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新增名著主要内容

中考新增名著主要内容

2016年中考名著阅读新增重点篇目《呼兰河传》故事简介及人物形象分析一、作者与作品简介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

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

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

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作品:《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

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故事简介《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

三、人物形象分析 1、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一点也不害羞,坐得笔直,走得风快,吃饭就吃三碗等。

说明她健康、天真、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活泼。

2、小团圆媳妇婆婆“用破棉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服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

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

……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

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

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

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

”保守固执,遵从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麻木、残忍、愚昧3、二伯-----处于奴隶地位,有时思想却是主子们的思想。

作者着重揭示了二伯的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的性格。

4、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第七章着重描述的人物他是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

他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争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表现出生的坚强和勇气。

他敢于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冯歪嘴子任凭人们奚落,平静地生活着。

5、祖父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

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

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俗世奇人《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为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

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

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赞叹不已。

本书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

《俗世奇人》之一:苏七块《俗世奇人》之二:刷子李《俗世奇人》之三:酒婆《俗世奇人》之四:死鸟《俗世奇人》之五:张大力《俗世奇人》之六:冯五爷《俗世奇人》之七:蓝眼《俗世奇人》之八:好嘴杨巴《俗世奇人》之九:蔡二少爷《俗世奇人》之十:背头杨《俗世奇人》之十一:认牙《俗世奇人》之十二:青云楼主《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摘要:本文对著名作家沈从文本人以及其作品《边城》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并结合故事情节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翠翠、大老天宝以及二老傩送进行了一系列评述。

关键词:《边城》、爱情、悲剧《边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一部代表作。

沈从文先生是湖南凤凰县人,他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本人以及其作品都有一种极其独特的风格和感觉。

在沈从文先生众多的作品之中,《边城》便是他对湘西世界的一种极好的展现,也是最能表现出一种人性美的作品。

《边城》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湘西偏远的小镇——茶峒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和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天宝和二老傩送展开。

天宝和傩送兄弟两个同时爱上了翠翠这个纯真善良的姑娘,翠翠虽然喜欢二老傩送,但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翠翠一直把这种感情压抑在心中,错失了一份美好的爱情,也酿成了天宝淹死、傩送出走的悲剧。

最终,老船夫也由于心力交瘁而去世,留下翠翠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小说的最后写到: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给小说悲剧性的结尾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希望。

虽然留给翠翠的是无尽的等待,但至少还保留着一种希望。

我想,也正是由于这种希望,翠翠才能支撑下去吧。

在这里,我想对这个爱情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翠翠、大老天宝和二老傩送进行一点评析。

首先是大老天宝。

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毋庸置疑,他深深地爱着翠翠,并且走了“车路”,向翠翠提了亲。

后来,天宝知道自己的弟弟傩送也喜欢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决斗”的方式便是唱歌。

在“决斗”时,天宝让弟弟先唱,弟弟唱完之后,天宝自知比不过,并且翠翠深爱的是自己的弟弟时,天宝忍痛割爱,选择了退出,成全傩送和翠翠。

然而,天宝最后却死于意外,这让人不免有些遗憾。

然后是二老傩送。

傩送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金钱和地位、责任感很强的人。

当为翠翠唱歌的时候,傩送倾注了自己浓浓的爱意,用自己的歌声打动了翠翠;当王团总以碾坊作为陪嫁时,傩送不为所动,仍然追求着自己的真爱;当得知哥哥天宝闯滩而死的时候,傩送心怀愧疚,最终选择了出走。

这一切都体现了傩送是一个性情中人。

最后我要着重谈谈翠翠这个主人公。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是沈从文先生一生坎坷经历的一种折射,是沈从文先生追求的爱与美的化身。

翠翠是一个刻画十分到位的文学典型。

第一,翠翠具有显现出特征的性格。

一方面,翠翠有着和当地人一样的淳朴和自然,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渴望;另一方面,翠翠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并没有十分明显地表现出对二老傩送的爱。

第二,翠翠具有显示出生命斑斓色彩的性格,既有反抗叛逆、日渐成熟的进步之心,又有纯真善良、美丽朝气的少女之心。

第三,翠翠具有显示出灵魂深度的性格,应该说,翠翠是那个时代女性渴望自由的爱情与婚姻却又受到文化的一种压抑的矛盾心理的代表。

第四,翠翠具有蕴含深刻历史真实的性格,在翠翠的身后还站着一个一生坎坷却又对理想人生充满向往的沈从文,这使翠翠的形象更加真挚感人。

总之,不管是《边城》的故事内容还是其对人物的刻画,《边城》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体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小说主人公的心情。

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边城》的人都会得到一种心灵的涤荡与净化。

《四世同堂》老舍《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1949年曾在美国出版节译本,书名为《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也是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

1982年才得以全貌为中国读者所知。

第一部《惶惑》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北平沦陷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渴望圆满的度过80大寿,然而日本人突然打进来,使表面本来和睦的胡同变得风云四起。

钱家二少爷与日本人同归于尽,冠家人为取得日本人信任而告发钱家,钱默吟被迫下狱,钱家大少爷和钱夫人病死,祁瑞全在大哥的帮助下逃出城外开始抗战。

冠家最终在靠出卖女儿色相的帮助下取得了妓女所所长的职位。

瑞丰在妻子的帮助下进入教育局担任科长,不顾瑞宣的反对变相为日本人做事服务。

一边在敌人的一番拷打之后,钱老人神志不清的出狱,在胡同邻居的帮助下逐渐恢复神智,钱家儿媳产下一子。

在经历家破人亡的打击后,钱老人逐渐认清日本人的面目,独自一人在北平城内开始进行抗战。

第二部《偷生》在日本人的不断倾轧下,北平人逐渐开始缺煤缺粮,胡同里除了冠家人其余人的生活都变得越发贫乏,日本人也开始了对学校的思想控制,瑞宣不满,向学校辞职进了英国使馆工作。

由于日本人内部的势力更迭,瑞丰被新一波的势力推下科长之位,蓝东阳则成了新民会的干部,胖菊子见势改嫁给蓝东阳,瑞丰变得一无所有灰溜溜的回到五号院。

瑞宣的不合作态度使日本人抓走了祁家的长孙。

韵梅慌忙中托人找到了富善先生,请求富善先生帮忙,最后在富善的帮助下,瑞宣幸免于难,被救出监狱。

日本人开戏园大会遭到钱老人的炸弹袭击,其中小文夫妇被日本人杀害,尤桐芳英勇牺牲。

由于众人的告密,大赤包入狱,冠家被封,冠招弟不知所踪,高第与晓荷流落街头。

第三部《饥荒》日本人的疯狂战争使日本人开始经济紧张,北平也随之开始了断煤断粮的生活,祁家也开始食物紧缺,冬日也没有煤火取暖。

失势的冠晓荷与瑞丰一同在街上游荡被日本特务抓走,大赤包在狱中被虐待致死,高第希望出城抗日在途中被当上特务的妹妹拦截最后回到北平在钱老人的指导下开始地下抗战。

相关主题