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202
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三、课程性质
《建筑施工组织》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土建类课程的延伸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在建筑施工技术基础上,学习领域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之一,是土建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岗位加强管理观念的重要学习领域,是土建施工员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内容。
对实现土建类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建筑工程技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建筑施工组织》的先修课程为《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建筑CAD》,
《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
《施工组织》课程共6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
表
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1)本课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单元技术组装到具体施工阶段工作中。
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钢筋下料计算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教学项目按照“从准备到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工作先后顺序进行设计安排,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由中级施工员一高级技术人员一总工的方向转变。
(3)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案例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评价多元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并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占65%),即教学效果分别从职业素养养成、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审等多方面,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设项目的组成、建筑产品及施工特点掌握建设程序、施工程序的内容;
2.了解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分类及要求,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3.熟悉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特点,掌握流水施工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4.掌握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时间参数的计算,管件路线的确定方法;
5.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及编制依据;
6.熟悉建设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方法;
7.熟悉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方法;
8.了解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方法;
9.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编制依据与原则、编制程序与内容;
10.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施工起点及流向确定方法;
11.掌握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选择及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方法;
12.掌握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说出建设项目的组成、建筑产品及施工特点掌握建设程序、施工程序的内容;
2.能说出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分类及要求,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3.能熟练流水施工基本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能熟练掌握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5.能说出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特点;
6.能熟练进行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时间参数的计算,管件路线的确定方法;
7.能熟练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资源需要量计划的编制方法;
8.能制定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编制依据与原则、编制程序与内容;
9.能掌握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选择及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方法
(三)素质目标
1.培养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
2.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3.培养高度的责任心,精进的意识;
4.养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5.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施工组织》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包括项目名称、子项目或学习任务、教学时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5项内容。
具体见下表2。
表2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进的意识。
八、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实施方案
(二)教材及参考书选用
结合我院目前实际情况暂不能自行编写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材体例。
项目课程教材编写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到企业一线调研,与企业生产一线专家共同讨论编写大纲,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生产,更实用,更具有可操作性。
教材:选用《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业出版社作者:危道军
(三)课程资源建设要求
为保证该课程能很好的实施,需在校内建立较固定的实训基地和场所,并增购必需的实训设备设施。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