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精

《天朝田亩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和平均主 义的经济方案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是无法实 施的,而实际实行的仍是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 收租。 封建的生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 改变。
(二)《资政新篇》的提出
洪仁玕的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 革方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 求,在向西方学习这一点上,超过了同时 代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而是进步 的。但是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 状态,平分土地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 如何整顿正在涣散的革命力量去争取胜利,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不是只字不提, 就是语焉不详,未能切中时弊。因此《资 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没有引起积极反应, 成为无法实行的一纸空文。
二、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一)开办军事工业以自强 (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三)创办近代陆军和海军
? 教学重点
三次早期探索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视频录像
?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农村社会变动与太平军起义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
动 1、农村经济更加残破 2、人民反抗此起彼伏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酝酿
1、应试落第,去旧从 新
2、撰写“三原文献”, 宣传平等思想
?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 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 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 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 的渴望,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 《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的这种愿望,用 政权的力量予以系统化、制度化,对于发 动和鼓舞群众起来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 期探索
?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农民 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 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从而正确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 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 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 富强真正指明出路。
第二节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一)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二)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 用
? 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 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
? 用时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为 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冯桂芬:《校邠庐 抗议》)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 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 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 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 绝对平均主义 思想。
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 。这种方案是与社会发 展的总趋势相背离的,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 发展。
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玉玺
(一)天京变乱和石达 开出走
(二)力挽危局的苦斗
(三)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失败,其 主观原因 在于农民阶
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首先,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
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 其次,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
流光溢彩天王府
2、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沉重的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第二、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使侵略者迅 速将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遇到很大挫折。
第三、对近代中国的出路推动了亚洲各 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同印度的民族大 起义、波斯的巴布教起义等共同构成了亚洲 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作指导。 第三,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
性、散漫性、狭隘性等固有弱点,摆脱不了封建思 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专制政权模式的窠 臼。 ? 客观原因: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于敌人的力量强大。 太平天国面对的不仅是本国封建势力,还有凶残的 外国侵略者。因而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 共同镇压下失败了。
3、创立拜上帝会 4、形成领导核心
(三)太平天国的建立金田起义旧址
1、金田起义 2、永安封王建制 3、转战湖南湖北 4、定都南京
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1、基本内容 ⑴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

革太 命平 纲天 领国

⑵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政 权“两”
⑶设立“圣库制度”
2、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