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加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清吟(yín)枭鸟(xiāo)B.荫庇(yìn)芳馨(xīn)C.怡悦(yí)杜鹃啼血(tí)D.惊骇(hái)休憩(qì)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泄千里呻吟消融如盖浓阴B.悬岩峭壁洪涛奔腾幽花芳草C.心平气和羞怯浑浊庄严灿烂D.叶落归根屏息飘翔穿枝拂叶3.选出加红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
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
(猛烈的风雨)B.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危险的山崖)C.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
(这里指清脆地鸣叫)D.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指人死了以后再转生到世上来的那一辈子,这是迷信的说法)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内心平静,态度温和。
(2)形容水势凶猛,流速极快。
运用能力提升5.选出下列加红短语结构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A.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B.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C.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
D.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B.一位农民为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它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一位农民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其工艺美术价值很高。
7.将画线处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一致。
有人说,冰心的生命,像________________,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
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8.仿照下面提供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这段文字。
假如生命是云,不要炫耀色彩的绚丽,也不要放浪地飘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滋润万物。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
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
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9.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10.在这些生命的状态中,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绪?11.从选文中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12.为什么说“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课外拓展阅读阅读郭沫若的《杜鹃》,回答文后的问题。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
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
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
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
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
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
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
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
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
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
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写于1936年春) 13.文章前四段作者主要概述了什么? 14.简述杜鹃鸟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15.用文中一个成语概括杜鹃鸟的丑恶品质。
16.对文中“现在”的“人面杜鹃”所指,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当时侵入中国的日本侵略者。
B.当时社会上穷凶极恶的杀人犯。
C.当时的国民党反动当局。
D.当时鼓吹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反动文人。
17.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附加题(2015•四川南充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
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
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
“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
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
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
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
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
有人注意到身高 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
那天地总共蹲了八十几次。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
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
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
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
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
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
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
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
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万事万特皆有其闪光的一面。
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9.选文第②、③两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述理由。
20.选文第⑤段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识记1.D(“骇”应读hài)2.A(“一泄千里”应写作“一泻千里”)3.B(危,是“高”的意思)4.(1)心平气和(2)一泻千里运用能力提升5.D(D项是主谓短语,其他三项是并列短语)6.C.(A.“一位农民,具有很高价值”不当。
B、D均属于句式杂糅。
)7.诗一样优美、清新8.示例:草,不要自卑,也不要小气;要联合起同类,毫不吝惜地向世界献出自己的一星浅绿。
课内同步阅读9.破壳出土——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叶成荫,呈现累累果实——秋天庄严灿烂,宁静怡悦——冬天归落大地生命诞生,成长发展,创造辉煌,归根奉献。
10.积极奉献坚强自信庄严乐观11.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顽强进取,坦然奉献,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苦难、顺利与逆境相伴相随。
12.第一问:“成树”预示着人生经历种种奋斗,最终实现远大理想,为社会所承认。
在奋斗的历程中必经艰难险阻和幸福快乐;如果不经历这些,半途而废,便难以“修成正果”。
第二问:这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豁达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