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七年级教案学案二氧化硫

初中化学七年级教案学案二氧化硫

示范教案一(6.2二氧化硫)●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教学重点S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SO2的化学性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启发、阅读、对比、归纳等●教学用具投影仪、铁架台(带铁夹)、分液漏斗、烧瓶、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双孔)、洗气瓶(可用大试管代替,5个)、烧杯、普通漏斗、石棉网、大烧杯、小试管、试管夹、水槽;浓H2SO4、Na2SO3固体、品红试液、石蕊试液、氢硫酸、溴水、KMnO4溶液、浓NaOH 液、水;两试管预先收集好的SO2气体,其中一支的活塞上带有装浓NaOH液的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引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可爱的地球,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环境问题,却使人类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酸雨”是怎样危害地球的,请大家看以下资料。

[投影展示]“空中死神”——酸雨猖獗的酸雨严重地威胁着地球。

据资料记载,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

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

瑞典有15000个湖泊酸化。

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被酸雨污染。

世界古迹、桥梁受酸雨腐蚀越来越快。

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智利复活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

闻名世界,代表我国古建筑精华的北京汉白玉石雕,近年来也遭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浮雕花纹,50多年前图案清晰可辨,如今却大多模糊不清,甚至成光板。

我国江苏、安徽、湖北、福建、江西、浙江七省的大豆田曾经受酸雨影响造成经济损失一年达1380多万元。

[师]那么,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它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认识的物质——二氧化硫。

[板书]第二节二氧化硫[师]请大家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并回答你所知道的二氧化硫的性质。

[生]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有刺激性气味,是酸性氧化物。

[师]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来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展示一试管收集好的二氧化硫][师]大家看!这支试管里收集的就是二氧化硫气体。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并结合课本总结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学生看书并总结][教师板书]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老师举起装有SO2的小试管,并指着装有水的水槽][问]用现有的条件能否用实验证明SO2是易溶于水的?若能,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

[生]能![学生演示SO2溶于水的实验]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并晃动(注意:试管口应位于水面以下)[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生]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且试管中水的液面高于水槽中水的液面。

这是因为SO2易溶于水,试管中的SO2与水相遇,会溶于水从而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

[师]解释的很正确![教师把水槽中的试管塞上塞子后,移出水面,留作后用][过渡]下面,我们来认识和学习SO2的化学性质。

[板书]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师]由我们初中所学知识知道,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

[板书](1)酸性氧化物[问]那么,酸性氧化物应有哪些性质呢?[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

[演示实验Ⅰ]往刚才从水槽中拿出来的装有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

[演示实验Ⅱ]如下图:[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生]实验Ⅰ说明SO2溶于水生成了酸。

实验Ⅱ说明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且反应很彻底。

[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SO2+H2O===H2SO3SO2+2NaOH===Na2SO3+H2O[师]其实,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它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故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应用可逆符号表示。

[教师把黑板上SO2与H2O反应的“===”改为“”][过渡]关于酸性氧化物,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CO2了,那么SO2与它的性质是否相似呢?请大家看下表中SO2与CO2性质的比较。

[投影展示]SO2与CO2性质的比较名称CO2 SO2与H2O反应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与碱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CO2+Ca(OH)2===CaCO3↓+H2O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SO2+Ca(OH)2===CaSO3↓+H2O与盐反应CO2+CaCO3+H2O===Ca(HCO3)2 CaSO3+SO2+H2O===Ca(HSO3)2[师]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酸性氧化物,SO2与CO2的性质十分相似,那么,除此之外,SO2还有哪些性质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Ⅲ]教师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向学生介绍各装置中的试剂。

[师]A装置为实验室制取SO2的装置,当从A装置中出来的SO2气体依次通过氢硫酸、溴水、KMnO4溶液和品红溶液时,分别有什么现象?[生]通过氢硫酸时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不溶物出现;通过溴水、KMnO4溶液和品红溶液时,原溶液的颜色均消失。

[问]那么,是SO2的什么性质导致了上述变化的发生呢?[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SO2与氢硫酸的反应。

[板书]SO2+H2S[问题探究]从反应物的元素种类以及反应时的现象来分析,生成物应该是什么?能否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说明该反应的实质呢?[生甲]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应是硫单质。

[生乙]这是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师]很好!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合价应介于二者之间(即+4,-2之间),故产物只能是S和H2O。

[板书,把上述反应方程式写完整]SO2+2H2S===3S↓+2H2O[追问]在上述反应中,SO2表现出了什么性质呢?[生]氧化性![师]对,这就是我们所得出的SO2的第二个性质——氧化性。

[板书](2)氧化性[过渡]那么,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不是也是由于它的氧化性呢?[生]不可能,因为溴水和KMnO4溶液的氧化性都很强。

[师]既然如此,会不会是溴水和KMnO4把SO2氧化了呢?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回答。

[生]应该是!因为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S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因此,具有强氧化性的溴水和KMnO4溶液把+4价的S氧化成了+6价的S,它们本身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褪色。

[师]大家的分析很到位,事实也正是如此,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板书]SO2+Br2+2H2O===H2SO4+2HBr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问]上述反应说明了SO2具有什么性质?[生]还原性![板书](3)还原性[师]SO2除了可以被溴水、KMnO4溶液氧化外,还可被HNO3、Cl2、O2等强氧化剂氧化,如工业上生产硫酸,就要用到以下反应:[板书]2SO2+O22SO3[师]注意!以上反应为可逆反应。

上述反应生成的SO3溶于水即得H2SO4。

[副板书]SO3+H2O===H2SO4[讲解]SO3是一种无色固体,熔点是16.8℃,沸点也只有44.8℃,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副板书]SO3是无色固体,熔、沸点低,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

[过渡]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还看到,SO2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这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板书](4)漂白性[设问]那么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是否和Br2水与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Ⅳ]用小试管分别取上述实验中已褪色的E装置(原盛品红溶液)和C装置(原盛溴水)或D装置(原盛KMnO4溶液)中的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果,E装置中的溶液又变成了红色,而C装置或D装置中的溶液却未发生变化。

[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呢?[讲解]这主要是二者的变色原理不同造成的。

SO2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可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而化合成的无色物质却是不稳定的,易分解而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

故这种漂白是暂时的。

而SO2使溴水和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这种褪色是永久的。

[问]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它们的漂白作用是基于这些物质的什么性质?[生]Cl2、Na2O2都可用于漂白,它们的漂白原理是基于它们的强氧化性。

[问]把Cl2通到品红溶液中,溶液会褪色吗?若能,加热能使其恢复“庐山真面目”吗?为什么?[生]因氯水具有漂白性,故溶液会褪色,但加热不能恢复原状,因氯水的漂白原理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漂白效果是永久的。

[问题探究]把Cl2和SO2混合用于漂白,能否增强漂白效果?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自愿回答]不能。

因为Cl2可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最终使漂白效果减弱。

[问]同学们是怎样知道Cl2和SO2能反应的?[生]因为溴水能和SO2反应,而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师]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能够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由以前所学知识我们知道,Cl2能用于漂白是Cl2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之故,下面,我们把氯水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比较如下:[投影展示]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2原性、漂白性等。

那么,我们能否从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并解释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原因呢?[生]能,因为S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2、0、+4、+6,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4价)介与其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间,故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师]对!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它,SO2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大家对课本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并回答。

[学生看书后总结](1)制硫酸;(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3)杀菌消毒。

[过渡]虽然SO2在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但因SO2是有毒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故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SO2时,对环境的危害是极大的。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污染[师]在本节课的开头,我们曾提到酸雨,而且知道SO2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那么,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请大家看课本P128进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