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形势报告
一、情况综述
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考试备受社会关注,招录规模,报考人数准年扩大。
招录方式,招录对象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也愈发完善。
报考人员人数众多(以2013年国考为例,初步有200万人报名,最终139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职位仅有2万个)平均录取比率已经达到了近100比1,部分职位甚至高达8000比1。
根据基本数据的统计,国考历年报考人数,招考比例,全部成上升趋势,最高的是在08到09年,计划招录人数相当,但报名人数激增33%,但是10年以来,报考比例已经基本趋于稳定。
近年来国考竞争压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在之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这一比例还有可能降低。
除去国考以外,公务员考试还包括各省单独组织的考试,以及多省市的联考,自10年以来,各省单独组织考试越来越少,而联考基本成了趋势。
联考一般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上半年考试一般安排在4月下旬的周末,下半年一般安排在9月中旬的周末,其考试内容与国考内容基本一致,但是难度稍低。
除去省考和国考以外,每年还有选调生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政法干警考试,村官考试,社区工作人员考试。
选
调生一般在时间和考试安排上与省考保持一致,或稍早稍晚,政法干警考试一般在每年的夏秋之交,事业单位考试不确定性因素很大,有些年份考了,有些年份没有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考试,陕西省是今年才开始招考的,其内考试内容基本是社区工作知识,并有专门的官方辅导资料发行。
二、公务员录用的环节
公务员录用一般由以下环节构成,
1用人单位拟定用人计划并向公务员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2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制定招录计划向社会发布考试通告
一般中央、各省市自治区、副省级城市,的公务员主管部门才有权利组织考试。
而事业单位的考试组织就宽松许多。
公告中有很多约束性条件需要考生认真研读。
比如户口户籍限制,应往届生的定义,基层工作经验的定义核算方法等。
3考生通过网络报名,填写资料,接受初步资格审查,缴费
报名资料填写内容较多,建议考生如实填写,认真检查。
4,笔试
大部分情况为两门,行政能力测验及申论。
偶尔也有以公共基础知识替代行政能力测验的情况出现。
行测一般包
括,言语,常识,逻辑,数学运算,资料分析五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120题左右,满分100,通常得分为50-60之间。
行测通过训练和练习一般都能够稳步提升成绩,但是尤其要注意,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模块采取不同策略,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同时,行测的分值分布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资料分析最高为1.2左右,言语较低为0.8左右。
申论,一般由三至四道题构成,考察内容为对材料的分析理解以及受命文书写作能力,考试时间一般为150分钟,阅读内容为2万字以内,书写内容为1800-2200字。
国考申论平均分只有30分,主要是因为申论与命题作文不同,最大的区别是申论存在明确的采分点和标准答案,答题必须紧密结合材料,行文干练,大部分考生不理解答题规则,导致得分偏低。
一般而言,笔试两门课,在国考中95分左右为过线,120分以上为高分,大部分职位需要110分左右的分数进面试。
5资格复审
要求考生提供各类证明材料并接受审核,只有通过审核才能进入面试。
一般而言包括,学历,学位,户籍,以及职位所要求的各类证书,例如四六级,司考证等。
面试一般在资格复审后的一到两个星期内开始,通常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即,考官向考生提问规定的问题,并观测其答题情况而评分的方式,偶尔也有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即,考官将问题抛给一组学生(6-8人),让学生按照规则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考官通过观测整个过程并分别对每个考生进行评分。
结构化面试,一般有10-20分钟,3-5道题目不等。
题目一般分为两大类。
以社会热点,公共政策,名言警句,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智能类题目及以解决处理,人际交往,突发事件,日常公务,组织活动为内容的操作类问题。
有的时候也会考察演讲。
7政审,考察
不同层次的政审考察方式不同,一般,省以下的机关单位,通常要求考生提供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开具的政审表即可,省以上的单位,会派专人赴考生的工作单位,毕业学校,经常居住地考察。
8体检
9入职培训
一般为其10天左右
10试用(1年)
结束需要通过考核才能转正
三、关于若干问题的补充说明
在报考的条件限制上,近年来整体呈放宽趋势,但就部分条件而言,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主要体现在,一是自10年开始,国考和省考,所有地市以上的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求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
二是对三支一扶,项目的岗位设置有所增加。
三是对专业的要求条件有所放宽,对党员非党的条件有所放宽。
部分省市,仍然坚持户籍限制条件,但是对于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一般不予限制。
关于基层工作经验的认定方式一般以合同证明为准,但是计算终止时间各有不同,国考一般算到笔试完之后的三月份,省考各异,最晚的到笔试完之后的三个月,也有以公告发布之日为终止,或者以报名时间为终止的。
招录工作结束之后,对于工龄的认定,自去年起各省开始启用以养老保险对账单的方式进行认定。
我省,自今年起执行。
关于专业限制,限制具体专业的,一般要求与招录公告上文字完全吻合,但是个具体机关解释不一样,一般省级单位由具体用人部门进行鉴别,解释。
以大类招录的,则符合相关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