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妇科学课件--第一节·月经先期0
中医妇科学课件--第一节·月经先期0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5个月来月经每次均提前八、九天来 潮,末次月经11月29号,至今未净,现色淡、质 稀、无血块,伴头晕、肢倦、神疲、纳差,面色 萎黄。曾于11月中行盆腔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舌 淡苔薄白,脉细数。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内有少量淡红色 血液,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无压痛, 双附件未触及包块,无压痛。
4、血热——阴虚血热
妇科主症: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 全身兼症:阴虚血热证候——五心烦热、潮 热盗汗。 舌 脉: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 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 药:两地汤。 (两地汤中用两地,玄参麦冬芍胶宜) 地骨皮 生地 玄参 麦冬 阿胶 白芍
5、肝郁血热
妇科主症:先期,量或多或少,色深红或紫 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 全身兼症:肝郁血热证候——实热证合肝经郁 热证(胸胁、乳房胀痛、烦躁等)。 舌 脉: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 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方 药:丹栀逍遥散。 丹皮 栀子 当归 白芍 柴胡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煨姜 薄荷
气虚
统摄无权,冲任不固 热扰冲任,迫血妄行。
总病机
血热
脾气虚
1、气虚
肾气虚
气虚:分为脾气虚和肾气虚
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 劳倦思虑过度,损伤脾气
脾伤中气虚弱,冲任不固,经血失统
年少肾气未充或绝经前肾气渐 衰或多产房劳,或久病伤肾
肾气虚弱,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
阳盛血热
血热
阴虚血热 肝郁血热
素体阳盛 或过食辛 燥助阳之 品、或感 受热邪
热扰冲任 迫血下行
素体阴虚,失血伤阴,久病 阴亏,多产房劳耗伤精血
阴液亏损,虚热内生
热伏冲任,迫血下行
素体抑郁,或情志内伤, 肝气郁结,郁久化热
热扰冲任,迫血下行
三、诊断
(一)中医诊断
病史——血热病史,情志内伤史,盆腔炎及 慢性疾病病史. 临床表现——周期不足21天;连续两个周期 以上。可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基本 正常.
转归预后 预防及调摄 结语 概念—周期缩短,经行频发。 证型—虚证(脾气虚、肾气虚)、热证 (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
经早气虚补脾肾 血热虚证用两地 实证阳盛清经散 肝郁逍遥加丹栀
一、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之黄体功能不健 1、促进卵泡发育并排卵 CC(克罗米芬)50mg,于月经周期第5天服用, 连用5天。效果不佳者可用HMG-HCG方案;PRL水平 升高者,用溴隐亭治疗。 2、黄体功能刺激疗法 在BBT上升后,隔日肌注HCG2000-3000u,共 用5次,使孕酮升高,恢复周期。 3、黄体功能替代疗法 在BBT上升后,每日肌注黄体酮10mg,10-14天, 补充孕酮不足,调节性腺轴,使内膜及时脱落。 二、盆腔炎——抗感染治疗。
主讲人:周小琳
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诊断及 鉴别诊断。
一、定义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 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又称“经期 超前” 、“经行先期” 、“经早”。
相当于西医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之黄体功能不健和盆腔炎等出现的月经提 前。
二、病因病机
(二)西医诊断
无阳性体征的——功血
妇科检查 有阳性体征的——盆腔炎 BBT测定
辅助检查
诊刮
黄体功能不健
呈双相 上升缓慢 BBT 高温相升高低于0.3度 高温相持续时间少于12天 诊断性刮宫:月经来潮前12h内 诊刮子宫内膜呈分泌不良
盆腔炎诊断
妇检:有盆腔炎体征——宫体压痛, 附件增粗、压痛等。
病 案 刘某某,女,4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期提前、量多伴经期长9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9个月来月经每次均提前八九天来 潮,经量明显增多,每次需用卫生巾25片左右, 持续10余天方净。末次月经11月25号,至今已8天 未净,月经量多,现色淡质稀无血块,伴头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肢倦、神疲、纳差,面色萎黄。曾于上月行盆腔B 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内有少量淡红 色血液,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增大如孕6周,不 平感,质硬,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包块,无压 痛。
2、气虚——肾气虚证
妇科主症:先期,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稀。 全身兼症:肾气虚证候——倦怠无力、腰膝酸 软、头晕耳鸣。 舌 脉:舌淡黯,苔白润,脉沉细。 治 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 药:固阴煎或归肾丸。 菟丝子 熟地 山茱萸 人参 山药 炙甘草 五味子 远志
3、血热——阳盛血热证
妇科主症: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 全身兼症:阳盛实热证候。 舌 脉: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 法:清热凉血调经。 方 药:清经散。 (清经丹皮地骨皮,青蒿白芍大熟地 黄柏茯苓均可用,清热凉血此方宜) 黄柏 青蒿 丹皮 地骨皮 熟地 白芍 茯苓
BBT双相、黄体期缩短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变化, 结合全身症状、舌脉,辨其实、虚、热。
(二)治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 正常 ——或补或清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肾气虚证 阳盛血热证 阴虚血热证 肝郁血热证
血热证
1、气虚——脾气虚
妇科主症:先期,量多,色淡,质稀。 全身兼症:脾气虚证候—气虚证:倦怠乏力, 懒言气短;脾虚证:纳差、腹胀、 便溏等。 舌 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 法: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 药: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 升麻 柴胡 当归 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