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装舞会,教案

化装舞会,教案

第 1 页 共 3 页
连云港市职业学校语文教案
学 校 灌南中专 班 级
主备人
执教人

课 题 化装舞会 章节名称 基础模块下第 单元 教材名称 语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鉴赏法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3、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及资产阶级的奢华无度。

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以小见大的笔法。
2、了解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备 注
一、新课导入
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来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亨利希·曼(1871—1950),德国小说家,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哥
哥。因此,通常文学史研究当中也习惯将这对兄弟作家合称“曼氏兄弟”。
亨利希·曼生于1871年5月27日吕贝克城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去
世后家道中落,当过书店店员和印书馆职员,曾在慕尼黑念大学,后
专门从事写作。1894年后相继发表《在一个家庭里》、《在懒人的乐园
里》和《垃圾教授》(1905)、《臣仆》等作品,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道
路。
三、解 题
化装舞会是欧美上流社会在公司年会或大型庆功会、时尚派对上
的一种安排,常是需要戴面具或者伪装自己方可参加。化装舞会形式
别致高雅,给人新鲜和刺激,还可以给陌生人相识提供机会。
除此之外,还分别有一部图书、一部电影、一部歌剧、一个热门
游戏的名字。 此外还是动画电影中一个邪恶组织的名字。
四、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编纂(zuǎn) 幢(zhuàng) 褴褛(lánlǚ) 裸露(lù)
第 2 页 共 3 页

帷(wéi)幕 癖(pǐ)好 猝(cù)不及防
2、解释下列词语
【编纂】编辑,撰述;按照一定的题目、体例和方法编辑档案文献的
活动。
【褴褛】指衣服破烂,不堪入目。
【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积久成习的爱好;特殊的爱好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挥霍无度】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申为用
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
五、内容赏析
1、阅读文章第11节,找出渲染化装舞会高贵与奢华的句子,并说说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句子:“大厅里的舞会莫名其妙……温暖的香气。”“我看见
了被柔和的灯光……毫不疲倦地旋转着。”
原因:突出的表现出贫富差距,为下文自己打碎一个穷人的盘子
而深感愧疚埋下伏笔。
2、阅读文章第15至17节,回答问题:(1)那个妇女是谁?(2)作
者为什么要把她比作“良心雕像”?(3)作者是如何来弥补自己的过
失的?
明确:(1)那个妇女就是女仆施蒂娜。
(2)是她用扮演一个穷人的方式告诉了一个富家子弟一个盘子对食不
果腹的穷人是多么的重要,她让“我”的良心得以发现,所以作者把
她比作一个“良心雕像”。
(3)“我”因为是一个孩子,所以只能以自己的玩具和书来弥补过失,
说明“我”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
3、阅读文章最后一节,回答问题:(1)如果没有人挨饿,如果没有
打碎盘子,施蒂娜的导演是否有必要?(2)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明了
什么?
明确:
(1)即使没有人挨饿,没有打碎盘子,施蒂娜的导演也是必要的,
她利用这个机会让“我”懂得了世上既有富人,也有穷人。富人不屑
一顾的东西,对于穷人也许是非常必要的。

(2)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明这件童年的往事对作者人生的意义。
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一件女仆导演的一件小事,对作者幼小的心灵加以触
动、教育,让他也让读者明白世上的贫富差距,从而多存怜悯之心。
八、作业布置
词语、课后习题一

板书
设计

第 3 页 共 3 页

教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