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领导的讲话稿

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领导的讲话稿

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领导的讲话稿尊敬的领导,同志们:今天,XX市教育局在这里举行师德典型事迹宣讲首场报告会活动,总结教育系统一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共同聆听、学习了4位师德典型的感人事迹,从而实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带动身边人的目的。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刚才,我们观看了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的短片,聆听了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李素洁校长、XX市于锡淼老师、XX县蒋小贵校长、望城区高奇超老师的感人事迹。

这4个故事,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是一堂很好的师德师风教育课。

4个故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足以印证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在XX市教育系统,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拥有一大批师德师风典型正在为长沙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再讲几点意见。

1、要充分肯定成绩。

近年,XX市教育局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党委通过营造一种向上的“气”,树立一面优秀的“旗”,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做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一件“事”。

通过一班人的不懈努力,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全市广大教师献身教育、尽职尽责,为发展和推动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作出了不懈努力。

可以说,全市师德师风建设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形象从总体上看是好的,这一点要充分肯定。

2、要正确面对差距。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个别教师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师德产生扭曲,师风出现偏差,政治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以及家教家养、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存在,损害了教育和教师在社会上的形象,给师德师风蒙上了负面的影响。

3、要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肩负的历史重托是不言而喻的。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整改相结合,坚持师德评议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当前,要下大力表彰一批恪守高尚师德师风的优秀教师,让他们受到尊敬、爱戴;要动真格处理一批违反师德师风规定的害群之马,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要在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考评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同志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

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恪守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努力成为学生爱戴、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志们:伴随着新年的脚步,XX市教育系统师德典型事迹宣讲首场报告会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市教育局党委,对首场报告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师德典型事迹宣讲团的各位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广大教师,致以新年的问候!育人之道,德字为先。

市教育局党委将XX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活泼、影响深远的活动。

今天的师德典型事迹宣讲是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

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

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

今天的报告会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于锡淼老师:35年坚守,他用脚步丈量偏远山区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一万多个日夜操劳,他用心血铺就农村孩子摆脱贫困的道路。

山高路险,他为接送学生坠入深崖;雪冻冰封,他冒着生命危险下山借粮。

他是孩子们心中“温暖的太阳”。

李素洁校长:身先士卒,以行立范,管导结合,将师德建设寓于制度规范,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以杰出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管理技巧,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

她是老师心目中的“魅力型校长”。

高奇超老师:选择祖国就是选择承担,选择教育就是选择付出,她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惜别浪漫的恋情,留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她祟尚祟高,追求卓越,让靓丽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闪光。

她是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

蒋小贵老师:探索不辍,把山区小学办成素质教育乐园;跋涉不止,像“燕子衔泥”一样营建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四十年含英咀华,视留守孩子为己出;一生中鞠躬尽瘁,为建设校园献忠魂。

他是“磨血育人”精神的光辉典范,他用生命铸就了祟高的师德丰碑。

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竖起了一面面爱的旗帜,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XX市人民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他们是师德的楷模,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人学习的典范。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先进为榜样,以典型为标杆,将践行崇高师德融入到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当前,加强师德建设,我们要做好三个方面:一、学习模范,争做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教师的魅力是德才兼备的升华,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师德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守理想、矢志不渝的奋斗意志,学习他们追求卓越、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学习他们献身教育、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争做既有人格魅力、又有学识魅力的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

二、拓宽渠道,发挥师德宣讲团的重要作用。

成立师德典型事迹宣讲团,旨在通过宣讲身边的典型,学习身边的先进,在全系统形成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严谨笃学的良好风尚。

我们将建立师德典型宣讲课目单,通过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各单位要切实发挥师德典型宣讲团的重要作用,邀请宣讲团成员到本单位宣讲。

宣讲团成员要与广大教师开展面对面座谈交流,让典型事迹、崇高精神可亲、可感、可学。

三、务实求新,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首要的长期的工作。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制度等方面不断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要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同志们,党的十八大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三个倡导”的新部署、新要求。

中华自古崇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需要精神的引领,更需要心灵的脊梁。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他传播到遥远的后世。

”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让我们用美德塑造自己的灵魂,浸润学生的思想,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共同创造长沙教育更加美好的春天!同志们,老师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育行业形象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要。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系统的殷切期望。

XX年,中央8号文件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XX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要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XX年,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重新进行了全面的充实和完善;XX年,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评课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三点希望。

这都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这一职业属性的特殊需要。

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师德师风的特殊重要性,决定我们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崇高。

概括起来说,师德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

一是政治性。

教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者和引路人,其职业特点是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二是先进性。

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内涵要求。

教师在塑造学生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是教师的知识、才能、思想道德、个性,展示的是教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以及教师敬业乐业、献身教育的精神情操和实际行为。

三是示范性。

师德的社会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

师德不仅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通过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广泛地影响到整个社会。

因此,社会各界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高的期待。

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长沙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的各位同志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特别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辞劳苦、辛勤工作,使全市教育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受学生爱戴、受家长尊敬、有很大知名度的名师、魅力教师,全市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

但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队伍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总有家长、媒体反映个别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惩治教师违规行为不力;举报教师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滥订或推销教辅资料等等,破坏了学校和教师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损害了教育的整体形象。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维护教师自身形象和长沙教育行业的形象,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