道栏杆离地1100mm ,立杆高度1200mm ),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栏杆外侧张挂“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牌。

(3)防护栏杆距洞口边不得小于200mm 。

(4)栏杆表面刷警示色油漆。

5、边长不大于500mm 洞口所加盖板,应能承受1KN/M 2的荷载,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荷载。

6、下边沿至楼板或地面低于800mm 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侧边落差大于2m 时应加设1.2m 高的临时护栏。

1.2.1预留洞口防护示意图1.2.1水平洞口做法 单位:mm电梯井防护高处作业防护-洞口防护图说明:1、可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强度符合要求的圆钢、方钢等材料,尽量制作可周转、能重复使用的电梯井口防护门。

2、电梯井(管道井)口安装 ≮1500mm 高工具式防护门。

防护门底部安装200mm 高木质踢脚板。

防护门和踢脚板刷红白或黄黑相间警戒色。

防护门外侧悬挂12号提示牌。

3、管道井口处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如图门高度不得低于1500mm ,竖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150mm 。

4、防护门固定方式为上翻开启式。

1.2.2电梯井立面防护示意图(方案A )1.2.2电梯井立面防护示意图(方案B )1.2.2电梯井防护立面立面图(方案A ) 1.2.2电梯井防护立面立面图(方案B )1.2.2电梯井防护节点 单位:mm电梯井防护高处作业防护-洞口防护图1.2.2电梯井水平防护立面图 单位:mm说明:1、电梯井内水平防护采用在井洞内每隔一层(≤10m )用钢丝绳拉结(预留洞口或穿墙螺栓位置),上面兜挂安全水平网进行安全防护;硬性隔离每层用钢管搭设防护平台铺设脚手板(做法如图1.2.2)。

2、电梯井的工字钢与外架在同一楼层进行搭设,并适当采取卸荷措施。

采用模板进行全封闭防护时,应逐层设置;采用安全网封闭防护时应最多10m 设一道安全网。

3、施工层应搭设操作平台并满铺跳板,施工中,管道井不得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

4、当电梯井搭设脚手架时,需单独编制方案并有可靠的加固措施。

1.2.2电梯井水平防护平面图1.2.2电梯井水平隔离立面图通道口防护高处作业防护-洞口防护图1.31.3安全通道示意图(角钢)1.3安全通道立面图单位:mm说明:1、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必须设置安全通道防护棚,安全通道防护棚用钢管扣件搭设或方钢焊接制作。

2、防护棚宽度、长度应根据建筑物高度确定,高度在24m以下的建筑物,通道长度≧3m,宽度≧2m;高度在24m以上的建筑物,通道长度≧6m,宽度≧2m,通道棚长度从外脚手架外排立杆开始计算;3、防护棚顶部可采用50mm的木板或相当于50mm厚木板强度的其他材料,应采用双层防护棚,层间距为600mm。

安全通道两侧及上部采用模板封闭,挂设安全警示标识;4、标语建议尺寸:(1)横向标语设置尺寸:4000X600,采用密目钢丝网或模板封闭,字体为黑体,400X400,间距200,居中设置;(2)竖向标语设置尺寸:3000X400,采用密目钢丝网或模板封闭,字体为黑体,300X300,间距200,居中设置5、防护棚两侧应搭设钢管立柱,在进口处张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安全宣传标语,棚内悬挂6 号和7号提示牌1.3工具化安全通道(做法同钢筋棚)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图2.12.1落地脚手架平网设置 单位:mm2.1落地式脚手架外排阳角处做法2.1转角部位效果图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765落地式脚手架脚手架图2.1说明:1、脚手架内立面应满挂密目安全网做全封闭;2、脚手架剪刀撑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见附表2.1,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 ,且不少于2只扣件紧固且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mm 。

剪刀撑表面刷警示色油漆。

3、高度在24m 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 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4、高度在24m 以上的双排外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5、脚手架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高度24m 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开口型脚手架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

6、架体内底层、作业层必须采用硬质水平防护,并应符合4步一硬隔2步一软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